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敏

作品数:12 被引量:12H指数:3
供职机构:台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成像
  • 4篇磁共振
  • 3篇胎盘
  • 2篇造影
  • 2篇植入
  • 2篇胎盘植入
  • 2篇MRI
  • 2篇MRI诊断
  • 2篇磁共振成像
  • 1篇动脉瘤
  • 1篇动脉瘤诊断
  • 1篇多层螺旋CT
  • 1篇胸部
  • 1篇胸部CT
  • 1篇序列对
  • 1篇血管
  • 1篇血管成像
  • 1篇血管成像技术
  • 1篇血管造影
  • 1篇阳性

机构

  • 11篇台州市中心医...

作者

  • 11篇沈敏
  • 5篇王保兵
  • 3篇刘红宇
  • 2篇娄欣欣
  • 2篇吴玉林
  • 2篇周映
  • 1篇吴海鸰
  • 1篇周利成
  • 1篇周慧

传媒

  • 2篇现代医药卫生
  • 2篇浙江实用医学
  • 1篇中国辐射卫生
  • 1篇现代实用医学
  • 1篇2015浙江...
  • 1篇2016年浙...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1
  • 2篇2010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MRI诊断前置胎盘植入的临床价值
王增献沈敏叶美婷金辉萍
快速稳态进动成像序列(Fiesta)在前置胎盘磁共振成像检查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快速稳态进动成像序列(Fiesta)在前置胎盘磁共振成像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一般资料选择2016.9-2018.3的18例孕妇,1例产后妇女,年龄23~41岁,平均31岁;孕龄都在28周-38周,平均32周。...
王保兵王增献王森法沈敏周慧
关键词:成像序列磁共振成像检查FIESTA前置胎盘
T2-mapping技术在早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T2-mapping技术在评价早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软骨损伤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收治的36例早期轻中度KOA患者为观察组,并以同期接受体检的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T2-mapping成像技术获取两组的T2-mapping伪彩图像,并测量其膝关节股骨内侧髁、股骨外侧髁、胫骨内侧髁、胫骨外侧髁及髌骨的T2值。结果观察组T2-mapping伪彩图表现为关节软骨厚薄不均,可见斑点状或不规则绿色色阶,局部信号混杂不均匀;而对照组T2-mapping伪彩图则表现为关节软骨连续完整,表面光滑,可见橙红色色阶,信号均匀一致。观察组平均T2值(49.43±5.34)ms,显著高于对照组(39.42±4.98)ms(<0.05)。观察组股骨内侧髁、股骨外侧髁、胫骨内侧髁、胫骨外侧髁及髌骨的T2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0.05)。结论 T2-mapping成像技术可定量分析软骨内组织成分的变化,区分正常和退变软骨区域,可早期用于KOA的诊断。
叶美婷周映沈敏王保兵
关键词:关节炎膝关节软骨损伤
表观弥散系数对宫颈癌转移性淋巴结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表观弥散系数(ADC)在子宫颈癌的转移性淋巴结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全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手术的子宫颈癌患者28例104个淋巴结,根据手术、病理及MR影像对照,确定转移和非转...
王增献娄欣欣刘红宇吴玉林沈敏叶美婷
关键词:宫颈癌ADC淋巴结弥散系数
文献传递
两种扫描方法对胸部CT影像质量的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改变扫描方法对胸部CT影像的影响。方法分别对胸部CT进行两种不同扫描方法所获得的影像资料,随机抽取各100例胸部螺旋CT图像进行分析,根据结果对是否可以改变扫描方法,运用于实际CT技术扫描。结果使用不同方向扫描取得很好的效果。结论减少对患者配合的要求,减少了整个胸部扫描时间,3提高了肺部的影像质量。
王保兵周利成沈敏王森法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影像质量
三维-CEMRA技术和三维-GRE增强技术在脑静脉显示中的比较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MRI不同成像方法对颅内静脉窦显示情况对比,利于临床在颅内静脉血栓的诊断及外科开颅手术中更好地了解颅内静脉系统。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MRV的患者22例,同时进行3D-CEMRA和3DGRE增强的方法成像,比较上矢状窦、下矢状窦、窦汇、横窦、乙状窦、大脑大静脉及直窦显示情况。结果共有198支血管,3D-CEMRA组满意显示184支(92.93%),一般显示13支(6.6%),未显示1支(0.5%);3D-GRE组满意显示159支(80.30%),一般显示34支(17.17%),未显示5支(2.5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3D-GRE增强技术在颅内占位的显示以及对颅内静脉的压迫显示情况好于3D-CEMRA。结论对于颅内静脉的MRI成像显示以及诊断,需多种成像方法互为补充、联合应用。
王保兵沈敏刘红宇吴海鸰
关键词:磁共振静脉成像
MRI诊断前置胎盘植入的临床价值
<正>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对前置胎盘及伴发的胎盘植入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前置胎盘孕妇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以病理或分娩时临床诊断为金标准,与超声检查对比,分析MRI诊断前置胎盘植入的
王增献沈敏叶美婷金辉萍
关键词:MRI
文献传递
水合氯醛在小儿核磁共振检查中的应用
2010年
核磁共振(MRI)检查中为了获得满意的图像,需要患儿在安静、制动的状态下进行。由于MRI检查时间长,噪音大,患儿对周围环境和仪器陌生,更容易产生恐惧心理,因此多数患儿在清醒状态下不能配合检查。为了顺利完成检查临床常用水合氯醛给患儿制动。收集我院130例患儿在MRI检查中得到的图像,现报道如下。
沈敏
关键词:核磁共振检查水合氯醛MRI检查小儿清醒状态周围环境
不同MRI序列对面肌痉挛的诊断价值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MRI序列对导致面肌痉挛病变的显示能力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面肌痉挛者临床及MRI资料,分析3D-TOF和3D-FIESTA两序列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结果与手术对照3D-TOF和3D-FIES-TA显示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95.3%(41/43)、66.7%(4/6)、91.8%(45/49)和95.6%(43/45)、50%(2/4)、91.8%(45/49),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0.13、0.19、0.17,均P值>0.05)。结论 MRI常规扫描和增强扫描可以显示或排除肿瘤、炎症等病变;3D-TOF和3D-FIESTA序列扫描可以敏感和准确地显示神经与血管的关系。
王增献娄欣欣沈敏吴玉林
关键词:面神经面肌痉挛磁共振成像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价值
2010年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价值。方法:对22例临床疑有动脉瘤患者行CTA检查。原始图像重建采用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容积再现技术(VR)。结果:22例患者经CTA均检出有动脉瘤。瘤体直径最大6 mm,最小1mm。结论:16层CTA检出动脉瘤准确率高,快速、无创,可以作为诊断动脉瘤首选影像学方法。
沈敏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