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建东
- 作品数:13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苏州博物馆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阴晴不定黄梅天 抱个“竹夫人”好入眠
- 2016年
- 在江南的梅雨季节里,撑把古老的油纸伞,最应该找个水边的茶馆,邀二三知己一起泡上一壶碧螺春,有一句没一句说些曾经往昔,看看水岸边的绿叶在雨水里分外干净的模样,红红粉粉紫紫的小花在旧房子的木窗边开得烂漫,听着瓦当滴下淅浙沥沥的雨声,如泣如诉,
- 沈建东
- 关键词:梅雨季节碧螺春
- 简论苏州传统节日文化空间的特征
- 2012年
- 苏州传统节日文化空间是具有吴文化特色的雅俗兼备的民俗文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传承和延续,具有传承性、周期性、人文性、生态性、群众性、兼容性等文化特征,对于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来说,节日文化空间的保护与传承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 沈建东
- 关键词:节日民俗人文性
- 苏州花朝节的文化传统及其重建被引量:2
- 2013年
- 花朝节在苏州历史悠久,苏州花朝节在时间、场所、习俗等方面的"规范"约在唐宋年间基本定型,并逐渐成熟于明清时期,这些细节设置都受到苏州传统文化的浸润和影响。苏州地区特有的花文化在自然以及人文的背景下亦为花朝节作为一种民间仪式提供了可考的范式参照。由此,苏州花朝节文化体系的重建可以从5个方面给予考虑:重建花神庙,保护地方物质文化遗产;恢复花朝节,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恢复节俗活动,为古城旅游业增添新意;打造育花基地,研制花茶等系列花产品;鼓励花俗研究,弘扬生态文化传统。
- 蒋玮沈建东
- 关键词:花朝节历史传统
- “天下第一茶”:洞庭山碧螺春被引量:1
- 2023年
- 碧螺春和洞庭山碧螺春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洞庭山碧螺春,特指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太湖洞庭山(洞庭东山、洞庭西山)一带清明前采摘,手工炒制卷曲形的绿茶;而碧螺春指的是一类用洞庭山碧螺春的制作工艺制作成的绿茶,如云南等地出产的碧螺春绿茶。2011年,洞庭山碧螺春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0年,苏州吴中区碧螺春茶果复合系统被列入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
- 沈建东
- 关键词:碧螺春
- 试论苏州地区庙会文化空间的特征
- 通过介绍苏州地区的文化传统与传统庙会,分析了苏州地区传统庙会文化空间的特征,庙会起源于古代的宗庙祭祀,人们聚集在一起膜拜、进贡、歌舞享神,慢慢形成了一定的仪式,进而成为后来庙会的雏形,道教、佛教在民间的生存竞争也有意无意...
- 沈建东
- 关键词:民俗活动庙会文化
- 国家级非遗吴歌博物馆未来的设计构筑被引量:1
- 2021年
- 吴歌2006年进入国家级非遗名录,吴歌建立主题博物馆成为必然,以收藏吴歌声音为主,巧妙设计,营造“人”“景”“境”“情”四位体,运用VR虚拟、旋转舞台、人机对话等科技手段,沉浸式体验传统吴歌带给观者的“惊艳”。
- 沈建东
- 关键词:文化博物馆
- 苏州风俗“夏之篇”——莫道春去无诗意,夏木阴阴正可人
- 2016年
- 引子:提壶挈榼归去来,南湖又报荷花开。锦云乡中漾舟去,美人鬓压琶琶钗。银筝皓齿声继续,翠纱汗衫红映肉。金刀剖破水晶瓜,冰山影里人如玉。一天火云犹未已,梧桐忽报秋风起。鹊桥牛女渡银河,乞巧人排明月里。(唐寅《江南四季歌》)关于"夏",《尚书正义》:"夏训大也。中国有文章光华礼仪之大。"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引崔恩《三礼义宗》"夏,大也,至此之时,物已长大,故以为名。"《说文》:"佳木秀而繁阴"为"夏"。
- 沈建东
- 关键词:四季歌
- 苏州风俗“春之篇” 满城旗队看迎春,一霎清明忙踏青
- 2016年
- 引子:"满城旗队看迎春,又见鳌山烧火树。千门挂彩六街红,凤笙鼍鼓喧春风。歌童游女路南北,王孙公子河西东。看灯未了人未绝,等闲又话清明节。呼船载酒竞游春,蛤蜊上巳争尝新。吴山穿绕横塘过,虎丘灵岩复玄墓。"——唐寅《江南四季歌》一 旧俗,立春日,有迎春习俗,是距今三千年前的周代流传下来的,历代帝王此日皆亲率三公九卿到东郊迎春,穿青衣,唱《青阳》之歌,跳《云翘》之舞,仪式非常隆重庄严。
- 沈建东
- 关键词:四季歌历代帝王
- 佛教与中国民间节日简论
- 佛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尤其是对中国民间生活文化的影响极其深远,尤其是佛教与中国民间节日的互相交融、互相影响形成了中国民间节日特有的文化形态和民间崇尚。
- 沈建东
- 关键词:佛教民间节日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