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向东
- 作品数:37 被引量:63H指数:5
- 供职机构:江南大学人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社会学更多>>
- 论吴文化的开放气质与和谐精神被引量:10
- 2007年
- 在中国文化地图中,地处长三角的吴文化特具一种开放气度,凸显一种和谐精神,此与吴文化生成的历史元素、特殊的地理区位以及长期的文化积淀所形成的吴地文化精神传统有着重要的文化关联,在当下中国“和谐文化“、”和谐社会“的建构中,研究吴文化的这一特性,探究“长三角经济文化圈”形成的文化秘密,应是一个极有价值的课题。文章在中西文化的纵横坐标系中着力搜寻吴文化的“开放”“和谐”因子,以纯文化的思维拨开历史迷雾,解读吴文化潜在的文化内质,这种学理性的探讨,或许对进一步认知吴文化的历史与现实价值、解开“长三角之迷”能提供一个有效的学术途径。
- 孙周年肖向东
- 关键词:和谐文化
- 论钱穆中西文化观与学术思维的形成
- 2006年
- 在20世纪文化学者中,钱穆是一位引人注目的国学大师,他所走的是一条与众不同的学术之路,作为转型期学人,他既终身致力于国学研究,又特具现代思维,得以洞开的心灵与宽广的学术胸襟,广纳中西文化的精华,他的学术理路,给我们提供的是一种富有“活力”的“动态”的文化观念。对待中西文化,他主张重整体、探精微、观互动、尚兼容,在多种文化的比较中去寻找中西文化互补、互证、互识的途径,在更高的文化层面上审视人类文化共性的原则,并在此基础上提升民族文化的学术地位,在其笔下,所创造的是一种超越一般国学大师的文化立场与狭隘学术视野的现代文化语境,这使之成为一个独特的存在,一个20世纪的学术奇观。
- 肖向东
- 关键词:中西文化学术思维
- 新中国文学60年与“人学”思潮的当代历史走向
- 2009年
- 1949—2009,当代中国文学走过60年历程,纵观新中国文学60年,"中国人"的站立与崛起以及文学对"人学"问题的体认与指归是相伴而生的,此构成了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一条思想脉络与文化主线,当代中国文学即在这样一个规定性的文化语境之中展开与演绎它的全部历史与精神轨迹,表现其复杂而特异的形态与历史走向。
- 肖向东孙周年
- 关键词:当代中国文学历史走向
- 吴文化的理论定位与关系研究被引量:6
- 2006年
- 在中国文化体系中,发源于太湖流域的吴文化是一既有地域特质而又独具个性、自成一体的区域文化,这一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一方面有其历史根因,另一方面则与其所处的特殊地理区位与近代社会的历史变动密切相关,尤其是“长三角经济圈”的形成,使世人开始注意“吴文化”与“现代社会与经济”的关系,文章试图从学理上对吴文化的定义、理论内涵、文化价值、与相关文化的关系以及近世以来对中国社会转型的启示作出粗略探讨,以期引起更多学者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并将这一研究引向深入。
- 肖向东
- 关键词:吴地文化
- 美国高等教育的理念与人才培养方式被引量:7
- 2007年
- 美国高等教育具有自己独特的理念,人才培养上主张"以人为本",目标定位则以"市场为本",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充分肯定与尊重主体,崇尚直观与双向交流,培养学生的自信与创造思维,此种教育思想对中国的大学教育与人才培养应有重要的启示。
- 肖向东
- 关键词:美国高等教育教育思想
- 灵魂在场的言说——《大浴女》与铁凝的女性意识及“人性观”被引量:1
- 2009年
- 《大浴女》是铁凝笔下一部女性意识浓厚的文本,小说多视点地描述了几位极具代表性的女性成长历程,展示了她们从"牺牲的奴隶"到"觉醒抗争"的女人的生命史,进而在男女两性关系的现实演绎中表达了作者向往"两性和谐"的新的女性观与人性观,从而使小说成为铁凝表现其独特的女性意识的一种言说。
- 肖向东杨晶晶
- 关键词:《大浴女》女性意识两性和谐人性观
- 论历史小说《李自成》的“唯物史观”与“人学”思想被引量:3
- 2012年
- 姚雪垠的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以全新的写作范式,开创了当代历史小说的新路径,尤其是作者所持的"唯物史观"与"人学"思想,不仅刷新了现代历史小说的创作面貌,同时也为新时期历史小说创作的大兴局面起了重要的引领作用。
- 肖向东孙周年
- 关键词:《李自成》唯物史观人学思想
- 论酒与中国思想及文化精神
- 中国文化中是最富神性与灵性的一种物质,酒既是物态文化,又是情态文化,其与中国哲学、美学、文学有着密切的精神联系.物质上,酒是自然之馈赠,五粮之精华,内涵天地之气韵,凝聚万物之灵感;精神上,酒是有生命意识的物体,集中体现了...
- 肖向东
- 关键词:酒文化人文精神
- 主流社会与边缘乡村交织互映的历史镜像——论《山乡巨变》的历史叙述与艺术表达
- 2012年
- 在一个普遍追求"史诗"的时代,如何以艺术之笔既真实地记录历史变迁,又独显乡土原色情韵,周立波以《山乡巨变》作出了成功的回答,而今主流社会与边缘乡村皆发生新变,但小说文本所描写的历史镜像却定格为艺术的永恒,其奥秘何在?文章以文学阐释学方法,从作家的历史表达、文本构成以及读者重新解读等角度,试图还原小说的历史生成与艺术意蕴,以期获得对《山乡巨变》文本的新的文化体认。
- 肖向东孙周年
- 关键词:《山乡巨变》主流社会历史叙述艺术表达
- 论儒家伦理在新世纪公民道德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被引量:1
- 2004年
- 在当下公民道德建设的实践中,存在着许多误区。其中之一,就是对儒家伦理文化地位和作用认识上的误区:有的认为,儒家伦理是包医百病的“祖传秘方”,在当前公民道德建设中,应大力倡导并全面复兴儒家伦理;也有的认为,建构现代道德,必须“打倒孔家店”,割断与儒家伦理的一切联系。儒家伦理文化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究竟处在一个什么位置?文章从三个方面对此进行阐述。
- 肖向东詹正发
- 关键词:儒家伦理公民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