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与贸易开放——基于倍差法的实证研究被引量:9
- 2017年
- 设立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作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核心举措,不仅是新一轮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设基础,也是推动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笔者基于1986—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利用倍差法实证检验了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的贸易开放效应,实证结果发现:设立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促进了地区对外贸易的发展;保税区对出口和进口贸易的促进作用明显,而出口加工区促进了出口贸易的发展;沿海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明显促进了地区对外贸易的发展,其中保税区主要促进了进口贸易的发展,出口加工区推动了出口贸易的发展;受制于区位劣势和产业发展水平偏低,内陆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对贸易的促进作用不显著。进一步分析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对贸易发展作用的交互效应,分析发现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对贸易开放的促进作用互补效应明显,这一点在出口和进口上均有体现,其中,互补效应主要体现在对沿海地区出口贸易和内陆地区进口贸易上。
- 叶修群
- 关键词:保税区出口加工区贸易开放度倍差法
- “一带一路”战略下我国自由贸易园区的贸易效应研究被引量:18
- 2016年
- 通过构建理论模型阐释自由贸易园区对对外贸易的影响,进而利用1993年-2013年28省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我国自由贸易园区的贸易效应。结果表明:我国自由贸易园区的贸易效应显著,且呈明显的强化趋势;东部自由贸易园区的贸易效应总体呈强化趋势,但其进口贸易效应则明显弱化;中部自由贸易园区的贸易效应总体呈强化趋势,但进口贸易效应明显弱化;西部自由贸易园区的贸易效应显著,但总体呈明显弱化趋势。因而东中西部自由贸易园区的建设和发展应因地制宜,在"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中发挥出各自的特色和优势。
- 叶修群
- 关键词:对外贸易贸易自由化贸易效应一带一路进出口贸易
- 我国自由贸易园区(FTZ)的FDI引致效应实证研究被引量:15
- 2016年
- 采用1993-2013年28省市面板数据,利用投资引力模型分析我国自由贸易园区的FDI引致效应。研究表明:我国自由贸易园区的FDI引致效应明显,但总体呈弱化趋势;自由贸易园区的FDI引致效应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差异,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自由贸易园区的FDI引致效应显著为正,中部地区自由贸易园区的FDI引致效应为负;各区域自由贸易园区的FDI引致效应的变化趋势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差异,东部地区自由贸易园区的FDI引致效应弱化、中部地区为强化、西部地区则是先强化后弱化。
- 叶修群
- 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引致效应引力模型
- 自由贸易园区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被引量:9
- 2017年
- 作为改革开放战略中的一项重要举措,自由贸易园区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文章基于1990—2014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利用个体时间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自由贸易园区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研究发现:自由贸易园区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的促进作用显著;自由贸易园区与贸易开放的互补效应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这一特点主要体现在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自由贸易园区对劳动生产率的提升作用并不显著,自由贸易园区与贸易开放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具有明显的替代效应。进一步分析发现,自由贸易园区分布的地区间差异明显减小,设立自由贸易园区加快了东部地区经济收敛速度,且自由贸易园区与贸易开放对经济收敛速度的正向作用存在互补效应。
- 叶修群
- 关键词:劳动生产率区域经济经济增长经济收敛贸易开放
- 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的离在岸联动性实证研究被引量:4
- 2015年
- 本文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和向量自回归模型来考察SHIBOR和CNH-HIBOR的联动性。研究表明:两者短期期限品种的联动性较弱,中长期期限品种以SHIBOR对CNH-HIBOR的影响为主,但离岸市场已开始对在岸市场产生影响;短期期限品种对冲击的响应较为迅速,而长期期限品种对冲击的响应需要长时间消化。结果表明我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离在岸市场的联动性正逐步增强,需要进一步强化SHIBOR的基础地位,并不断完善报价机制和放松离岸市场限制。
- 陈雯诗叶修群
- 关键词:SHIBOR联动性VAR模型
- 我国沿海自由贸易园区的贸易效应——基于面板数据的引力模型分析被引量:7
- 2016年
- 笔者利用2000年~2012年上海、天津、福建和广东4省市分国别对外贸易面板数据,基于引力模型,采用系统GMM方法对我国沿海自由贸易园区的贸易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我国沿海自由贸易园区的贸易效应显著,其中,出口贸易效应呈强化趋势,而进口贸易效应变化不明显;自由贸易园区促进了南-南贸易和南-北贸易,但对向发展中国家出口的促进并不显著。
- 叶修群郭晓合
- 关键词:引力模型贸易效应
- 互补或替代:保税区与出口加工区的贸易效应被引量:4
- 2017年
- 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作为实施改革开放战略的核心环节,对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文章利用2000~2013年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了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的贸易效应及其相互作用,研究发现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的贸易效应体现在出口上,且两者存在明显的替代;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促进了中西部出口贸易发展,且两者呈替代关系。进一步分析发现出口加工区的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效应显著为正,且与保税区呈替代关系;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的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效应在中西部均显著为正,且相互替代;出口加工区促进了东部加工贸易出口的发展,并与保税区存在互补作用。
- 叶修群
- 关键词:保税区出口加工区贸易效应加工贸易一般贸易
-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阶段性差异实证研究——基于省际面板数据被引量:3
- 2015年
- 采用资本、劳动、能源三要素生产函数,利用1995—2012年30个省的面板数据,验证了科教、对外开放、政府干预和产业升级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作用的阶段性差异。研究表明:技术创新和高等教育水平的提升对各阶段各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正向促进效应,阶段性差异显著。对外开放、政府干预、产业升级对各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强度和方向具有明显阶段性差异。因此,要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必须实施差异化区域经济改革战略。
- 叶修群陈雯诗
- 关键词:经济增长区域经济
- 经济改革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作用实证研究
- 2015年
- 在30省市区1995—2012年面板数据的基础上,采用引入能源因素优化的C—D生产函数探讨了多项经济改革措施对区域经济增长作用的差异。研究表明:技术水平的提升对中西部经济促进作用高于东部:外贸开放对东部和西部经济具有正向促进效应,外资开放对中部经济的正向溢出效应显著,对东部和西部存在挤出效应;财政干预对各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正效应,私有化改革能够有效推动东部和中部经济增长;产业合理化对各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显著,产业高级化的经济效应与产业发展水平正向相关。
- 陈雯诗叶修群
- 关键词:经济增长
- 自由贸易园区(FTZ)的区位选择——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被引量:23
- 2016年
- 我国自由贸易园区(FTZ)的区位选择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本文以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为研究样本,利用1999-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面板Tobit模型对其进行检验,研究发现: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的区位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具有明显的差异;完善的基础设施对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的设立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保税区的区位选择倾向于经济成熟的发达地区,而出口加工区更倾向于经济欠发达的新兴地区;市场规模、市场开放以及工业化对出口加工区的区位选择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政府对设立出口加工区具有显著的引领作用。
- 叶修群
- 关键词: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区位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