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玲
- 作品数:21 被引量:113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实施“三全”护理模式对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疾病影响程度干预效应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观察实施"三全"护理模式前后,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疾病影响程度的变化情况。方法:本组研究对象100例,入院当日在运用护理程序进行全面的病情评估的基础上,采用疾病影响程度量表[2]测评患者疾病对功能状态的影响程度。然后开始实施"三全"护理模式,即"全程护理、全人护理、全心护理"。3个月后在对被试患者采用疾病影响程度量表重复测试。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t检验。结果:实施"三全"护理模式后,患者疾病影响程度测评,除工作因子前后得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外,其余各维度总分和各因子得分与实施该模式前相比较,均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均**P<0.01)。结论:对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实施"三全"护理模式,可有效减轻疾病的影响程度。
- 蔡晓燕潘荣刘玉玲
- 关键词:老年血液透析患者
- 三种血液透析回血方法对透析器残余血量的影响被引量:15
- 2010年
- 目的比较传统血管钳敲击法、透析器揉搓法及静脉壶挤压法对透析器中残余血量的影响,确定最佳透析回血方法。方法选择老年血液透析患者43例,采用单盲法,自身对照方法,每例患者分别连续3次采用3种透析回血方法,即传统血管钳敲击法、静脉壶挤压法、透析器揉搓法。同时评估血液透析器凝血状况,测量透析器及管路中残余血量、回血生理盐水用量及回血时间等指标。结果 3种透析回血方法在回血时间和回血生理盐水用量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透析器揉搓法、静脉壶挤压法与传统血管钳敲击法相比,透析器残余血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透析器揉搓法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透析器中的残余血量。
- 潘蓉刘玉玲蔡晓燕
- 关键词:血液透析回血方法
- 老年血液透析患者血浆中利钾尿肽与心钠素的变化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 探讨行血液透析的老年患者血浆中利钾尿肽 (KP)与心钠素 (ANP)的变化。方法 选择 2 0 0 1年我科收治的伴有高血压的终末期肾病 (ESRD)行血液透析的老年患者 8例 ;选择同期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 (EH) 1~ 3级高危患者而肾功能正常者 2 5例为对照组。应用超声心动图仪测量室间隔、左室后壁厚度、左室舒张末内径并计算出左室心肌重量 (L VM) ;监测 2 4 h动态血压 ,测出平均收缩压 (SBP)及舒张压 (DBP) ;同时测定血浆中的 KP与 ANP、血肌酐、尿素氮。结果 ESRD组左室心肌重量 (LVM)高于 EH组 (P<0 .0 5) ,且 KP及 ANP亦高于 EH组 ,尤其 KP更有明显差异 (P<0 .0 0 1 )。血透结束时收缩压升高 (P<0 .0 0 1 ) ,KP、ANP也高于血透前。结论 老年 ESRD血透患者血浆中 KP、ANP升高可能与伴发高血压有关。
- 张晓英曾强郑秋甫范英鲜刘玉玲潘蓉张莉
- 关键词:利钾尿肽心钠素血液透析慢性肾功能衰竭
- 老年病人血液净化治疗中心血管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老年急、慢性肾衰竭病人血液净化治疗的疗效和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比较年龄≥75岁老年组、<75岁老年组血液净化治疗中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年龄≥75岁老年组治疗过程中心血管并发症特别是低血压、高血压、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高于75岁以下老年组。[结论]老年病人血液净化治疗疗效肯定,严密观察且积极治疗老年病人血液净化过程中的心血管并发症,对延长老年病人生存期有重要意义。
- 胡鑫王玲娜刘玉玲
- 关键词:老年病人血液净化心血管并发症护理
- 高龄老年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闭塞尿激酶再通1例被引量:1
- 2009年
- 血液透析疗法是治疗终末期肾病,延长生命重要而有效的手段。动静脉内瘘可以形象的比喻为长期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良好和理想的血管通路,是终末期肾衰患者成功血透治疗的重要保障。血栓形成是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失败的常见原因。
- 刘玉玲潘容蔡晓燕
- 关键词:长期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闭塞尿激酶老年高龄血液透析疗法血透治疗
- 高龄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治疗
- 2001年
- 张晓英孙尤佳刘玉玲马国栋郑秋甫
- 关键词:高龄患者尿毒症血液透析适应症动静脉内瘘
- 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健康教育被引量:11
- 2008年
- 目的探讨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采用自身对照对79例患者血液透析(HD)前、中、后实施健康指导和心理支持,并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研究对象进行评估。结果MHD患者的疾病保健知识、疾病自我管理能力在健康指导后明显增强(P<0.01),健康教育对女性的效果明显优于男性(P<0.01)。结论对MHD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指导和心理支持具有可行性。
- 蔡晓燕张小冯刘玉玲马宇茗
- 关键词: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健康教育
- 不同回血量对高龄血液透析病人透析器残余血量的影响被引量:6
- 2008年
- 目的探讨不同回血方法对血液透析器内残余血量的影响,以尽量减少病人每次透析失血量。方法采用自身对照法应用4种不同剂量的生理盐水回血方法回血,采集用于冲洗透析器的盐水,检测并计算出残血量,比较各组之间的差异。结果应用生理盐水200ml回血方法及生理盐水250ml所余的残余血量最少,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是后者的回血用盐水量较其他3组明显增多,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生理盐水200ml进行透析后回血,是目前最为可取的回血方法。
- 刘玉玲潘蓉蔡晓燕
- 关键词:老年人血液透析
- 连续性肾替代疗法在老年多器官功能衰竭救治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00年
- 目的 :评估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 (CRRT)在救治老年多器官功能衰竭 (MOFE)患者中作用。方法 :对我院应用CRRT救治 2 7例MOFE患者作回顾分析 ,并对CRRT的血管通路、装置、治疗方法及抗凝剂的使用等方面作了改进。结果 :改进方法后 ,血管通路以颈内静脉单针双腔导管为主 ;治疗时间改在白天 8~ 12时、血流量 10 0~ 2 0 0ml/min ;根据病情设定的超滤量 ;调整抗凝剂的应用等 ,使MOFE患者救治成功率提高 (改进前 2 5 % ,改进后 73.6 % )。结论 :CRRT是MOFE伴有急性肾功能衰竭的首选方法。
- 张晓英孙尤佳刘玉玲敖建华
- 关键词: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多器官功能衰竭老年人
- 连续性肾替代疗法在老年患者血液透析时低血压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评估连续性肾替代疗法(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在老年患者血液透析中持续低血压时的救治效果。方法对我院2002年1月~2007年12月间老年血液透析患者中32例发生透析中低血压者应用Prisma机进行CRRT治疗。结果32例均采用CRRT治疗1~5次,每次治疗时间5.0~7.5h。除2例因血压不稳定且合并其他并发症死亡,1例血管条件差历经瘘闭再造瘘、静脉穿刺插管均失败和1例经CRRT治疗仍透析中反复低血压转为腹膜透析外,其余28例均纠正了低血压,转为正常透析,且血压平稳。结论CRRT治疗可以稳定老年透析患者的心血管功能,改善患者的内环境。
- 刘玉玲蔡晓燕潘蓉
- 关键词:连续性肾替代疗法血液透析低血压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