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立红

作品数:13 被引量:75H指数:4
供职机构: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3篇婴儿
  • 3篇婴儿痉挛
  • 3篇婴儿痉挛症
  • 3篇无汗症
  • 3篇先天
  • 3篇先天性
  • 3篇先天性无痛无...
  • 3篇哮喘
  • 3篇痉挛
  • 3篇痉挛症
  • 3篇儿童
  • 3篇反复高热
  • 3篇高热
  • 2篇遗传性
  • 2篇神经病
  • 2篇肾透明细胞癌
  • 2篇透明细胞
  • 2篇透明细胞癌
  • 2篇肿瘤
  • 2篇自主神经

机构

  • 13篇保定市第一中...
  • 1篇承德医学院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作者

  • 13篇张立红
  • 3篇马聪敏
  • 3篇任明
  • 3篇任金武
  • 3篇黄秋芳
  • 2篇马立新
  • 2篇王谦
  • 2篇李丽华
  • 1篇唐卉
  • 1篇宋雪娜
  • 1篇宋金青
  • 1篇张尧
  • 1篇杨艳玲
  • 1篇刘怡
  • 1篇金颖

传媒

  • 2篇中国优生与遗...
  • 2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安徽医学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中国儿童保健...
  • 1篇罕少疾病杂志
  • 1篇华南预防医学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食品安全质量...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09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蛋白水解产物对婴幼儿成长的作用被引量:2
2020年
水解蛋白婴儿配方奶粉是为患有牛乳蛋白过敏或不耐受症早产儿开发的母乳代替品,由于水解蛋白配方奶粉比一般牛奶配方奶具有更好的耐受性且不太可能导致并发症,因此其越来越被广泛用于早产儿的唯一或补充食物来源。但是由于该类产品成本较高,在某些国家及地区的应用受到了一定限制。本文综述了水解蛋白配方奶粉的基本概念及其对婴幼儿成长的作用,并为该类产品的今后研究及应用提出了建议,以期为水解蛋白配方奶粉的研发及消费者的合理选择及应用提供参考。
代文琼张立红
关键词:水解蛋白婴幼儿配方奶粉
保定市5~14岁儿童哮喘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分析保定市5~14岁儿童哮喘的影响因素,为预防哮喘发生或复发提供依据。方法以2018年在保定市3所国家级哮喘监测哨点医院内科、儿科及急诊科门诊收治的5~14周岁哮喘儿童为为病例组研究对象,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保定市5个行政区内无明确诊断为哮喘的5~14岁健康儿童均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对2组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儿童性别、年龄、居住地、母乳喂养时间、出生时是否低体重(<2 500 g)、营养是否过剩(BMI>24)、是否存在哮喘家族史、家庭月收入、母亲文化程度、吸入过敏原(尘螨、霉菌等)、是否对食物过敏(牛奶、鸡蛋、鱼虾等海鲜)。分别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哮喘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2018年在保定市3家国家级哮喘监测哨点医院收集到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5~14岁儿童哮喘病例253例及1 300名健康儿童,病例组和对照组男女童性别比均为1∶0.85,2组儿童在居住地、母乳喂养时间、是否出生时低体重、是否营养过剩、有无哮喘家族史、家庭月收入、母亲文化程度、是否尘螨过敏、是否霉菌过敏的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在性别和食物过敏史(牛奶、鸡蛋、鱼虾等海鲜)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居住地为农村(OR=18.229)、有哮喘家族史(OR=9.098)、出生时低体重(OR=9.545)和营养过剩(OR=8.457)是哮喘发生的危险因素,年龄越大(OR=0.154)、母乳喂养时间>6个月(OR=0.142)是哮喘发生的保护因素。结论年龄、居住地、哮喘家族史、母乳喂养时间、出生时低体重和营养过剩是保定市儿童哮喘的影响因素,建议针对不同因素采取相应措施以降低儿童哮喘发生风险。
任明黄秋芳王卉张立红
关键词:儿童哮喘影响因素
保儿宁颗粒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疗效及对IL-17和IL-35水平的影响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保儿宁颗粒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及对患儿白细胞介素-17(IL-17)和白细胞介素-35(IL-35)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2月—2019年9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的患儿98例,依据随机数字表将全部患儿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9例,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IL-17、IL-35水平、鼻炎与哮喘症状评分。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的血清IL-17均降低,血清IL-35均增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清IL-17低于对照组,血清IL-35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鼻炎与哮喘症状评分均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鼻炎与哮喘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治疗过程中的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数据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保儿宁颗粒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的患儿,有助于改善血清炎性因子的水平,提升治疗效果,改善相关的症状,安全性良好。
代文琼张立红任明王卉王亚娟李丽华
关键词:哮喘变应性鼻炎孟鲁司特
基于Logistic判别模型初步分析肾透明细胞癌CT征象与预后的关系被引量:11
2018年
目的建立定量估测肾透明细胞癌术前预后判别模型,探讨肾透明细胞癌CT征象与5年生存率的关系。方法搜集本院2006年1月至2012年1月具有完整CT资料、手术病理及随访资料的208例肾透明细胞癌患者。根据文献确定与预后相关的9种CT征象,按Logistic判别方法将选定的4种CT征象(肿瘤是否侵及肾被膜外、肾窦脂肪囊是否受侵、肿瘤是否有囊变、瘤周是否受侵)作为判别指标,以P=0.5为标准判别5年内患者生存或死亡,采用交叉核实法估计误判率。结果肾透明细胞癌术前预测预后的Logistic判别函数为Logit P=-1.715+1.301侵及肾被膜外(无=0,有=1)+1.506肾窦脂肪囊受侵(无=0,有=1)-2.100囊变(无=0,有=1)+2.716瘤周受侵(无=0,有=1),样本的误判率为17.8%,特异度为88.9%,灵敏度为72%。本组样本中侵及被膜外与未侵及、肾窦受侵与未受侵、肿瘤囊变与无囊变、瘤周受侵与未受侵的患者死亡比数比例分别为3.67、4.51、0.12、15.1倍。结论 Logistic逐步判别可以通过CT征象作为肾透明细胞癌术前预后的预测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任金武马聪敏张立红马立新王谦王新刚
关键词:肾透明细胞癌CT征象预后生存率
肝癌脑转移瘤自发性破裂出血破入脑室1例被引量:4
2017年
病例 男,54岁,病毒性肝炎性肝硬化15年,4年前因肝右叶占位行肝右叶S7段部分切除术,病理回报为中分化肝细胞癌,遂行预防性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2年前行胸部CT检查,发现双肺多发转移瘤,遂行药物性化疗,2年来行多次CT检查,双肺内转移病灶逐渐增大.
任金武马聪敏张立红
关键词:肝肿瘤肿瘤转移出血
从儿童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病机制探索其与IGF-1、VD的相关性研究
2025年
近年来随着全球儿童肥胖率的升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在儿童、青少年中的患病率也明显升高,目前已成为全球慢性肝病的首要原因。儿童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病机制复杂、临床表现不典型,但多存在营养过剩、胰岛素抵抗、高尿酸血症及代谢综合征等表现,相应的这些表现又会引起NAFLD的病情进展,二者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严重威胁儿童及青少年的健康。本综述从儿童NAFLD的发病机制及危险因素出发,探索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水平及维生素D对NAFLD的影响,为儿童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诊治提供新思路。
姜风杰张立红
关键词:儿童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胰岛素生长因子-1维生素D
先天性无痛无汗症并婴儿痉挛症一例被引量:1
2009年
张立红
关键词:先天性无痛无汗症婴儿痉挛症自主神经病反复高热遗传性罕见病
雾化吸入干扰素α2b注射液治疗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的疗效被引量:32
2018年
目的观察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治疗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的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9月至2014年8月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收治的60例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雾化吸入干扰素α2b注射液10万IU/kg,1次/天。观察治疗1周后两组患儿咳嗽、喘憋、肺部啰音等症状消失的时间,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0(IL-10)、白介素-18(IL-18)水平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例数。结果治疗1周,观察组患儿咳嗽、喘憋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4.11±0.89)d vs(5.19±1.27)、(4.01±1.17)d vs(5.22±1.35)d、(4.35±1.09)d vs(5.67±1.32)];观察组血清TNF-α、IL-18水平低于对照组[(43.33±5.65)ng/L vs(58.27±6.21)ng/L、(176.39±88.31)ng/L vs(248.25±91.78)ng/L];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19.74±6.88)ng/L vs(15.26±6.60)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6.42%)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雾化吸入干扰素α2b注射液治疗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能降低患者炎症因子水平,不良反应较轻,临床疗效显著。
李丽华黄秋芳代文琼宋雪娜王琨张立红唐卉
关键词:呼吸道合胞病毒白介素-10白介素-18
先天性无痛无汗症并婴儿痉挛症一例
2009年
张立红
关键词:先天性无痛无汗症婴儿痉挛症自主神经病反复高热遗传性罕见病
Barth综合征两兄弟及其TAZ基因新突变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分析2例TAZ基因新突变导致的Barth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代谢性心肌病的防控及急性代谢危象诱发因素、生化诊断、治疗及预防。方法分析2例Barth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结果哥哥出生时正常,运动发育落后,迁延性腹泻。10个月时注射疫苗,次日起反应差,嗜睡,拒奶,手脚浮肿,呼吸困难,检查发现心脏扩大、心力衰竭,6天后夭折。弟弟亦运动发育落后,体重不增。3个月时接种百白破疫苗,24小时后发热,无力。血液中性粒细胞显著降低,肌酸激酶及同工酶轻度升高。心脏彩色超声检查显示左心室心肌肥厚,左室心尖肌小梁显著增多。尿有机酸分析发现3-甲基戊烯二酸升高。家系全外显子基因分析,两兄弟X染色体TAZ基因c.221A>C突变,为未报道的错义突变,来源于其母亲,确诊为Barth综合征。弟弟经中链脂肪酸、辅酶Q10、左卡尼汀、酒石酸美托洛尔等治疗,病情显著好转。结论Barth综合征是导致心肌病的遗传代谢病,感染、疲劳、接种疫苗等应激刺激可能诱发潜在Barth综合征患者的代谢危象。
许蓓宋金青刘怡金颖张尧张立红杨艳玲
关键词:遗传代谢病心肌病疫苗接种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