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超
- 作品数:5 被引量:27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理学更多>>
- 为什么2014年没有发展成强El Nio被引量:7
- 2015年
- 利用ICOADS重建的月平均海表温度(SST)、GODAS的月平均次表层海温(SOT)、向外长波辐射(OLR)以及NCEP/NCAR的再分析资料等数据,通过与1997/1998年El Nino的发展对比,分析了2013年下半年至2014年热带太平洋的海气演变特征,探讨了2014年未能发展出强El Nino的原因.主要结论如下:1)2013年9月~2014年2月,暖水在西太平洋暖池堆积,虽然满足了El Nino爆发的热力条件,但由于西风异常爆发较晚,且维持时间较短,并在2014年4月以后转为东风异常,抑制东传暖的Kelvin波,使得暖水缺少进一步东移的条件;2)从西风异常发生发展来看,2013年东亚冬季风较弱并且缺少赤道印度洋西风异常的支持,导致赤道西太平洋西风异常爆发较晚;3)2014年4月以后,缺少南北半球的经向风辐合和质量输送,导致赤道西风异常西退而后转为东风异常.此外,赤道印度洋也有着显著不同.在1997/1998强El Nino发展之前的1996年冬季,IOD位相和太平洋东风异常减弱消失,Walker环流上升支东移,暖水在西风异常的驱动下沿着温跃层向东移动,为El Nino的爆发提供条件.2013/2014年冬季缺乏这个条件。
- 张超李双林
- 关键词:热带太平洋西风异常暖池
- 河南省干旱的时空分布规律与趋势分析被引量:8
- 2015年
- 利用河南省1973—2012年的日平均气温和降水数据逐日计算综合气象干旱指数IC,通过统计各季节的干旱发生频率、强度、天数分析河南省干旱发生频率、空间分布、随季节的演变和年际、年代际变化,同时对全球变暖背景下的干旱时空分布规律和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干旱具有显著的向北增多的分布特征,无论干旱的发生频率、持续天数还是强度都是北部地区大于南部地区,安阳、新乡是干旱最严重的地区.从干旱发生的季节性来看,易发生全省性春、秋旱,发生频率均在75%以上.从干旱的多年平均发生天数来看,春、夏和秋季易发生大范围轻旱,大部分地区的干旱天数在15d以上;大范围的重旱、特旱不易发生.从趋势分析来看,春、秋旱呈增加趋势,夏、冬旱呈减少趋势.在所统计的年份中,1978,1988,1995,1997和2001年是干旱最严重的5年.
- 李谢辉张超姚佳林
- 关键词:干旱
- 云南区域站降水资料利用Surfer软件实现Cressman插值的研究被引量:4
- 2018年
- 针对云南区域站大密度站点的插值问题,结合Surfer插值工具,探讨ECMWF高分辨网格下云南区域站降水资料的合理插值方案。利用Surfer平台自带的插值工具绘制云南区域站降水图,采用Cressman插值方法,设计不同的扫描方案,并基于Surfer平台绘制同一天的区域站降水图。结果表明,基于Surfer软件平台可以间接实现Cressman插值;逐级扩大的扫描方案(0.0625°、0.125°、0.34°),相比而言更适用于站点稀疏的地区;而在站点密度高的区域,使用较小的(0.0625°)扫描半径,插值效果更好。总体来看,Cressman的插值结果要优于Surfer软件平台自带的插值方法,尤其是0.125°和0.0625°这两种插值方案,对站点资料的还原度更高。
- 张超张超孙绩华
-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
- ECMWF高分辨率网格对云南区域降水预报性能的定量检验被引量:8
- 2018年
- 针对ECMWF高分辨率网格的降水产品在云南山地区域适用性的问题,采用云南2016年逐24 h和逐3 h的区域站观测资料,利用平均绝对误差的计算公式,对ECMWF模式降水产品的预报性能进行定量检验。首先把降水观测资料插值成格点资料,然后将云南区域内的观测降水分布与ECWMF模式的预测降水分布进行对比,绘制每个格点上预报减观测得到的平均绝对误差分布图,最后利用区域平均法对预报质量进行讨论。结果表明,ECMWF模式对于地形相对平缓的滇中到滇东南地区,模式的误差值较小,预报质量较好;而对于地形相对复杂的山脉及河谷地区,模式的误差值较大,预报质量相对较差。随着预报时效的增加,预报误差也在增加,并且逐3 h的降水预报误差大于逐24 h的预报误差。
- 张超张超孙绩华巩远发
- 关键词:气象学降水分布平均绝对误差
- 中国北部近海超级赤潮与西北太平洋海气相互作用的关联分析
- 2023年
- 已有研究揭示气溶胶传输和季风过程对中国近海赤潮的影响.本研究利用统计分析和动力学诊断方法,从海气相互作用的角度探究2000—2021年西北太平洋海温异常对中国北部近海超级赤潮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晚冬1—2月西北太平洋偶极型海温异常与随后5—6月中国北部近海的超级赤潮显著相关;西北太平洋南部冷-北部暖的偶极子海温异常可持续到随后的5—6月,并引发对流层低层向热带外传播的遥相关波列,使得鄂霍次克海气旋系统形成;该气旋西侧的西北风异常向中国北部近海输送干冷空气,伴随着对流层高层的异常辐合引发干沉降过程,从而为中国北部近海超级赤潮的暴发提供了有利的气象条件.上述结果可为中国北部近海超级赤潮的暴发和预测提供科学参考.
- 张超张超沈辉郭振海郭振海
- 关键词:海温异常干沉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