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建良

作品数:54 被引量:34H指数:3
供职机构:太仓市第一中学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2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35篇数学
  • 32篇教学
  • 20篇思维
  • 14篇变式
  • 13篇函数
  • 11篇初中数学
  • 9篇解题
  • 8篇课堂
  • 8篇复习
  • 7篇数学思维
  • 7篇二次函数
  • 7篇复习课
  • 6篇试题
  • 6篇教学设计
  • 5篇数学试题
  • 5篇变式教学
  • 4篇学问
  • 4篇知识
  • 4篇数学教学
  • 4篇数学课

机构

  • 53篇太仓市第一中...

作者

  • 53篇朱建良
  • 1篇朱胤

传媒

  • 9篇数学教学研究
  • 7篇中学数学研究
  • 6篇中小学数学(...
  • 6篇中学数学(初...
  • 4篇初中数学教与...
  • 3篇中学数学月刊
  • 3篇数学教育研究
  • 3篇初中生世界(...
  • 3篇数学通讯
  • 2篇福建中学数学
  • 2篇中学数学教学...
  • 2篇中学数学教学...
  • 1篇中学数学教学
  • 1篇数学之友
  • 1篇中学数学研究...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4
  • 2篇2023
  • 3篇2022
  • 5篇2021
  • 1篇2020
  • 6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 4篇2016
  • 4篇2015
  • 6篇2014
  • 4篇2013
  • 5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5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历练建模再探究,给思维“搭桥”——一个不等式基本模型的迁移及应用
2013年
数学建模与应用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近几年中考数学命题对学生建立模型,探究解决问题的考查力度越来越大,此类问题一般通过建立模型,抓住问题实质,迁移知识背景,在新的问题情境中进行数学再思考、再探究,要求学生会从不同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研究此类问题,引导学生在数学思维的"再创新"
朱建良
关键词:思维过程最值问题二次函数数形结合思想化归
“抛锚”问题促思考 拓展思维求创新——例谈数学“抛锚式”教学
2015年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即达到对该知识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联系的深刻理解,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通过获取直接经验来学习.”确定这类思考的问题被形象地比喻为“抛锚”,
朱建良
关键词:拓展思维数学学习者建构主义
落实“问题为中心”的任务驱动型教学及反思被引量:1
2019年
以问题为中心的数学课堂教学是以数学问题作为教学的核心部分,设计有价值的问题,问题驱动思考,从而揭示数学本质,在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深度学习,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问题驱动思考,在动态变化的问题情境中,聚焦核心问题,激发学生研究问题的潜意识,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朱建良
巧用题源 多向变题--道教材习题的改编及反思被引量:2
2022年
本文以一道习题为题源,探讨编制新试题的具体思考过程及做法.
陈晨朱建良
关键词:教材习题改编回归课本变式
体悟思想 提炼方法——一类动点与双曲线问题的解法探究
2015年
"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运动变化的图形揭示了数学知识本质特征,通过点运动,把等腰直角三角形、正方形、梯形等知识与几何图形的对称变换结合在一起,将双曲线相类似的问题进行整合,进行环环相扣的变式拓展,启发学生思考、探究,并发现这类问题的解法共性.笔者尝试以动点与双曲线为问题情境展开探究,突出数形结合思想,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帮助学生积淀数学素养,提升解题能力.1.数形转化,探讨本质.
朱建良
关键词:等腰直角三角形知识本质函数概念
变式指向本质,方法悟于过程——基于求解平行四边形顶点坐标问题的实践与思考被引量:3
2018年
初中数学变式教学是指通过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在不同背景下变更所提数学问题的呈现形式,使事物的非本质特征发生变化而本质特征保持不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变式题组可以展示数学知识的发生过程,促进知识的迁移,也是发展数学创造性思维的有效途径,对于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创造精神的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朱建良
关键词:变式教学平行四边形顶点坐标指向数学问题
设计迁移问题 助力深度探究--以“二次函数--设元引参”专题复习为例被引量:1
2021年
本文以初三数学“二次函数--设元引参”专题复习课为例,通过深层挖掘,设计一类有序问题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深度思考,迁移方法,帮助学生获得新的知识与技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提升数学素养.
朱建良
关键词:二次函数专题复习课
有效整合资源 挖掘教学价值——以变式教学理念下的一节几何复习课为例
2021年
数学变式教学就是围绕相同的数学知识变换问题的条件与结论,通过一题多变引导学生在探究体验的过程中,顿悟数学规律,揭示数学本质,帮助学生完整、透彻地理解数学知识,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以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本文以苏科版九年级《数学》"圆"的一节复习课为例,尝试通过变式教学整合一类问题的学习资源,立足于学生能力的发展本位设计变式问题,挖掘其教学价值,供同行参考.
朱建良
关键词:《数学》数学规律教学价值变式教学数学本质
有效教学设计之“梦”从“问题”开始——“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法复习”教学设计思考与实践
2015年
有效设问是指围绕教学目标,设置系列问题,由浅人深,由此及彼地提问,通过选准突破口的设问,引导学生对探究问题作进一步解读,突破难点,启迪思维.下面笔者就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下)“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法复习”案例谈谈拙见,以期抛砖引玉.
朱建良
关键词: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设计复习解法教学目标
根叶从容,花自红——一堂反比例函数复习课的生本教育设计及思考
2014年
教皈依于学,生本教育理念在于创造一个和谐、充满关爱的课堂气氛,一个可以让学生富于个性化、独立自主地、自由开放地合作与探究学习的良好生态环境,一个师生共赢、共鸣、共生的学习场所,生本的学生观是动态生成教与学的智慧的教学,让学生进入"学如不及,犹恐失之"的学习状态,充分挖掘学生内在学习潜能,充分体现课堂"教学的本质是学生发展"的原则,笔者尝试剖析一堂反比例函数复习课的教学设计,谈谈对初中数学生本课堂的思考与感悟,与同行们商榷.
朱建良
关键词:生本教育复习课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