卢敏
- 作品数:11 被引量:18H指数:3
- 供职机构:上海电力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 人才国际化的素质要求与高校德育创新初探被引量:4
- 2003年
- 全球化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人才的国际化.我国加入WTO、经济发展纳入全球化进程后,也面临着人才国际化的趋势.如何回应人才国际化的挑战,进行高校德育模式、内容和方法的创新,是摆在高校德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新课题.本文从人才国际化对人才素质要求的角度,就高校德育创新作一个初步探讨.
- 李国荣卢敏
- 关键词:高校德育创新
- 人的本质:异化与发展
- 2012年
- 从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论述入手,阐述"社会关系总和"的非价值性及演进维度,着重阐析异化与发展问题。异化是马克思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状况的一个重要理论,是其理论基石之一;异化是人的本质一种表现形态,人的本质是一个理论论述,不涉及价值观念和社会背景,异化劳动下的社会关系是一个历史与现实问题,有价值悬设。发展的过程总是与异化相随,异化是发展的环节,发展的命题意义在于不断扬弃异化。
- 卢敏
- 关键词:社会关系异化
- 新时期高校德育体系之内涵建构被引量:1
- 2006年
- 如果说中小学时期对社会上各种思潮的辨别筛选来自学校和家庭的话,相对开放的大学教育则把这个权力更多的下放到了学生本人。高校德育提纲挈领与时俱进抓住大学教育特点和学生需要成为新时期的方向。内涵德育将学生的需要和发展放在第一位,使德育成为学生的学习行为,从而增强德育时效性。
- 卢敏李国荣
- 关键词:德育体系高校德育大学教育教育特点
- 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契合程度调研
- 2016年
-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之魂,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两者结合程度及结合方式直接影响未来中国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本研究从态度认同摸底、思想意识展示、推行策略建议三个方面对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契合程度进行了调研,收集了学生对这一主题的观点。结果显示,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和传统文化各自内容以及两者的融合比较认同,思想意识积极向上,认为应当在校园内大力推行传统文化的教育。
- 卢敏尚莹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文化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调查与分析被引量:4
- 2008年
- 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调查出发,分析调查结果,并从两个角度分析原因和提出对策。新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提升教学效果,需要教师和教育教学主管部门的共同努力。
- 卢敏
- 关键词:教学调查激活教材师生交往
-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本文从寻求传统道德与现代德育的契合、理性选择与创新精神的培养两个方面来论述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径,试图寻求传统道德的现代价值,培养学生的理性意识。
- 卢敏
-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 略论传统道德与现代德育的契合及其价值
- 2008年
- 本文从寻求传统道德与现代德育的契合、理性选择与创新精神的培养两个方面来论述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径,以审视传统道德的现代价值,培养学生的理性意识。
- 卢敏
-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 世俗幸福观念及其形成原因分析
- 2012年
- 世俗幸福观念有四个方面内容,分别是:幸福在别人眼中、幸福在自己心里、幸福不是当下、幸福就在眼前。世俗幸福观念具有内在的两个特点:幸福是普通百姓的生活状态和幸福之中有比较。幸福观念的形成来自社会生活。市场经济中的差别与平等带来了追求幸福的自由,丰富的物质生活创造了追求幸福的环境,需求多样化的比较带来了幸福方向的迷失。
- 卢敏
- 高校党员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成机制探讨被引量:4
- 2008年
- 本文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党员教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态度现状与形成原因。提出要注重机制建设,完善多层次导向机制、多渠道的激励机制和全方位的责任机制,促进高校党员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成。
- 卢敏邓丽昕
- 关键词:党员教师问卷调查核心价值观
- 先秦道家“德”之内涵探析——以《老子》和《庄子》为基础被引量:1
- 2011年
- 文章以《老子》和《庄子》为基础,从德有源、德不形、德有为三个方面分析了先秦道家"德"的内涵,明确了"德"的自然特性和其社会性特征。
- 卢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