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琨
- 作品数:4 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赣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赣州市指导性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口腔颌面组织缺损的临床修复中采用游离组织瓣移植的效果
- 2018年
- 研讨口腔颌面组织缺损患者使用游离组织瓣移植治疗的修复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诊于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的68例口腔颌面组织缺损患者参与实验观察,经随机抽签法分配为两组,Ⅰ组(n=34)接受传统颌面组织缺损修补术治疗,Ⅱ组(n=34)接受游离组织瓣移植进行修复,分析评估两组的手术修复情况。结果:Ⅱ组移植的组织瓣均成活,未出现皮瓣坏死现象,修复成功率达到100%,相比Ⅰ组的修复成功率76.5%显著提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概率较Ⅰ组显著降低,语言情绪度测定成功率较Ⅰ组显著提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口腔颌面组织缺损患者提供游离组织瓣移植治疗,手术修复成功率较高,语言清晰度恢复较好,并发症较少,值得推荐。
- 陈琨罗健
- 关键词:游离组织瓣移植
- 观察术前应用鼻-牙槽突矫治器在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儿正畸治疗中的疗效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探讨术前应用鼻-牙槽突矫治器治疗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0例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儿,将其随机均分为2组(n=25),对照组术前不采用正畸治疗,治疗组术前采用鼻-牙槽突矫治器治疗。观察2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的上前牙槽突裂隙宽度、上唇裂隙宽度、鼻小柱长度、鼻底宽度、鼻翼外观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儿术前给予应用鼻-牙槽突矫治器进行正畸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鼻翼外观,值得推广应用。
- 何海蕾王羽邓建鸿李勇黄新帮陈琨潘桂涛
- 关键词: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正畸治疗
- 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抑制口腔鳞状细胞癌的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讨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AKBA)诱导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将人舌鳞癌细胞CAL27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培养)、低剂量组(40.00μmol·L^(-1)AKBA)、中剂量组(80.00μmol·L^(-1)AKBA)、高剂量组(120.00μmol·L^(-1)AKBA)、3-MA组[120.00μmol·L^(-1)AKBA+2 mmol·L^(-1)自噬抑制药3-甲基腺嘌呤(3-MA)]。用5-乙炔基-2’-脱氧尿苷(Edu)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自噬和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将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构建OSCC小鼠模型)、AKBA-L组(建模后灌胃10.00 mg·kg^(-1)AKBA)、AKBA-H组(建模后灌胃20.00 mg·kg^(-1)AKBA),每组10只。连续给药28 d后检测肿瘤质量,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相关蛋白相对表达水平。结果对照组和高剂量组Edu阳性细胞率分别为(40.18±2.53)%和(12.08±0.93)%;对照组、高剂量组和3-MA组细胞自噬相关的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Ⅱ/LC3Ⅰ蛋白比值分别为0.33±0.05、2.93±0.39和0.56±0.07,磷酸化的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催化亚基-α亚基(p-PRKAA1)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0.34±0.04、1.03±0.07和0.99±0.09,细胞凋亡率分别为(4.65±0.39)%、(25.75±2.29)%和(14.92±1.49)%。高剂量组的上述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MA组的上述指标与高剂量组比较,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模型组、AKBA-L组、AKBA-H组肿瘤质量分别为(0.96±0.08)、(0.55±0.06)和(0.43±0.05)g,LC3Ⅱ/LC3Ⅰ蛋白比值分别为0.47±0.09、0.94±0.21和1.69±0.34。AKBA-L组、AKBA-H组的上述指标与模型组比较,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AKBA可诱导细胞毒性自噬相关凋亡,抑制CAL27细胞增殖,这可能与激活AMPK信号相关。
- 黄新帮王羽俞倩李勇李标东何海蕾陈琨赵玲帆
- 关键词: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口腔鳞状细胞癌自噬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