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双 作品数:12 被引量:38 H指数:4 供职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海南省百岁老人静脉血常规指标变化特征 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调查研究海南省百岁老人静脉血常规指标的变化特征。方法选取海南省健康百岁老人354例为观察组,分别选取海南省百岁以下健康人群和全国血常规平均水平作为对照组1和对照组2,对三组血常规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将观察组和对照组1的RBC和Hb数据结果同年龄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观察组同对照组1比较RBC、Hb、Mono%、Eos%、Baso%、Hct、MCH、MCHC、RDW、PCT、PDW、MPV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WBC、Neut%、Lymph%、MCV、PL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RBC、Hb、Hct、MCH、MCHC、PCT和MPV均低于对照组;RBC、Hb、Hct、MCHC与年龄呈现负相关,与RDW呈现正相关。观察组与对照组2比较RBC、Hb、WBC、Neut%、Lymph%、Baso%、Hct、MCH、MCHC、PL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海南省百岁老人血常规指标与海南省百岁以下健康人群、全国平均水平之间的差异明显,有必要使用适合百岁老人的参考区间评价百岁老人血常规。 丛琳 于帅 刘双 孙佟 肖征 马骏龙关键词:血常规 红细胞平均体积 血细胞计数 G试验显色法与浊度法对深部真菌感染诊断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国内有关G试验显色法与浊度法的比较分析报道不多,文中旨在探讨真菌(1-3)-β-D葡聚糖检测试剂盒(显色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89例样本,其中病例组32例(深部真菌感染患者)、对照组57例(正常健康者),分别用真菌(1-3)-β-D葡聚糖检测试剂盒(浊度法)和真菌(1-3)-β-D葡聚糖检测试剂盒(显色法)进行样本检测,比较分析2种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等指标。结果与浊度法比较,显色法试剂盒对深部真菌感染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明显升高(53.1%vs 81.2%、75.4%vs 91.2%、67.4%vs 87.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色法检测结果与其他系统(呼吸系统外)深部真菌感染的阳性符合率明显高于浊度法(92.8%vs 57.1%,P<0.05)。显色法试剂盒对差异样本检测结果与临床诊断结果的阳性符合率及总符合率显著高于浊度法(88.9%vs 22.2%,80.0%vs 33.3%,P<0.05)。结论显色法试剂盒较浊度法试剂盒检测准确度与临床诊断符合率更高,可更好服务于临床。 刘双 陈龙琴 丛琳 缪琼 刘林 宋阳关键词:G试验 显色法 浊度法 深部真菌感染 老年男性冠心病患者肠道菌群结构特点的研究 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初步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肠道菌群结构的特点及差异。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1月北京某三甲医院住院的老年男性患者66例,将血管狭窄≥50%的36例作为冠心病组,血管狭窄<30%的30例作为对照组,收集患者大便进行处理,采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方法分析样本肠道菌群结构。结果Alpha多样性分析显示,冠心病组操作分类单元和Shannon指数高于对照组[(295.70±64.33)类vs(242.10±69.11)类,P=0.037;3.25±0.54 vs 2.33±0.56,P=0.020],Simpson指数低于对照组(0.08±0.03 vs 0.12±0.03,P=0.019);门层级水平,2组样本多样性无明显差异(P>0.05);冠心病组放线菌门细菌丰度较对照组增多、梭杆菌门细菌丰度较对照组减少(P<0.05,P<0.01),变形菌门较对照组减少,近统计学差异(P=0.0527)。属层级水平,2组多样性和物种丰度均有差异(P<0.05),冠心病组以双歧杆菌属和真杆菌属为主(P<0.05),对照组以志贺菌属和粪杆菌属丰度较高(P<0.05)。结论冠心病组肠道菌群的多样性更高,放线菌门、双歧杆菌属和真杆菌属相对丰度更高。 王茹 柳杨 江枫 李佳林 巫丹 刘双 徐菡 贾兴旺 柳高 宋阳关键词:冠心病 志贺菌属 尿标本充分混匀对DCA Vantage检测微量白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分析尿标本离心前后尿微量白蛋白(UMA)检测结果的变化,了解混匀尿标本是否对UMA的检测产生影响。方法采用直接抽样法随机选取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2017年7月6日住院患者尿液标本60例,使用DCA Vantage尿微量白蛋白分析仪检测UMA。同一标本分别进行充分混匀后检测UMA和2 000 g离心5 min后检测UMA,对比分析离心前后UMA的变化。结果 60例尿标本充分混匀前的UMA和离心后的UMA分别为20.75(5.00~300.00)mg/L和19.40(5.00~300.00)mg/L,离心前后UMA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格的尿液标本是否混匀对DCA-Vantage检测尿微量白蛋白无影响。 于帅 洪超 罗晴 刘双 肖征关键词:免疫比浊法 DCA VANTAGE 混匀 多种比例混合样本对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利用真实的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核酸检测阳性咽拭子样本与不同比例SARS-CoV-2核酸检测阴性样本混合稀释,分析SARS-CoV-2核酸检测结果Ct值的变化,评估多种比例混合样本对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的影响。方法选择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已检测的不同SARS-CoV-2病毒载量的8个咽拭子标本,分别与随机4份等体积阴性咽拭子标本、9份等体积阴性咽拭子样本混合、19份等体积阴性咽拭子样本混合,各取200μl进行实时荧光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另将8个阳性咽拭子样本分别与1份等量咽拭子阴性标本混合,分别进行RT-PCR。结果总体积200μl的多混样本加样,ORF1ab基因Ct值从22.67~39.54,N基因Ct值从24.21~42.37,其中1例单ORF1ab基因阳性,1例单N基因再阳性。随着混合样本数量的增多,Ct值逐渐增大,高Ct值样本,随着混合样本数量的增多,开始出现阴性值。全部样本在5混下全部检出,10混及20混均漏检3例低Ct值样本。比较不同稀释混合比例同原倍样本检出结果的差异,发现2混、5混对Ct值无显著影响,10混、20混对Ct值影响显著(P<0.05)。8个原始样本O基因Ct值从23.54~38.96,N基因Ct值从24.87~35.26,其中1例单O基因阳性,2例阴性。ORF1ab基因与N基因Ct值无明显差异,且2混合样本阳性比例7/8,高于原倍标本6/8。结论随着各地疫情的逐步解除,国外输入及无症状感染者的跨地区输入,仍然给防控带来巨大压力,有限的检测能力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大流行的主要瓶颈,需持续较长时间进行大规模筛查,占用大量人力资源、社会资源和经济资源,多样本混合尤其是10人份以下样本混合检测将有效提升检测效率、降低检测成本,提高防控能力。 张自豪 程菲 刘双 谢江 刘兆宇 于梅 于帅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 产褥期妇女新型隐球菌脑膜炎合并隐球菌肺炎1例 被引量:2 2015年 新型隐球菌为条件致病菌,可存在于人体体表、口腔和粪便中,通过呼吸道侵入人体,亦可通过皮肤黏膜或肠道侵入人体,当人体免疫力降低时可经血行播散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引起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妊娠期或产褥期妇女患新型隐球菌脑膜炎合并隐球菌肺炎报道较少见,我院2014年7月5日收治产褥期妇女新型隐球菌脑膜炎合并隐球菌肺炎1例。 刘双 陈龙琴 张自豪 宋阳关键词:产褥期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 隐球菌肺炎 继发性癫痫 海南百岁老人肠道菌群构成的性别差异研究 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初步探讨海南省不同性别百岁老人肠道菌群构成的差异。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4~9月海南省无消化道疾病的16例百岁老人(男女各8例),采集粪便样本,提取标本中原核生物全基因组后,采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方法分析菌群构成。结果百岁老人样本操作分类单元(OTU)均值低于普通健康人群OTU均值;各组Shannon指数比较,女性组较于男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Lefse分析结果,女性组较于男性组厚壁菌门明显呈富集状态。结论百岁老人肠道菌群构成在整体上相对于普通健康人群简单,埃希氏菌属的相对丰度占绝对优势,百岁老人人群中女性较男性肠道菌群有着更好的多样性和均匀度。 宋阳 李小波 刘双 刘林 乔治 丛琳 孙佟 肖征 唐云关键词:肠道菌群 RDNA G试验显色法与浊度法对深部真菌感染诊断的比较分析 目的:考察真菌(1-3)-β-D葡聚糖检测试剂盒(显色法)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分别用真菌(1-3)-β-D葡聚糖检测试剂盒(浊度法)和真菌(1-3)-β-D葡聚糖检测试剂盒(显色法)对89例临床样本进行检测... 刘双 陈龙琴 丛琳 缪琼 刘林 宋阳关键词:深部真菌感染 显色法 浊度法 文献传递 冷凝集对XS-4000i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影响及处理 于帅 乐家新 刘双 丛琳 田丽媛 海涵 刘宗青 肖征磺胺药物使用对肾移植术后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观察肾移植术后磺胺药物使用对移植患者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方法根据纳入排除标准选取在解放军第309医院全军器官移植研究所行肾移植手术的1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每例患者术前3d内及术后第30天的粪便样本各1份,共计20份粪便标本,提取标本中原核生物全基因组后采用16SrDNA高通量测序方法分析菌群结构。结果使用磺胺药物后的OTU数量仅为术前OTU数量的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门水平:术前检测到10个菌门的细菌,而术后使用磺胺药物后仅检测到8个菌门的细菌,各类菌门丰度同样也在前后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的平均相对丰度分别由术前73.20%和10.64%下降到了使用磺胺使用后的50.17%和3.13%,而变形菌门平均相对丰度由术前13.79%上升至了磺胺使用后的42.87%;属水平:术前肠道内丰度最高的20类细菌多为文献已报道或研究已表明的人体正常的共生菌,而使用磺胺类药物后肠道内丰度最高的20类细菌新出现的菌种却大多为致病菌。结论磺胺类药物在移植术后的使用会明显破坏肠道菌群结构,一些共生菌和益生菌的种类明显减少,致病菌反而增加,甚至对肠道免疫和肠黏膜屏障功能也可能存在影响,这些都不同程度的增加了二次感染的风险。 李钢 药晨 解俊杰 李超 唐倩 罗用文 贺腾辉 孙忠蔚 李昆 柏宏伟 王洪阳 陈荣 刘双 刘兆宇 肖征 张晓 石炳毅 钱叶勇 宋阳关键词:肾移植 磺胺 肠道菌群 RD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