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桦
- 作品数:6 被引量:17H指数:2
- 供职机构:梅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梅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学龄期儿童近视状况调查及健康行为的危险因素被引量:5
- 2021年
- 目的探讨学龄期儿童近视状况及健康行为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梅州市随机抽取的学龄期儿童200例,所有儿童均于梅州市人民医院行眼科检查,并采用自制问卷调查表就患儿及其家长展开调查,记录儿童眼睛近视发生率,并对影响眼睛近视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本次共有200名学龄期儿童参与检验,患有近视眼30例(15.0%),且平均每天看电子产品时间、走路看手机、父母近视眼、有无经常用眼疲劳、有无做延保健操习惯等均属于影响学龄期儿童近视眼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长时间看电子产品、父母近视、用眼疲劳、缺乏做眼保健操习惯、走路看手机、近距离看书等均是导致儿童眼睛近视的高危因素,对此父母及老师均需对引起儿童眼睛近视的因素高度重视,并纠正儿童不良用眼习惯,指导并监督其养成每天做眼保健操习惯,提高儿童视力保护意识。
- 黄国强邓晓张桦方伟达
- 关键词:学龄期儿童近视
- 分析综合疗法治疗弱视患儿的疗效及相关因素的影响
- 2013年
- 目的探讨弱视患儿综合疗法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58例弱视患儿的临床资料,均予以矫正、弱视以及精细目力训练、遮盖疗法等综合治疗,将治疗有效的患儿作为观察组,无效患儿归为对照组,统计两组疗效。结果 158例患儿平均治疗时间为(1.48±0.43)年,有效119例,总有效率为75.3%;治疗时年龄大、家庭学校管理差、斜视性弱视、患儿治疗依从性低、弱视程度重等因素影响临床疗效,与性别构成、单或者双眼不存在相关性。结论及早发现,坚持合理、细致化的综合治疗,是弱视患儿的治疗关键,弱视患儿的治疗效果与多种因素关系密切。
- 张桦
- 关键词:综合疗法弱视影响因素
- 综合治疗应用在小儿弱视治疗中的价值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对小儿弱视以综合方法展开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分89例弱视患儿为两组,59例以综合方法展开治疗为综合组,30例以常规方法展开治疗为一般组,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对照。结果:综合组实现了94.92%的治疗总有效率,相较于一般组的73.33%显著较高,且综合组2至4岁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显著比其他两个年龄段高,P<0.05。结论:对于弱视患儿的治疗,综合治疗效果优越,且患儿年纪越小,治疗效果越好。
- 张桦
- 关键词:小儿弱视
- 改良羟基磷灰石义眼台眶内植入术的临床分析
- 2002年
- 目的 观察改良式羟基磷灰石义眼台(HA)眶内植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眶内植入改良HA义眼22例,其中有自体巩膜包裹HA义眼台16例,无巩膜包裹带线义眼台6例,随诊(3个月~3年)。结果 本级共计22例,20例Ⅰ期愈合,2例前部球结膜和筋膜局部愈合不良,其中1例单纯修复愈合,另1例经特殊治疗自行愈合。结论 改良式HA眼眶植入方法简单安全效果良好。
- 宋卫平丘亮辉谢依明赖江峰侯奋英刘元荣张桦
- 关键词:羟基磷灰石义眼座改良术式巩膜
- 青少年近视的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探究被引量:8
- 2018年
- 目的:对青少年近视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总结其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梅州市人民医院眼科收治的青少年患者370例,依据有无近视分为两组,185例存在近视为观察组,185例无近视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单亲和(或)双亲近视率、不良环境率、不良习惯率、营养不良率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少年近视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单亲和(或)双亲近视、不良环境、不良习惯、营养不良等,临床上应该从多个方面入手进行预防干预,以使近视减少。
- 张桦罗丽丹丘亮辉
- 关键词:青少年近视影响因素预防措施
- 新镜配戴不适与旧镜参数的关系分析被引量:2
- 2018年
- 随着生活中出现的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手机、电脑都成为人们生活工作的必需品,如果长时间的接触电子产品会导致人的眼睛不适甚至近视,为了能够看清楚事物以便更好的学习和工作,需要配戴近视眼镜,而近视时间长的人需要定时更换眼镜,如旧眼镜有磨损或者度数增长不适合配戴,如果继续配戴容易增加度数的增长,需要更换配戴新眼镜,已达到看清楚事物的效果,但是可能会出现新镜配戴不适的情况。本文主要研究对新镜配戴不适的多种原因,简要分析了新、旧眼镜的各项差异情况,包括镜眼距和瞳距、度数和前倾角等,讨论旧镜参数对新镜磨损舒适性的影响,通过跟踪调查并进行了分析,找到避免此类情况的方法。
- 张桦罗丽丹丘亮辉邓晓宋卫平
- 关键词:验光配镜屈光不正舒适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