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动脉
  • 12篇冠状
  • 12篇冠状动脉
  • 6篇介入
  • 6篇冠状动脉介入
  • 5篇经皮冠状动脉...
  • 4篇动脉介入治疗
  • 4篇血管
  • 4篇介入治疗
  • 4篇冠状动脉介入...
  • 3篇动脉疾病
  • 3篇动脉粥样硬化
  • 3篇综合征
  • 3篇经皮冠状动脉...
  • 3篇冠状动脉疾病
  • 3篇二尖瓣
  • 3篇高龄
  • 2篇代谢
  • 2篇动脉旁路
  • 2篇动脉旁路移植

机构

  • 19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北京市心肺血...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北京积水潭医...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内蒙古医科大...

作者

  • 19篇贾硕
  • 17篇周玉杰
  • 10篇史冬梅
  • 7篇赵迎新
  • 6篇刘宇扬
  • 6篇于一
  • 5篇贾德安
  • 3篇申华
  • 3篇刘晓丽
  • 3篇胡宾
  • 3篇刘巍
  • 3篇杨士伟
  • 2篇成万钧
  • 2篇周志明
  • 2篇韩红亚
  • 2篇翟光耀
  • 2篇赵强
  • 1篇吴小滢
  • 1篇王胜洵
  • 1篇高霏

传媒

  • 4篇心肺血管病杂...
  • 3篇中国介入心脏...
  • 2篇中国医药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心血管病学进...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中华医学信息...
  • 1篇中华胸心血管...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第八届北京五...

年份

  • 1篇2024
  • 6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经皮去肾神经术在非高血压疾病治疗中的进展被引量:1
2024年
近年来,经皮去肾神经术(RDN)作为一种微创介入治疗,通过破坏位于肾动脉附近的交感神经来中断肾交感神经活动,阻断肾和中枢交感神经系统之间的双向信号传递,可显著且安全地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而肾交感神经不仅在高血压中起重要作用,同时也在心血管疾病如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非心血管疾病如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代谢性疾病和慢性肾脏病等非高血压疾病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RDN有望成为多种疾病的上游治疗措施。现就RDN治疗非高血压疾病做一综述。
贾硕史冬梅张鲁辰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代谢性疾病慢性肾脏病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再次血运重建策略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
2022年
随着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发展,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手术例数不断增长,且需要再次血运重建患者数量也不断增多并引起关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桥血管及自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进展迅速,其复杂程度也高于未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目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再次血运重建策略具有挑战性,需要心脏团队共同制订,而且缺乏循证依据。因此本共识编写专家组结合近几年国内外指南共识、循证医学证据及临床实践经验编写了《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再次血运重建策略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以供临床参考,推动冠心病治疗水平的提高。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介入学组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微循环学组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北京心血管疾病防治研究会心内外交叉分会史冬梅赵强贾硕周玉杰杨跃进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再次血运重建策略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被引量:7
2022年
随着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发展,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手术例数不断增长,且需要再次血运重建患者数量也不断增多并引起关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桥血管及自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进展迅速,其复杂程度也高于未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目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再次血运重建策略具有挑战性,需要心脏团队共同制定,而且缺乏循证依据。因此本共识编写专家组结合近几年国内外指南共识、循证医学证据及临床实践经验编写了《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再次血运重建策略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以供临床参考,推动冠心病治疗水平的提高。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介入学组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微循环学组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北京心血管疾病防治研究会心内外交叉分会史冬梅赵强周玉杰杨跃进贾硕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准分子激光在经桡动脉复杂冠状动脉病变介入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13
2016年
准分子激光在20世纪80年代首次用于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性疾病,最初仅仅是用于治疗动脉粥样硬化造成的严重肢端缺血[1]。基于激光可以被粥样硬化组织吸收这一特性,产生了激光可以用于治疗冠状动脉和外周血管闭塞病变的理论[2]。在冠状动脉支架诞生之前,对存在狭窄的冠状动脉进行单纯球囊扩张,术后血管的再狭窄甚至闭塞风险仍然较高,而通过激光治疗对斑块进行消融则在当时作为治疗再狭窄或闭塞的一种方法[3]。
于一赵迎新史冬梅刘宇扬刘巍刘晓丽贾硕申华彭萍安周玉杰
关键词:准分子激光经桡动脉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对功能性二尖瓣反流的影响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重度主动脉瓣狭窄(AS)患者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后,超声心动图参数及功能性二尖瓣反流(FMR)的转归情况,以及影响FMR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20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收治的142例接受TAVR治疗的重度AS合并FMR患者,分析基线信息,比较手术前后超声心动图参数及FMR的转归,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FMR转归的因素。结果:TAVR术后FMR中62.7%的患者二尖瓣反流较术前改善。超声心动检查中LAD、室间隔厚度(ⅣS)、主动脉瓣上流速(Vmax)、主动脉瓣最大压差(Peak-AVG)、LVEDD、LVESD、左室后壁厚度(LVPW)、主动脉窦部、肺动脉压力、肺动脉最大流速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而LVEF、升主动脉内径较术前无改变。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AD、LVPW、Vmax、二尖瓣术前反流分级、术前合并冠心病为影响FMR改善的预测因素。结论:TAVR治疗可改善重度AS合并FMR患者的二尖瓣反流,而LAD、LVPW、Vmax、二尖瓣术前反流分级、术前合并冠心病是影响TAVR术后FMR转归的危险因素。
李艳丽刘巍韩玮周玉杰于一贾硕张海波王胜洵兰永昊高亚楠娄亚柯
关键词:主动脉瓣狭窄功能性二尖瓣反流
慢性肾脏病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高龄冠心病患者预后的影响
2022年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CKD)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高龄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成功行PCI术且完成随访的536例≥80岁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资料。根据患者术前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分为2组:观察组eGFR<60 ml/(min·1.73 m^(2)),199例;对照组eGFR≥60 ml/(min·1.73 m^(2)),337例。eGFR<60 ml/(min·1.73 m^(2))定义为CKD。比较2组性别、年龄、合并症、冠心病家族史、既往史、心功能和应用药物情况等术前基线临床资料,以及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包括全因死亡、心肌梗死和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TVR)发生情况,分析CKD对预后的影响。结果观察组年龄,合并高血压病、糖尿病、吸烟,既往心肌梗死史、脑卒中史和左心室射血分数<50%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2组男性、血脂异常、冠心病家族史、PCI史、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史和应用药物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随访(22±5)个月,观察组MACE、全因死亡、TVR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27.6%(55/199)比14.0%(47/337)、16.1%(32/199)比5.3%(18/337)、13.6%(27/199)比6.2%(21/337)](均P<0.05),2组心肌梗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调整了性别、年龄、合并症、冠心病家族史、既往史、心功能和应用药物情况后,CKD仍为接受PCI高龄冠心病患者术后发生MACE(比值比=1.517,95%置信区间:1.005~2.289,P=0.047)、全因死亡(比值比=2.094,95%置信区间:1.147~3.821,P=0.016)和TVR(比值比=2.098,95%置信区间:1.176~3.745,P=0.013)的独立危险因素,但不是发生心肌梗死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CKD是行PCI术高龄冠心病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
胡宾贾硕成万钧杨士伟贾德安翟光耀王建龙刘宇扬史冬梅周玉杰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慢性肾脏病
血小板功能检测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应用新型抗血小板药物中的作用被引量:6
2016年
抗血小板治疗现已成为冠心病治疗的基石,尤其是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均须接受阿司匹林与P2Y_(12)受体拮抗剂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而不同患者对于抗血小板药物的反应并不完全一致,由此引发心内科医生的疑问:进行血小板功能检测,是否可以预判患者血栓/出血风险?能否指导患者的治疗策略?本文将从血小板功能检测方法、P2Y12受体拮抗剂的血小板反应多样性、P2Y_(12)受体拮抗剂治疗血小板功能与临床事件关系及现有专家共识推荐等几方面进行回顾与分析。
吴思婧赵迎新周志明刘巍申华王乐于一贾硕周玉杰
关键词:血小板功能试验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脂蛋白a对行冠状动脉旋磨术患者全因死亡率的影响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越清高水平脂蛋白a[Lp(a)]与心血管疾病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故本研究评估Lp(a)对行冠状动脉旋磨术患者全因死亡率的影响。方法:分析自2015年1月至2018年5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成功行冠状动脉旋磨术的309例冠心病患者,根据Lp(a)水平,将患者分为高Lp(a)组[n=55,Lp(a)>50g/L]和低Lp(a)组[n=254,Lp(a)≤50g/L],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Cox比例危险模型分析两组患者的全因死亡率。结果:高Lp(a)组血脂异常明显高于低Lp(a)组(P<0.001)。平均随访(30.77±6.70)个月,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高Lp(a)组患者的全因死亡率明显高于低Lp(a)组(P=0.016),有统计学意义。调整混杂因素后,高Lp(a)出现全因死亡的(HR=2.107,95%CI:1.074~4.131,P=0.030)。结论:高Lp(a)明显增加行冠状动脉旋磨术冠心病患者的的全因死亡率。
胡宾贾硕杨士伟贾德安翟光耀刘宇扬史冬梅周玉杰
关键词:脂蛋白冠状动脉旋磨术死亡率
肥厚梗阻性心肌病合并二尖瓣重度返流1例
患者女性,59岁,主因"劳累性胸闷胸痛7年,加重1月"入院.现病史:7年前始于活动后出现胸闷、心前区隐痛不适,持续数分钟,休息后缓解;此后不适间断发作,多因活动诱发,性质同前,休息后缓解,每次持续均不超过半小时.1月前自...
韩红亚周玉杰赵迎新贾德安贾硕吴思婧
血流储备分数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被引量:10
2015年
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arteryangiography,CAG)是目前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临床上主要根据CAG评估冠状动脉狭窄进而决定治疗方案,选择血运重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或药物治疗。然而,CAG仅能通过形态学评价冠状动脉是否存在狭窄,并不能从功能上明确狭窄血管是否造成供应的心肌缺血。而临床上真正需要血运重建的血管是功能上存在缺血的狭窄病变。
于一刘宇扬史冬梅赵迎新周志明刘晓丽方哲贾硕周玉杰
关键词:血流储备分数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