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阳
- 作品数:5 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江门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门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乌司他丁联合血必净注射剂治疗脓毒血症合并毛细血管渗漏的疗效观察被引量:7
- 2020年
-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联合血必净注射剂治疗脓毒血症合并毛细血管渗漏(CLS)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52例脓毒血症合并CLS患者,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将接受美罗培南治疗的26例患者纳入对照组,接受美罗培南、乌司他丁及血必净注射剂治疗的26例患者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实验室指标[白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白细胞计数(WBC)]、重症监护室(ICU)住院时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及死亡率等。结果:观察组治疗后IL-6(65.39±10.52)mg/mL、PCT(1.40±0.28)μg/L、WBC(8.74±1.16)×109/L,低于对照组,ICU住院时间(10.37±2.94)天,短于对照组,MODS发生率(7.69%)、死亡率(7.69%)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血必净注射剂联合治疗脓毒血症合并CLS有利于抑制机体炎症反应,保护脏器功能,降低MODS发生率,加快患者病情恢复,减少病死率,可为脓毒血症合并CLS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
- 王芳李德维杨阳范元
- 关键词:脓毒血症毛细血管渗漏乌司他丁炎症因子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早期应用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对比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早期应用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临床确诊为ACS的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10 mg组和40 mg组,每晚服药1次,观察4周、12周后的血脂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随访3个月内的不良反应及心脏事件的发生率。结果①两组服药后4周、12周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hsCRp水平40 mng组比10 mg组降低更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ACS早期应用40 mg阿托伐他汀能够更有效地降低TC和LDL-C水平,降低炎症因子,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 郑琼张道进杨阳何北海
- 关键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阿托伐他汀强化降脂安全性
- 益肺宣降汤加减联合喘可治穴位注射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探讨益肺宣降汤加减联合喘可治穴位注射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江门市第二人民医院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96例,依据抽签法分组,各48例。对照组仅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于此基础上联合益肺宣降汤加减+喘可治穴位注射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对比两组入院时、治疗4周后肺功能各指标[呼气峰流量(PEF)、第1秒呼气量(FEV_1)、FEV_1/用力肺活量(FVC)]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后随访2个月比较两组入院时、治疗后2个月生活质量评分(SF-36)。结果:入院时两组PEF、FEV_1、FEV_1/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PEF、FEV_1、FEV_1/FVC均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两组SF-36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个月两组SF-36评分均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0%(6/48),与对照组的8.34%(4/48)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予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益肺宣降汤加减联合喘可治穴位注射治疗可明显改善肺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 杨阳
-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喘可治穴位注射肺功能
- 柴陷丹参汤辅治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 2018年
- 目的:观察柴陷丹参汤辅治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9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加用柴陷丹参汤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中医证候疗效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TC、TG、LDL-C及hs-CRP水平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柴陷丹参汤辅治不稳定心绞痛疗效较好。
- 杨阳刘燕欢
- 关键词:心绞痛对照治疗观察
- 补肺涤痰汤+参芪十一味颗粒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肾两虚)随机平行对照研究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观察补肺涤痰汤+参芪十一味颗粒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肾两虚)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18例门诊按就诊顺序号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9例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1吸/次,2次/d,治疗后漱口。治疗组59例补肺涤痰汤(地龙20g,莱菔子30g,云茯苓、地黄熟各15g,地黄生、沙参生、杏仁、桃仁、白术炒、苏子、枇杷叶炙、甘草炙各10g),水煎300mL,1剂/d,早晚温服;参芪十一味颗粒,2g/次,2次/d,口服;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3个月为1疗程。观测临床表现、第1s用力呼吸容积(FEV1)、FEV1/用力肺活量(FVC)、健康调查简表(SF-36)、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3个月),判定疗效。[结果]FEV_1,FEV_1/FVC,SF-36两组均有改善(P<0.01),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11.86%与对照组15.25%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补肺涤痰汤+参芪十一味颗粒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肾两虚),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 杨阳
- 关键词:肺肾两虚参芪十一味颗粒沙美特罗替卡松随机平行对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