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妍

作品数:13 被引量:14H指数:3
供职机构:安徽邮电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3篇高职
  • 2篇大学生
  • 2篇英语
  • 2篇舆情
  • 2篇网络舆情
  • 2篇教育
  • 2篇高校网
  • 2篇高校网络
  • 2篇高校网络舆情
  • 2篇高校
  • 1篇大学生思政
  • 1篇大学生思政教...
  • 1篇新媒体
  • 1篇新媒体时代
  • 1篇心理
  • 1篇心理健康
  • 1篇心理健康教育
  • 1篇心理健康教育...
  • 1篇心理健康课
  • 1篇学生思政教育

机构

  • 7篇安徽邮电职业...
  • 2篇合肥工业大学

作者

  • 7篇吴妍
  • 2篇余本功
  • 1篇姜杰
  • 1篇孙健

传媒

  • 2篇北京印刷学院...
  • 2篇山东农业工程...
  • 1篇山海经(故事...
  • 1篇合肥师范学院...
  • 1篇学园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3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浅谈如何上好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口语课
2013年
英语口语作为对外交流最重要的方式以及最基本的教学手段,是高职高专英语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对要求具有“一专多能”的高职院校学生来说,如何提高口语表达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但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学生口语水平较差、学习积极性不高,本文就如何上好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口语课,提高学生口语应用能力进行了初步探讨。
吴妍
关键词:英语口语学习语言环境灵活教学
有效应对优化校园网络舆情
2019年
当前,新媒体技术突飞猛进,高校突发事件一旦聚焦公众视野,很容易演变成网络舆情危机。如何有效防范网络舆情危机发生,建立健全预警机制、优化应对机制至关重要。本文从引导学生合理上网入手,继而提出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的构建原则和内容。同时,探讨构建高校网络舆情萌芽期、成熟期、衰退期三种不同应对机制。高校网络舆情的内容和负面影响高校网络舆情的内容高校网络舆情分为校园内部舆论和校园外部舆论。内部舆论指和学生生活密切关联的问题或校园突发事件。
孙健吴妍
关键词:校园网络舆情网络舆情危机高校网络舆情
心理健康课对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研究被引量:4
2021年
在求学、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不容忽视。向安徽邮电职业技术学院2019级的300名学生发放了“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调查问卷”,发现当前大学生不良心理品质主要体现在认知、情绪、意志力、学习和性格品质五方面。同时,又向300名2018级修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学生发放了“关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影响”的问卷,发现通过两学期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课与实践课的学习,对培养他们的积极心理品质,特别是认知、人际和情感方面有所帮助。但课程仍存在不足之处,需要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多方面予以改进。
姜杰吴妍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课
校企合作模式下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研究被引量:4
2021年
安徽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在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上走在了前列,入围了安徽省“首批校企合作示范典型学校”。十年的校企合作、共商共建,学院有针对性地调整教育教学模式,使学生有机会深入接触企业、了解需求,就业能力和就业机会显著提升。然而还存在学生自身创新创业能力有所欠缺等问题,影响了创新型国家建设、企业可持续发展、学校品牌的树立和个人的长期发展。本文以学院电信服务与管理专业为例,探讨如何在校企合作模式下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吴妍
关键词:校企合作高职学生创新创业
通信类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英语课程教法探析
2016年
营销英语是通信类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的重点课程之一。文章从营销专业学生的特点、课程的特点,特别是教材的选用和教学目标等几方面着手,提出了教学过程中现存的问题,并结合实践,从理论联系实际、提升学生自信心、加强听说训练、了解历史文化背景几方面来探讨如何更好完成课程教学。
吴妍
关键词:营销英语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应对策略被引量:3
2017年
新媒体时代,通过有代表性的网络和手机,我们获得资讯的途径更加便捷、高效。然而和新媒体一同出现的新的潮流和观念给大学生原本所持有的相对较稳定的价值体系带来了重大的冲击,同时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及挑战。如何用新媒体技术优化和改进高校思政教育,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引领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和信念,对高校思政工作者和大学生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吴妍余本功
关键词: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
新形势下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与应对策略被引量:1
2018年
高校网络舆情具有复杂与虚拟性、传播速度的迅捷性、传播主体的特殊性、应对的不理智性等特点。当前高校应对网络舆情普遍存在平台建设滞后、各部门协同性不够、危机管控薄弱等问题。对此,高校必须通过建设全方位的校园网络平台,各部门协同构建舆情应对体系、用专业的力量管控舆情、加强教育引导舆情走向。
吴妍余本功
关键词:网络舆情高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