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静

作品数:11 被引量:51H指数:4
供职机构:台州市立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慢性
  • 4篇阻塞性
  • 4篇慢性阻塞性
  • 4篇肺疾病
  • 3篇阻塞性肺疾病
  • 3篇疗效
  • 3篇慢性阻塞性肺...
  • 2篇通气
  • 2篇疗效观察
  • 2篇疾病
  • 2篇白细胞介素
  • 1篇代谢
  • 1篇代谢综合
  • 1篇代谢综合征
  • 1篇代谢综合征患...
  • 1篇代谢综合征诊...
  • 1篇动物
  • 1篇动物实验
  • 1篇信号
  • 1篇信号通路

机构

  • 11篇台州市立医院

作者

  • 11篇郑静
  • 5篇陈锋
  • 4篇王晨
  • 3篇张茵
  • 3篇徐婷婷
  • 3篇李俏俏
  • 2篇罗建华
  • 1篇何宗广
  • 1篇蔡仙丽
  • 1篇叶舒婷
  • 1篇王万勇
  • 1篇孔林

传媒

  • 2篇新中医
  • 2篇健康研究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浙江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临床医学
  • 1篇现代实用医学
  • 1篇临床肺科杂志
  • 1篇国际呼吸杂志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6
  • 2篇2013
  • 1篇2010
  • 1篇2008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体位保护性通气模式对误吸性急性肺损伤的影响及机制研究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研究采用俯卧位和仰卧位保护性通气模式对误吸性急性肺损伤患者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的误吸性急性肺损伤患者6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30例。两组均采用急诊经纤维支气管镜治疗和保护性通气模式(小潮气量+呼气末正压通气)辅助通气。A组采取俯卧位,B组仰卧位。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24h的呼吸功能、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血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并随访4周时两组的临床预后。结果A组患者治疗后24h时的动脉血氧分压、氧合指数、脉搏血氧饱和度和心率改善优于B组(P〈O.01),A组患者血清IL-6和TNF-α“的水平显著低于B组(P〈O.01)。治疗后4周A组的病死率(3.33%)低于B组(20.00%)(P〈O.05)。结论俯卧位保护性通气可改善误吸性急性肺损伤患者的临床预后,其机制可能与改善患者呼吸功能和抑制炎症介质有关。
陈锋王晨祝旭清何宗广郑静张茵
关键词:误吸急性肺损伤俯卧位通气
白细胞介素-6受体及其基因突变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被定义为可预防和治疗的疾病,伴有严重的肺外作用,增加患者的严重程度风险[1-2]。白细胞介素-6受体(interleukin-6 receptor,IL-6R)是一种模式识别受体,可与微生物表面的抗原特异性结合,从而激活补体系统。IL-6R与COPD急性加重相关。研究表明,IL-6R基因编码和启动子区域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对血清IL-6R水平有功能影响,IL-6R基因突变型AA与儿童呼吸道感染频率、早期感染发作及成人系统性红斑狼疮、高侵袭性肺炎球菌感染密切相关[3-4],而携带IL-6R变异等位基因型GG的儿童在化疗期间出现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5]。
李俏俏郑静徐婷婷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6受体基因突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三子止咳胶囊联合西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效果观察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观察三子止咳胶囊联合常规西医疗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6例痰湿阻肺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服用盐酸氨溴索片、阿莫西林胶囊、氨茶碱缓释片,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三子止咳胶囊,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症状体征缓解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7.67%,对照组为81.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咯痰、咳嗽、喘息及肺部啰音的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1.63%、9.3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未出现严重反应。结论:采用三子止咳胶囊联合常规西医疗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可有效提高疗效,促进症状改善,且安全性高。
陈锋郑静王晨罗建华李俏俏
关键词: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凝血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0
2008年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凝血功能的变化。方法对78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55例COPD稳定期患者和20例健康体检者检测4项凝血(PT、APTT、TT、Fbg)和D-二聚体,用SPSS14.0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急性加重期患者Fbg和D-二聚体含量显著高于稳定期患者和正常对照组,稳定期含量也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T、APTT、TT含量在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COPD患者进行监测Fbg和D-二聚体水平,有助于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可控制病情的发展,改善疾病的预后。
潘君素张茵郑静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凝血D-二聚体
COPD患者外周血中IL-8及IL-6水平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IL)-8和IL-6水平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COPD稳定期患者30例(COPD稳定期组)和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25例(COPD急性加重期组),同期筛选在本院体格检查健康的50例志愿者为对照组.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和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评价三组认知功能.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IL-8和IL-6水平.Spearman相关性分析COPD患者外周血IL-8和IL-6水平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COPD稳定期组和急性加重期组患者的MoCA、MMSE评分显著降低(P<0.01);与COPD稳定期组比较,COPD急性加重期组患者MoCA、MMSE评分降低更明显(P<0.01).与对照组比较,COPD稳定期组和急性加重期组患者外周血IL-8和IL-6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COPD稳定期组比较,COPD急性加重期组患者外周血IL-8和IL-6水平升高更显著(P<0.01).25例急性加重期经治疗后外周血IL-8和IL-6水平均明显下降,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COPD稳定期、急性加重期和急性缓解期患者外周血IL-8和IL-6水平与认知功能指标MoCA、MMSE评分均呈负相关性(P<0.01).结论 COPD患者外周血IL-8和IL-6水平与COPD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程度密切相关,为临床治疗提供新靶点.
徐婷婷郑静王晨李隆祥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白细胞介素-8
基于NRG/ErbB信号通路探讨紫草素对哮喘模型大鼠的影响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基于神经调节蛋白/表皮生长因子受体(NRG/ErbB)信号通路探讨紫草素对哮喘模型大鼠的影响。方法:将100只SPF级Wistar大鼠根据体质量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紫草素低、高剂量组5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紫草素低、高剂量组大鼠构建哮喘模型,模型制备成功后,地塞米松组、紫草素低、高剂量组给予相应药物灌胃;对照组及模型组给予相应体积的生理盐水。测定湿肺/体质量、血氧分压(PaO2),并对肺组织进行常规染色切片,行肺损伤评分,RT-PCR与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测定肺组织中NRG、ErbB mRNA和蛋白水平,ELISA法测定肺组织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湿肺/体质量比值、肺损伤评分、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水平、肺NRG、ErbB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IL-2、IL-6、TNF-α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PaO2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地塞米松组、紫草素低、高剂量组湿肺/体质量比值、肺损伤评分、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水平、肺NRG、ErbB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IL-2、IL-6、TNF-α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PaO2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紫草素高剂量组湿肺/体质量、肺损伤评分、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水平、肺NRG、ErbB 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IL-2、IL-6、TNF-α蛋白表达水平较低剂量组低(P<0.05),PaO2水平较低剂量组高(P<0.05)。与地塞米松组比较,紫草素低剂量组湿肺/体质量比值、肺损伤评分、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水平、肺NRG、ErbB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IL-2、IL-6、TNF-α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PaO2水平明显降低(P<0.05),而紫草素高剂量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紫草素能明显降低哮喘模型大鼠肺
郑静陈锋徐婷婷王万勇
关键词:哮喘紫草素动物实验
乙酰半胱氨酸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免疫功能及血清IL-8、IL-10水平的影响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乙酰半胱氨酸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免疫功能及血清IL-8、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 64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乙酰半胱氨酸,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IL-8、IL-10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L-8水平降低、IL-10升高,且观察组IL-8低于对照组,IL-10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CD3+、CD4+及CD4+/CD8+比值较治疗前升高,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FEV1/FVC、FEV1/预计值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高于对照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酰半胱氨酸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可有效抑制炎症反应,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及肺功能。
陈锋郑静王晨罗建华李俏俏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乙酰半胱氨酸炎症反应免疫
肺功能监测对女性更年期代谢综合征患者的临床价值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 分析女性更年期代谢综合征患者肺功能检测结果,为女性更年期代谢综合征患者肺相关疾病的筛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9年1月台州市立医院收治的女性更年期代谢综合征(MS)患者80例按照代谢综合征诊断类型分为1、2、3、4组分各20例设为观察组,按照数量1∶1选择年龄、停经时间匹配的80例行健康体检的健康更年期女性受试者设为对照组。对两组受试者进行肺功能指标检测,包括肺通气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最大通气量(MVV)、1 s用力呼气容积(FEV_(1))及1 s率(FEV_(1)/FVC);换气功能指标:肺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一氧化碳转送系数(KCO)。分别统计并行组间比较,分析女性更年期MS患者肺功能状况。结果 观察组分患者FVC、FEV_(1)、MVV、FEV_(1)/FVC、DLco及KCO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同MS诊断组患者的FVC、FEV_(1)、MVV、FEV_(1)/FVC、DLCO及KCO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MS组分的增加FVC、FEV_(1)、MVV、FEV_(1)/FVC、DLCO、KCO值越低。结论 女性更年期MS患者的肺功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受损,且MS病情越复杂肺功能受损越严重,临床应重视对女性更年期MS患者的肺功能筛查,利于及早发现非相关疾病,及早开展治疗,避免其肺功能进一步发展。
孔林柴芝红郑静蔡仙丽施锦梅
关键词:肺通气功能肺弥散功能
垂体后叶素联合普鲁卡因治疗大咯血疗效观察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比较垂体后叶素联合普鲁卡因治疗大咯血和单用垂体后叶素治疗大咯血的效果。方法垂体后叶素联合普鲁卡因治疗组40例,单用垂体后叶素治疗组各36例,观察两组治疗后止血的有效率。结果两组止血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联合治疗咯血组治疗咯血有效率优于垂体后叶素组。
郑静
关键词:垂体后叶素普鲁卡因咯血
溶栓联合抗凝治疗次大面积肺栓塞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研究次大面积肺栓塞患者治疗中采用溶栓联合抗凝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67例急性次大面积肺栓塞患者按照所行的治疗方法分为溶栓抗凝联合治疗组(n=35)和单纯抗凝治疗组(n=32),分别采用阿替普酶溶栓治疗联合低分子肝素及华法林抗凝治疗、低分子肝素及华法林治疗;均治疗2周,并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比较两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右心功能指标、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的心率、呼吸频率、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指标均改善且溶栓抗凝联合治疗组患者的各指标均优于单纯抗凝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右心室内径、肺动脉压、三尖瓣反流压差指标均改善,且溶栓抗凝联合治疗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均优于单纯抗凝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结束,溶栓抗凝联合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4.29%)高于单纯抗凝治疗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965,P=0.0269);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溶栓联合抗凝治疗能降低次大面积肺栓塞患者右心负荷、提高治疗有效率,效果优于单纯抗凝治疗,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郑静
关键词:溶栓抗凝疗效安全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