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樊健

作品数:9 被引量:32H指数:4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黑龙江省博士后科研启动基金吴阶平医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病毒
  • 5篇肝炎
  • 4篇乙型
  • 4篇乙型肝炎
  • 4篇肝炎病毒
  • 3篇乙型肝炎病毒
  • 3篇孕妇
  • 3篇抗体
  • 2篇预后
  • 2篇阻断
  • 2篇母婴
  • 2篇母婴阻断
  • 2篇表面抗体
  • 2篇病毒感染
  • 1篇胆红素
  • 1篇蛋白
  • 1篇动脉化疗
  • 1篇动脉化疗栓塞
  • 1篇动脉化疗栓塞...
  • 1篇亚群

机构

  • 8篇哈尔滨医科大...

作者

  • 8篇卢宝玲
  • 8篇程昱
  • 8篇樊健
  • 7篇钟丽华
  • 7篇姚红
  • 5篇于雷
  • 4篇朱丽影
  • 3篇王媛媛
  • 3篇于雷
  • 3篇朱丽影
  • 1篇王凯
  • 1篇朴顺梅
  • 1篇孙岩
  • 1篇王松柏

传媒

  • 3篇现代生物医学...
  • 3篇中国肝脏病杂...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乙型肝炎病毒携带孕妇母婴阻断的优化管理被引量:11
2016年
我国是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的高流行区,HBV感染的育龄期女性是HBV传播的主要传染源,其中大多数育龄期的乙肝女性为乙型肝炎病毒携带状态,因此,乙型肝炎病毒携带孕妇的HBV母婴阻断成了临床愈发关注的问题。实践中,即使HBsAg阳性的孕妇分娩的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仍有5%-10%的新生儿感染HBV,尤其母亲为HBe Ag阳性、高病毒载量者。因此,美国肝病研究学会(AASLD)、欧洲肝病学会(EASL)和英国国立优质卫生和保健研究所(NICE)指南推荐高病毒载量的孕妇在妊娠晚期口服抗病毒药物拉米夫定、替诺福韦、替比夫定进行母婴阻断,减少新生儿感染HBV的机率,但目前乙型肝炎病毒携带孕妇阻断HBV母婴传播的临床管理和预防策略尚未达成共识,尤其是母乳喂养和分娩方式等问题仍存在争议,本文谨从HBsAg筛查、垂直传播的危险因素、阻断方法、分娩方式、母乳喂养等方面进行综述,探讨如何优化管理乙型肝炎病毒携带孕妇,并对未来HBV母婴阻断的研究进行展望。
樊健于雷钟丽华卢宝玲王凯程昱朱丽影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阻断
白蛋白-胆红素评分在肝脏疾病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4
2022年
白蛋白-胆红素(ALBI)评分是依据日本肝细胞癌(HCC)患者临床生存资料建立的新型肝功能评价模型,具有良好的肝功能评估及预后预测表现。本文主要介绍ALBI评分在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慢加急性肝衰竭、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HCC和肝内胆管癌中应用现状,认为ALBI评分不仅可用于HCC,在其他肝脏疾病中与已有评价模型相比同样表现良好且具有应用优势。
宋丽朴顺梅姚红樊健程昱卢宝玲于雷
关键词:肝脏疾病预后
不同评分系统在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预后判断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7年
原发性肝癌治疗指南众多,其中巴塞罗那肝癌分期(BCLC)是国际上通常采用的肝癌治疗参考标准,然而只有B期符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的指征,限制了其临床应用。因此,近年来相继提出了评估原发性肝癌TACE治疗预后的评分系统,为原发性肝癌治疗提供重要参考。介绍了有关TACE治疗预后评分系统的应用现状,指出各评分系统的优缺点及评估效能,为肝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汪晓芳朱丽影卢宝玲钟丽华程昱樊健姚红于雷
关键词:肝肿瘤预后
HBV感染孕妇所分娩婴儿对乙肝疫苗免疫持久性观察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观察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孕妇所分娩婴儿对乙肝疫苗免疫的持久性.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6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就诊的HBV感染和未感染孕妇共90例,以其分娩的90例婴幼儿为观察对象.其中HBV感染孕妇(60例)根据其妊娠期间是否口服替诺福韦酯(tenofovir disoproxil fumarate,TDF)分为抗病毒治疗组(30例)和未抗病毒治疗组(30例),抗病毒治疗组孕妇所分娩婴幼儿30例,未抗病毒治疗组30例.未感染HBV孕妇所分娩的30例婴幼儿为健康对照组.所有婴幼儿均于0、1、6个月注射乙肝疫苗,HBsAg阳性孕妇分娩的婴幼儿在出生后12 h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epatitis B immunoglobulin,HBIG).记录3组孕妇的分娩年龄、孕周及有无相关妊娠合并症、并发症,所分娩婴幼儿的体质量及性别.观察所有婴幼儿7月龄时HBsAg及HBV DNA阳性率,进一步观察7月龄、10月龄、1周岁、1.5周岁和2周岁时HBsAb滴度及其变化趋势.结果 3组孕妇的分娩年龄、孕周,所分娩婴幼儿的体质量及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婴幼儿7月龄时HBsAg及HBV DNA阳性率均为0.00%,HBsAb滴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V感染孕妇所分娩的婴幼儿,从10月龄开始其HBsAb滴度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抗病毒治疗组和未抗病毒治疗组HBV感染孕妇所分娩婴幼儿7月龄、10月龄、1周岁、1.5周岁及2周岁时HBsAb滴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正常对照组婴幼儿相比,HBsAb下降较快.结论 HBV感染孕妇所分娩婴幼儿在完成乙肝疫苗全程计划免疫后,7月龄时HBsAb滴度较正常婴幼儿无显著差异,但7月龄后其HBsAb滴度随时间下降较快,需密切观察,以降低产后婴幼儿HBV感染风险.
范志颖朱丽影于雷钟丽华卢宝玲程昱王媛媛樊健姚红
关键词:肝炎病毒乙型母婴阻断乙肝疫苗乙型肝炎表面抗体
TPOAbIgG亚型在慢性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中的分布及其意义
2017年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正常但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阳性的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干扰素治疗前后血清中TPOAb Ig G1、Ig G2、Ig G3、Ig G4的分布及其意义。方法:收集甲状腺功能正常但TPOAb阳性的CHC患者46例,按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α-2a)联合利巴韦林(RBV)抗病毒治疗过程中甲状腺功能(包括FT3、FT4、TSH)情况分为正常组和异常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清中TPOAb Ig G各亚型的百分结合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POAb Ig G亚型的变化,进而分析该变化与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的相关性。结果:146例TPOAb阳性的CHC患者治疗过程中甲状腺功能异常者为35例,占76.09%,其中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19例,占41.30%,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3例,占6.52%,亚临床甲减12例,占26.09%,亚临床甲亢1例,占2.17%。2异常组抗病毒治疗前后TPOAb Ig G2亚型阳性率均高于正常组(P值分别为0.005和0.036),TPOAb Ig G1、Ig G3、Ig G4阳性率在正常组和异常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伴TPOAb阳性CHC患者应用干扰素治疗前检测其血清中TPOAb Ig G2亚型可预示抗病毒治疗过程中甲状腺功能异常,尤其是甲减及亚临床甲减发生的可能性,有助于指导临床监测和及时检出甲状腺功能异常。
孙岩姚红樊健程昱卢宝玲钟丽华于雷朱丽影
关键词:慢性丙型肝炎干扰素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
HBsAg阳性孕妇所分娩婴幼儿联合免疫后HBsAb应答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1年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hepatitis B virus surface antibody,HBsAb)作为可中和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的保护性抗体,在预防HBV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世界卫生组织指出HBsAb的保护力至少可持续30年,但对于母亲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epatitis B virus surface antigen,HBs Ag)阳性的高危儿童,临床观察到仍存在HBV再感染的风险。因此本文针对HBsAg阳性母亲所分娩婴幼儿在联合免疫后HBsAb的应答情况、免疫后HBV再感染情况及加强免疫的相关建议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评价及是否需要加强免疫等热点问题提供依据。
徐蕾于雷钟丽华卢宝玲程昱王媛媛樊健姚红朱丽影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免疫应答加强免疫
硒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小鼠的保护作用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通过研究硒对流感病毒悬液滴鼻处理的小鼠的体重变化、死亡率、血清硒水平和细胞因子的影响,探讨硒对感染流感病毒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将60只昆明小鼠分为5组,每组12只,分别为缺硒组(0 mg/kg)、正常给硒组(0.2 mg/kg)、补充硒组(0.3 mg/kg)、补充硒组(0.4 mg/kg)、补充硒组(0.5 mg/kg)。给5周龄的小鼠滴鼻接种50μL的A/NWS/33(H1N1)病毒悬液并观察21天,监测每组小鼠的体重变化和死亡率;并在接种病毒后的第3天、第5天,检测小鼠的血清硒、TNF-α和IFN-γ水平。结果:缺硒组小鼠的死亡率高于正常给硒组和补充硒组(P<0.05);缺硒组小鼠的血清硒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给硒组和补充硒组(P<0.05);在病毒感染第5天,缺硒组小鼠的TNF-α和IFN-γ含量低于正常给硒组和补充硒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硒可以提高机体对抗流感病毒的免疫反应。
程昱王松柏姚红樊健卢宝玲钟丽华于雷朱丽影
关键词:流感病毒TNF-ΑIFN-Γ
孕中晚期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孕妇T细胞亚群变化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孕中晚期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孕妇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9年5月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就诊的150例孕中晚期(孕周≥24周)HBV感染孕妇为研究对象,其中慢性HBV携带孕妇135例,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孕妇15例,另选取20例同期健康体检的孕中晚期孕妇为健康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所有研究对象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百分比,比较慢性HBV感染组、CHB组及健康对照组孕妇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百分比的差异。根据HBV DNA载量,将慢性HBV感染组孕妇分为中高病毒载量组(HBV DNA≥10^4 IU/ml)和低病毒载量组(HBV DNA<1.0×10^4 IU/ml),比较中高病毒载量组、低病毒载量组和健康对照组间T细胞亚群百分比的差异。根据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epatitis B virus e antigen,HBeAg)状态,将慢性HBV感染组孕妇分为HBeAg阳性组和HBeAg阴性组,比较两组间T细胞亚群百分比的差异。结果CHB组、慢性HBV感染组及健康对照组孕妇外周血CD4^+T细胞百分比[(30.4±3.9)%vs(36.5±5.1)%vs(39.5±4.2)%]、CD8^+T细胞百分比[(38.9±4.3)%vs(35.7±5.8)%vs(32.9±3.7)%]及CD4^+/CD8^+比值(0.7±0.1 vs 1.0±0.2 vs 1.2±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4.579、5.115、14.029,P均<0.05),CD3^+T细胞百分比[(70.8±6.0)%vs(73.3±6.0)%vs(72.5±6.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178,P=0.310)。与健康对照组相比,CHB组及慢性HBV感染组CD4^+T细胞百分比及CD4^+/CD8^+比值显著降低,CD8^+T细胞百分比显著升高(P均<0.05)。与慢性HBV感染组相比,CHB组CD4^+T细胞百分比及CD4^+/CD8^+比值显著降低,CD8^+T细胞百分比显著升高(P均<0.05)。中高病毒载量组、低病毒载量组和健康对照组孕妇CD4^+T细胞百分比[(35.3±4.9)%vs(38.2±4.9)%vs(39.5±4.2)%]、CD8^+T细胞百分比[(36.3±5.9)%vs(34.5±5.3)%vs(32.9±3.7)%]及CD4^+/CD8^+比值(0.9±0.2 vs 1.1±0.2 vs 1.2±0.1)差异有统计学�
尼晓鹤朱丽影于雷钟丽华卢宝玲程昱王媛媛樊健姚红
关键词:孕妇T细胞亚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