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血管
  • 2篇脑出血
  • 2篇脑血
  • 2篇脑血管
  • 2篇急性
  • 2篇出血
  • 1篇蛋白
  • 1篇蛋白原
  • 1篇血管病
  • 1篇血管疾病
  • 1篇血压
  • 1篇血肿
  • 1篇血肿扩大
  • 1篇炎症
  • 1篇预后
  • 1篇预后评价
  • 1篇早期血肿扩大
  • 1篇致残
  • 1篇致残率
  • 1篇致死

机构

  • 5篇安徽省铜陵市...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5篇方明
  • 2篇刘国和
  • 2篇金贤宏
  • 1篇曹昌权
  • 1篇周先岭
  • 1篇孙冰莲
  • 1篇刘维洲
  • 1篇刘维州
  • 1篇张子军

传媒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蚌埠医学院学...
  • 1篇海南医学
  • 1篇九江医学
  • 1篇卒中与神经疾...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2
  • 2篇2005
  • 1篇200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分析
2005年
目的:探讨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依据CT片,确定血肿中心的颅表定位,选择适宜长度的穿刺针(针钻一体化),以电钻将穿刺针送入血肿中心,抽吸血肿,利用针形血肿粉碎器冲刷粉碎血肿,再以尿激酶等液化引流血肿。结果:治愈23例,好转9例,病死6例。结论: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确切,操作简捷,创伤小。
金贤宏方明刘国和孙冰莲张子军
关键词:脑出血高血压微创手术
国产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分析(附38例报告)
2002年
目的:观察国产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副作用及不同治疗时间窗的疗效。方法:对3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国产降纤酶药首剂2U后1U隔日1次,共用5U,静脉点滴,并与采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复方丹参静脉点滴7~14d30例对照。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发病24h内用药组疗效显著高于24h后用药组,实验室检查治疗组纤维蛋白酶原(Fg)明显降低(P<0.05)。结论:国产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且无严重不良反应,能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宜早期用药。
刘国和方明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降纤酶纤维蛋白原副作用治疗时间窗
自发性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2年
脑出血(intracerebralhemorrhage,ICH)是全球范围内脑血管疾病中致残率、致死率最高的疾病,而在脑卒中的入院患者中,脑出血占10%~30%,3个月内的病死率为20%~30%,且有早期神经功能不稳定和恶化的倾向及风险。传统观点认为,ICH是一短暂、迅速、单向的过程,最多不超过1h,即可依靠机体自身防御机制使出血终止。
曹昌权方明刘维州
关键词:自发性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脑血管疾病防御机制致残率致死率
急性脑血管病后继发癫痫临床分析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ACVD)后癫痫发作的临床特点及发生机制。方法对827例ACVD患者中继发性癫痫42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ACVD后癫痫的发生率为5.1%,癫痫的发生与病灶所在的部位有相关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癫痫发生率与脑出血和脑梗塞后癫痫发生率有差异。结论ACVD是造成中老年人继发性癫痫的常见原因之一,病灶位于皮层区易发生,应引起重视。
金贤宏方明
关键词:急性脑血管病癫痫
脑梗死后肺部感染全身免疫炎症指数和外周血NLR与RDW及PLR水平及其预后评价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分析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和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水平与脑梗死后肺部感染的关系,并评估四者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6月-2023年8月安徽省铜陵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脑梗死后肺部感染患者设为研究组,选取医院同期收治的80例脑梗死患者设为对照组,根据3个月后患者Rankin修订量表评分将研究组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比较各组SII、NLR、RDW、PLR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分析脑梗死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评估SII、NLR、RDW、PLR对脑梗死后肺部感染的诊断价值及对脑梗死后肺部感染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研究组SII、NLR、RDW、PLR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年龄、侵入性操作、吞咽功能障碍、NIHSS评分、SII、NLR、RDW、PLR是影响脑梗死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SII、NLR、RDW、PLR以及四者联合诊断脑梗死后肺部感染的AUC分别为0.839、0.853、0.839、0.876和0.975;预后不良组SII、NLR、RDW、PLR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SII、NLR、RDW、PLR以及四者联合预测脑梗死后肺部感染患者预后的AUC分别为0.702、0.687、0.681、0.678和0.792。结论脑梗死后肺部感染患者SII、NLR、RDW、PLR水平上升,并可影响患者预后,临床需将年龄大、有侵入性操作、吞咽功能障碍以及高NIHSS评分的患者列为重点关注对象。
周先岭江伟张季方明刘维洲
关键词:红细胞分布宽度肺部感染预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