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君
- 作品数:5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太原铁路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频率依赖性束支传导阻滞
- 频率依赖性束支传导阻滞(Rate Dependent Brndle Buanch Block),亦称为时相性传导阻滞 (Fhasic Block),是近年来确认的一种少见的心律失常。当心率增速时或心率减慢时出现的三相或四...
- 施建新王晓君
- 关键词:束支传导阻滞BBB
- 文献传递
-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新发生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的临床意义被引量:4
- 2004年
- 目的 :探究伴随急性心肌梗死出现的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的临床意义。方法 :比较有新出现持续性的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的急性心肌梗死 2 5例 (观察组 )与无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的急性心肌梗死 5 0例 (对照组 )的CK峰值、killip分级、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及住院病死率。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新出现的持续性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为一恶性预兆 ,提示临床病情危险 ,预后不良。
- 王彬王晓君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预后
- 早期复极综合征50例临床心电图分析被引量:3
- 1999年
- 早期复极综合征(Early RepolarizationSgndrome)(简称ERS)是一种系心外膜下心室肌复极不均匀可导致的一组提前复极的心电图(ECG)综合征。ERS以ST段、J波和T波改变为主要特征的正常变异的ECG表现。其本身无临床意义,但临床上忽视其ECG特征的识别,易与起急性期心肌梗塞、心包炎、变异型心绞痛和心肌损伤等相混淆而误诊。为此。
- 王晓君施建新
- 关键词:复极综合征心电图
- 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墓碑形”ST段改变的临床意义
- 2004年
- 目的 :探讨心电图ST段呈“墓碑形”改变在急性心肌梗死时的临床意义。方法 :根据临床资料将急性心肌梗死 6 3例分为两组 ,ST段呈“墓碑形”改变者为观察组 ,共 13例 ,ST段常态者为对照组 ,共 5 0例。将两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做统计学处理。结论 :ST段“墓碑形”改变者临床病情凶险 ,合并症多 ,预后不良。
- 王晓君王彬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预后
- 96例老年人心肌梗死的动态心电图分析
- 2000年
- 心肌梗死后实施 2 4h动态心电图监测发现的ST段压低及心律失常 ,可以识别梗死后高危病人。我们分析了 96例老年人心肌梗死后的动态心电图 ,结果显示 ,ST段压低者 75例 ,其中伴有T波倒置者 2 5例 ,无症状ST T改变 72例 ,有症状ST T改变 9例 ,伴有心律失常者 43例 ,梗死后恢复期出现的心律失常多与ST的改变有关 ,及时处理此期ST改变及心律失常 ,可防止心脏意外的发生 。
- 王晓君李萍
- 关键词:心肌梗死动态心电图心律失常老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