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艳
- 作品数:10 被引量:38H指数:4
- 供职机构: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 下肢气压泵于ICU长期机械通气患者下肢DVT防治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下肢气压泵于重症医学科(ICU)长期机械通气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防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于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ICU需长期机械通气9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下肢DVT防治)和观察组(在常规防治方案基础上联合应用下肢气压泵治疗),每组46例。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下肢股深静脉血流速度指标(平均血流速度,血流峰速度增加值,踝部、小腿周径增加值)、凝血功能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D-二聚体(D-D)水平],以及下肢DVT、疼痛、肿胀、皮肤颜色异常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下肢股深静脉平均血流速度、血流峰速度增加值均高于对照组患者,踝部、小腿周径增加值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APTT、PT均长于对照组患者,D-D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下肢DVT、疼痛、肿胀、皮肤颜色异常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气压泵于ICU长期机械通气患者下肢DVT防治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能够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降低下肢DVT及其相关症状的发生风险,加快静脉血流速度。
- 鲍金凤乔莉庄艳孙存芹邓建武
-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机械通气
- 聚焦解决模式改善ICU护理人员报警疲劳的干预效果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探讨聚焦解决模式改善ICU护理人员报警疲劳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我院综合ICU、急诊ICU的64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试验组采用聚焦解决模式,比较两组护理人员报警疲劳程度及心理状态。结果试验组仪器报警使我厌烦、仪器报警使我焦虑不安、仪器报警使我无能无力、仪器报警使我感到头痛、仪器报警使我感到糟糕、仪器报警使我无法集中注意力、仪器报警使我忘掉原本的工作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试验组抑郁、焦虑、暴躁、强迫症、精神病性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ICU护理人员应用聚焦解决模式干预,可有效改善其报警疲劳程度,保证身心健康,提高工作效率及护理质量。
- 马艳艳李娟庄艳杨艳王娟
- 关键词:聚焦解决模式ICU护理人员
- ICU机械通气患者实施血栓风险评估下分级预防护理对下肢深静脉血栓作用效果被引量:6
- 2023年
- 目的血栓风险评估分级预防护理对重症监护室(ICU)机械通气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ICU治疗的机械通气患者89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行常规血栓预防护理干预,研究组行危险因素评估下血栓分级预防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血流峰值速度、血液流动学指标、凝血功能及下肢DVT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后,两组股静脉和腘静脉的血流平均速度、血流峰值速度均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浆黏度、D-二聚体水平均低于护理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栓风险评估下分级预防护理有助于改善血液流动学和凝血功能指标水平,降低下肢DVT的发生率。
- 徐绍红胡静庄艳王怡练
-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下肢深静脉血栓
- 老年肺部感染患者外显及内隐情绪面孔反应特点及与快感缺失的关系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究老年肺部感染患者外显及内隐情绪面孔反应特点及与快感缺失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到2022年11月某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30例老年肺部感染患者,并选取同一时期在该院进行健康体检且未发生肺部感染的33例老年人作为对照组。通过情绪面孔停止信号任务调查两组患者外显及内隐情绪面孔反应特点,快感缺失量表评估快感缺失程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CSAS及CPAS得分均明显增高(t=8.671,9.649;P<0.05);观察组非情绪性任务中SSRT及GoRT相比对照组明显增高(t=2.511,2.409;P<0.05);外显任务及内隐任务中SSRT相比对照组明显增高,PI、SSD及GoRT降低(t=20.461,23.186,-7.928,-4.621,-19.317,-16.838,-2.230;P<0.05);观察组外显任务及内隐任务中的SSRT与CPAS得分呈正相关,内隐中性任务中的SSRT与CSAS得分呈正相关(r=0.26,0.39,0.38,0.46,0.42,0.31;P<0.05)。结论:老年肺部感染患者外显和内隐情绪反应抑制存在一定的缺损,与快感缺失的程度可能紧密相关。
- 胡静庄艳李小杰
- 关键词:老年患者肺部感染
- 危重症管理小组对肺癌并发重症肺部感染患者临床疗效及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2
- 2018年
- 目的探讨危重症管理小组对肺癌并发重症肺部感染患者临床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肺癌并发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性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成立危重症管理小组对患者实施呼吸道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肺部感染治疗总有效率、患者家属满意率、呼吸道意外事件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护患纠纷发生率,干预前后呼吸功能改善情况及干预后的临床症状改善和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肺部感染治疗总有效率、患者家属满意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1),而呼吸道意外事件、并发症、护患纠纷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aO_2、PaO_2水平均高于本组干预前,PaCO_2水平低于本组干预前(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aO_2、PaO_2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aCO_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1)。观察组患者的气喘消失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住重症监护室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P﹤0.01)。结论成立危重症管理小组对患者实施呼吸道管理能够减少肺癌并发重症肺部感染患者呼吸道意外事件、并发症和护患纠纷的发生,有效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家属满意率,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预后。
- 程玲张利马艳艳华美锦庄艳房新建
- 关键词:肺癌重症肺部感染满意率
- 重症监护室NPPV患者舒适护理模式临床应用效果研究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舒适护理模式对经鼻面罩无创正压通气(NPPV)患者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ICU收治的呼吸衰竭患者40例,根据收治时间顺序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监护,研究组在常规监护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焦虑(SAS)评分、舒适度评分、平均监护时间、治疗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焦虑(SAS)评分、平均监护时间、治疗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舒适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模式应用能缓解NPPV患者焦虑情绪,提高患者舒适度和治疗有效率,减少患者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缩短平均监护时间。
- 庄艳
- 关键词:呼吸衰竭舒适护理NPPV
- QCC气道管理小组护理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MDRO感染的有效预防和控制效果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QCC)气道管理小组护理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的有效预防和控制效果。方法:选择本院ICU 2014年1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接受ICU常规护理的22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接受QCC气道管理小组护理的28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作为观察组。评价小组护理人员在品管圈活动前后对MDRO感染有效预防和控制的实施掌握程度;对比两组患者平均呼吸机辅助治疗时间及MDRO感染率。结果:QCC气道管理培训结束后,小组护理人员对MDRO感染有效预防和控制的实施和掌握程度明显优于实施前;观察组患者平均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时间及MDRO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道管理品管圈活动能明显提高小组护理人员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MDRO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的掌握程度,通过有效实施,明显缩短了患者呼吸机辅助治疗平均时间,显著降低了该类患者MDRO感染发生率,降低ICU医院感染发生率。
- 庄艳
- 关键词:气道管理品管圈活动老年重症肺炎
- 一种普外科X光片存放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普外科X光片存放装置,包括箱体,箱体的内部设有腔体,腔体的内部两侧均设有滑槽,滑槽的内部下端均滑动连接有滑块,滑块之间焊接有固定板,腔体的内部设有固定壳,固定壳两侧之间的距离比腔体内部两侧之间的距离小...
- 朱军丽许美艳庄艳程春霞邱敏颜乔倪杰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