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雪梅
- 作品数:5 被引量:25H指数:2
- 供职机构: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5种尿沉渣染色方法的效果比较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5种尿沉渣染色法的最佳染色条件及效果。方法:180例尿沉渣异常标本,分别采用尿沉渣Sternheimer染色法(S染色法)、尿沉渣Sternheimer-Malbin改良染色法(S-M染色法)、Berhe-Muhlberg染色法(B-M染色法)、阿利新兰-中性红染色法(阿-中染色法)及瑞氏-姬姆萨复合染色法(瑞-姬染色法)进行染色,观察5种染色方法最佳效果时的染液与尿液比例及染色时间。结果:尿沉渣S和S-M染色法染液与尿液比例2∶1和1∶1染2~5 min时背景清晰,S染色法有形成分结构清晰易辨别,S-M染色法有形成分结构着色略差,两者比较差别不大(P〉0.05);B-M染色法、阿-中染色法及瑞-姬染色法染色法有形成分的着色与背景相似,结构模糊,细菌不着色,杂质较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S、S-M染色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沉渣S和S-M染色法染色效果佳,尤以S染色法最佳。
- 严雪梅刘宝夏曙华
- 关键词:尿沉渣
- 贵阳地区健康体检人群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的筛查及基因型分析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了解贵阳地区健康体检人群中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的携带率及基因突变型。方法选择在该院进行常规健康体检的人员共3 561例为研究对象,经血常规检查方法获得对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疑似病例后,采用Gap-PCR及反向斑点杂交(RDB)进行α-、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基因分析。结果血常规检查获得196例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疑似病例,进一步的基因分析共检出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131例,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携带率为3.68%(131/3 561);其中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65例,携带率为1.83%(65/3 561),以--^(SEA)/αα为主;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60例,携带率为1.68%(60/3 561),以β^(CD41-42)及β^(CD17)为主;αβ复合型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6例,携带率为0.17%(6/3 561)。结论贵阳地区健康体检人群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携带率为3.68%,基因突变类型与以往报道一致。以常规健康体检人群为调查对象,能较为真实地反映贵阳地区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人群携带率,将有助于该地的婚育指导及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防控策略的制定。
- 曾强武刘琼严雪梅王琨张望明聂映
- 关键词: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携带率健康体检
- 1例纤维蛋白原A链Arg16His错义突变导致的遗传性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家系的研究
- 2018年
- 目的对1例遗传性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家系进行表型和基因型分析。方法用凝血仪检测先证者家系成员的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g)。提取先证者及其家属外周血DNA,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纤维蛋白原3个基因FGA、FGB和FGG的外显子和侧翼序列,将扩增产物纯化后直接测序并进行序列比对。结果先证者PT、APTT正常,TT延长,Fg活性明显降低;先证者母亲及哥哥的各项凝血指标与之相似,其姐姐各项凝血指标均正常。测序结果比对发现,先证者FGA基因2号外显子发生g.1233G>A杂合突变(密码子CGT→CAT),引起Arg16His错义突变;先证者母亲和哥哥发生同样的杂合突变。结论 FGA基因错义突变引起的A链Arg16His杂合突变是导致该家系遗传性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发生的原因。
- 曾强武刘琼严雪梅王琨李学会聂映
- 关键词:家系纤维蛋白原错义突变
- 对幽门螺杆菌感染流行病学特点的调查研究被引量:16
- 2019年
-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是胃肠道疾病重要的致病菌。近年来,我国Hp感染的发生率逐年升高。目前,临床上尚未完全明确Hp的致病机制。有研究人员认为,Hp感染的发生与遗传因素、年龄、受教育程度、生活习惯、地域及生活环境等因素相关。本研究对Hp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进行调查研究。
- 安仕刚夏英鲁力严雪梅邓宣凤
-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感染流行病学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