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亚飞
- 作品数:6 被引量:17H指数:2
- 供职机构:廊坊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廊坊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改良小切口网状减压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骨筋膜室综合征的疗效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探讨改良小切口网状减压联合负压封闭引流(VSD)治疗骨筋膜室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7例,行改良小切口网状减压联合VSD治疗;对照组45例,行常规切开筋膜减压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切口愈合情况、创面二期关闭时间、创面愈合时间、肿胀消失时间等指标,评价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切口愈合优良率为91.49%,明显高于对照组7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创面二期关闭时间、创面愈合时间、肿胀消失时间、敷料更换次数分别为(7.95±0.53)d、(15.38±1.53)d、(14.51±2.98)d、(2.53±0.13)次,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植皮率与感染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小切口网状减压联合VSD治疗骨筋膜室综合征疗效明显优于切开筋膜减压治疗。
- 张伟于晓洁赵敬凯徐亚飞张静
- 关键词:负压封闭引流骨筋膜室综合征
- 微小RNA-625-3P与结肠癌患者病理学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 2022年
- 目的探讨微小RNA-625-3P(miR-625-3p)与结肠癌根治手术患者病理学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廊坊市人民医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结肠癌患者166例进行回顾性研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法(qRT-PCR)检测结肠癌组织与癌旁组织miR-625-3p表达水平,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预后影响因素。结果miR-625-3p在结肠癌组织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miR-625-3p低表达患者比较,miR-625-3p高表达患者低分化、浸润程度T3~T4、TNM分期Ⅲ~Ⅳ期、淋巴结转移的比例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miR-625-3p高表达患者中位PFS、OS低于低表达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显示:TNM分期Ⅲ~Ⅳ期(HR=1.853,95%CI=1.190~2.886)、淋巴结转移(HR=1.793,95%CI=1.224~2.628)、miR-625-3p高表达(HR=1.939,95%CI=1.126~3.336)是结肠癌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结肠癌组织中miR-625-3p高表达,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特征密切相关,共同影响患者预后。
- 刘云徐亚飞许慧颖
- 关键词:结肠癌癌组织预后微小RNA
- 结直肠癌组织中CDC5L、DDX21及端粒酶的表达与临床意义
- 2023年
-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CRC)中细胞分裂周期因子5(CDC5L)、DExD/H-box解旋酶(DDX21)及端粒酶(hTERT)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R语言分析人类癌症基因组数据库中CRC癌和癌旁组织中CDC5L、DDX21及hTERT的表达。应用免疫组化检测CRC癌和癌旁组织中CDC5L、DDX21及hTERT的蛋白表达。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CRC癌组织中CDC5L、DDX21及hTERT表达的相关性。统计学分析癌组织中CDC5L、DDX21及hTERT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Kaplan-Meier生存分析(Log-rank检验)不同CDC5L、DDX21及hTERT表达患者生存预后的差异。结果相较于癌旁组织,CRC癌组织中CDC5L、DDX21及hTERT mRNA的表达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CRC癌组织中CDC5L、DDX21、hTERT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均P<0.05)。CDC5L与DDX21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_(s)=0.576,P<0.001);DDX21与hTERT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_(s)=0.521,P<0.001)。CDC5L与hTERT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_(s)=0.628,P<0.001)。不同肿瘤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的CRC癌组织中CDC5L、DDX21及hTERT蛋白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分析结果,CDC5L阳性表达组、DDX21阳性表达组、hTERT阳性表达组患者3年总体生存率为分别明显低于CDC5L阴性表达组、DDX21阴性表达组、hTERT阴性表达组(均P<0.05)。结论CRC癌组织中CDC5L、DDX21及hTERT表达上调,CDC5L、DDX21及hTERT的表达与肿瘤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是新的评估CRC预后的肿瘤标志物。
- 刘云高登鹏徐亚飞许慧颖
- 关键词:结直肠癌端粒酶
- 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临床观察被引量:9
- 2015年
- 目的探讨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10年2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74例跟骨骨折患者按照随机分层分组法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采用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切口愈合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踝关节和后足活动度及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的跟骨长度、宽度、高度、Bohler角、Gissane角及切口甲级愈合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优良率为92.3%(36/3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1%(27/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踝关节和足活动度、AOFAS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钢板内固定术能显著提高跟骨骨折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促进术后患者踝关节和后足功能恢复,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 张伟于晓洁赵敬凯徐亚飞刘东海
- 关键词:微创内固定术克氏针内固定术跟骨骨折
- 改良小切口网状减压术在骨筋膜室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改良小切口网状减压术治疗骨筋膜室综合征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82例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患者给予大切口深筋膜减压术,观察组49例给予改良小切口网状减压术。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感觉恢复时间、血运恢复时间、疼痛情况、肿胀情况、活动受限情况、伤口愈合时间、感染率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术后感觉恢复时间、血运恢复时间、换药次数、肌张力分级、渗液量、伤口愈合时间及感染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VAS评分、肿胀积分及活动受限积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100.0%(49/49),高于对照组的87.9%(29/33)(P<0.05)。结论:改良小切口网状减压术能显著降低术后感染,缩短患者康复时间,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在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 张伟于晓洁赵敬凯徐亚飞张静
- 关键词:减压术
- 改良小切口网状减压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骨筋膜综合征的效果分析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改良小切口网状减压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VSD)技术治疗骨筋膜综合征的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廊坊市人民医院收治的33例骨筋膜综合征患者为对照组,给予皮肤大切口深筋膜切开减压术联合传统药物治疗,选择2011年4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49例骨筋膜综合征患者为观察组,给予改良小切口网状减压联合VSD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及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术后感染率及截肢率进行比较。结果 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创面缩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2±0.24)cm比(0.61±0.13)cm,P<0.01];观察组患者的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6.32±6.74)d比(54.25±10.11)d;(16.76±4.21)d比(25.58±6.14)d,P<0.01]。2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LDH、CK及AST均明显低于治疗前[(131.5±34.7)U/L比(362.1±110.7)U/L;(198.6±70.1)U/L比(3892.5±504.2)U/L;(22.2±6.4)U/L比(138.2±104.7)U/L]和对照组[(220.3±45.7)U/L、(392.9±78.3)U/L、(76.2±22.4)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创面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比18.18%(6/33),P<0.05]。结论对骨筋膜综合征患者采用改良小切口网状减压联合VSD治疗,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降低LDH、CK及AST水平,降低创面感染率,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张伟于晓洁赵敬凯徐亚飞张静
- 关键词:骨筋膜综合征负压封闭引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