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媛
- 作品数:6 被引量:6H指数:2
- 供职机构:西北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自然科学总论电子电信经济管理更多>>
- 移动多屏时代电视家居化的逆向思考
- 2017年
- 随着多智能终端的普及应用及移动直播对视频传播的大范围抢占,智能电视及"电视家居化"似乎是电视媒体自救的一条出路?本文以分析传统媒体的衰落现状和电视媒介技术瓶颈为基础,从电视的文化属性出发,提出了电视走出困境的文化思考:电视与日常生活的融入性;电视对人的社会化的重构;电视的产品思维和用户思维。
- 祁媛
- 延安《解放日报》广告实证研究被引量:3
- 2015年
- 本文在全面解读延安《解放日报》党报地位、性质和生存实际的基础上,抽取延安《解放日报》若干广告样本,采用内容分析法,细致分析延安《解放日报》广告样本内容,形成一些关于延安《解放日报》广告作用的新认识和新理解。广告在延安《解放日报》整体上处于边缘地位,它与新闻报道、评论共同成为当时中国共产党实现施政目标的信息传播手段,是党性的"独特"表现。
- 祁媛
- 关键词:延安《解放日报》广告实证
- 移动多屏时代电视家居化的逆向思考
- 2016年
- 15世纪中叶至20世纪的几百年间,传统媒体一直都是普及知识、推广文明、形成大众媒介主流地位的重要推手。然而,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使媒介内容生产、传播、互动乃至营销产生了一系列变化,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思维方式,成为了传统媒体时代的"终结者"。但是,电视没有被淘汰,仍然成为新建家庭的必备产品。与其反思电视媒体的技术困局,不如从电视与日常生活的融入性着手,思考电视媒介的未来发展之路。
- 祁媛
- 关键词:智能家居
- 装置抑或调节:手机现象学技术哲学之经验分析被引量:2
- 2022年
- 运用现象学技术哲学的两个理论工具——“装置范式”论与“技术调节”论对手机进行经验描述与分析,试图在现象学技术哲学视域下揭示手机的本质。现象学技术哲学所构造的人与世界的关系性维度是认识手机本质的研究起点,在此种意向性关系中,手机并非是美国技术哲学家伯格曼所说的“装置”,取消了人对现实的“参与”,而是作为一种“技术调节”形塑了人类在生活世界的存在方式。人与技术不是预先给定的实体,而是在它们之间的意向性关系中相互塑造的实体。手机的使用促进了人与现实的牵连,并共塑着人在世界中如何被呈现以及世界如何呈现给他们。手机是人类与现实的居间调节,是一种由实践和经验形构的人与世界的关系。
- 孙发友祁媛
- 关键词:手机
- 媒介技术变革背景下的广告文案写作课程的教学实践探索
- 2017年
- 文章主要针对媒介技术变革背景下传统纸媒式微,广告文案写作课程脱离实际的两大困局,提出对广告文案写作课程教学探索的思路:一是用媒介形态决定内容生产的逻辑进行理论教学;二是创造真实的客户需求以提升学生文案写作的产品思维和受众思维.
- 祁媛
- 关键词:广告文案写作媒介技术客户需求
- 民族院校新闻美育现状与问题探析被引量:1
- 2018年
- 文章通过调查与分析民族院校新闻美育的现状,发现在民族院校教育中,美育明显是一块短板,尤其是在新闻传播类教育中,新闻美育几乎是一个空白。而在目前的教育环境下,美育的地位不断凸显,在此情境下,加强高等院校美育与民族院校新闻美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 申亚萍祁媛
- 关键词:民族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