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艳艳
- 作品数:30 被引量:268H指数:7
- 供职机构: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19例首诊糖尿病PCI术后病人个性化延续护理效果观察
- 2017年
- [目的]观察对19例首诊糖尿病PCI术后病人采取个体化延续护理措施的效果。[方法]分析病人存在的护理问题并提出个性化的延续护理措施,如多学科合作进行个体化的健康教育、制定个体化的运动方案和饮食干预措施减轻体重并给予病人心理支持,比较干预前后护理效果。[结果]个性化延续护理前后病人的糖化血红蛋白(Hb1Ac)和空腹血糖(FP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病人糖尿病知识掌握情况优于干预前(P<0.01)。[结论]个体化的延续护理干预可提高首诊糖尿病PCI术后病人血糖控制达标率、饮食合格率,促进病人参加体育锻炼,从而改善预后。
- 刘慧于艳艳刘亚平
-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体重指数
- 《血管活性药物静脉输注护理》团体标准解读
- 2024年
- 2021年12月31日中华护理学会发布了《血管活性药物静脉输注护理》团体标准(T/CNAS 22-2021),对血管活性药物静脉输注的基本要求、评估、操作要点和监测进行了规范。现针对该标准中的重要内容进行解读,旨在保证血管活性药物静脉输注护理过程中的安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也为规范护士用药提供指导。
- 于艳艳李庆印高学琴康晓凤钟竹青张洪君张海燕丁四清庄淑梅赵振娟刘亚平
- 关键词:心血管药物血管通路护理标准
- 肥胖糖尿病患者实时动态血糖监测探头开启时间的探讨
- 2015年
- 我科对行“3C”[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和Carelink]治疗的肥胖糖尿病患者在泵设置中采用两种不同的探头启动时间,给予规范化护理,观察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3月至2014年6月在我科行3C治疗的患者60例.其中男24例,女36例,年龄31~69(58±4)岁.糖尿病病程0.1~22.0(6.0±3.4年).入院时糖化血红蛋白:6.9%~ 10.5%,平均糖化血红蛋白(8.7±0.9)%.纳入标准:(1)符合WHO1999年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2)腹围:男性>85 cm,女性>80 cm;(3)BMI>24 kg/m2;(4)愿意参加本研究.
- 易爱林于艳艳李雪粉王久峰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期某心血管病医院护士焦虑和抑郁的调查研究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期某心血管病医院全体护士焦虑和抑郁状况。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某心血管病医院301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有66名(21.9%)护士存在焦虑症状,有73名(24.3%)护士存在抑郁症状,且不同科室、怀孕情况、接受过疫情知识培训护士的焦虑和抑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血管病专科医院有部分护士出现焦虑和抑郁,医院管理人员应积极干预。
- 穆亚薇段艳贤刘丹丹李玥莹于艳艳
- 关键词:护士问卷调查焦虑抑郁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电话随访分析及对策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对175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患者电话随访应答率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提高电话随访质量,促进患者预后。方法:利用鱼骨图从"人、机、法、环"4个方面分析PCI术后患者电话随访应答率低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结果:改善前后随访175例患者,改善前应答107例,改善后应答159例,χ2=34.36,P=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利用鱼骨图对PCI术后患者电话随访应答率低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对策,可提高随访应答率,提高随访质量。
- 刘慧刘亚平于艳艳
- 关键词:PCI术后患者电话随访应答率
- 年轻护士自我和谐能力与幸福感的相关性研究
- 目的:调查年轻护士的自我和谐能力和幸福感现状,探讨二者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对200名年轻护士采用自我和谐量表评定自我和谐状况、幸福感问卷评定幸福感并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年轻护士自我和谐量表总分>中点分(3分),...
- 于艳艳
- 关键词:年轻护士幸福感
- 用药闭环管理与医疗安全被引量:47
- 2016年
- 目的通过医院信息化建设,提高医疗质量,减少用药差错,保证患者安全。方法从患者安全角度出发,分析用药流程,提出用药闭环管理需求,实现用药闭环信息化。结果实现了患者识别的闭环;护士执行的闭环;医嘱开立的闭环;药品准备的闭环;用药记录的闭环。2015年,无用药错误的不良事件发生。结论药品的闭环管理有效降低了用药错误的发生,保证患者安全。
- 张丽敏于艳艳刘亚平
- 关键词:用药闭环管理
- 循证护理在预防老年心血管病患者跌倒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探讨老年心血管病患者跌倒的护理及循证实践。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本院心内科住院且年龄≥65岁的290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选取患者的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划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措施进行护理,实验组参照循证护理步骤,提出问题,查找应用证据,将护理依据、护士的个人技能以及患者的实际情况和愿望有机地结合起来,制定出完善的护理措施,观察这两组患者的跌倒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应用循证护理方法,跌倒人数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循证护理对于预防老年心血管病患者跌倒有积极作用,不但可以提高患者的安全,而且提高了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 冯瑀彤于艳艳
- 关键词:循证护理心血管病跌倒
- 呼吸功能锻炼器在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的应用效果观察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探讨应用呼吸功能锻炼器对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后病人肺功能、肺部并发症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9年1月—2011年1月67例住院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病人,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呼吸训练,试验组除给予常规呼吸训练外,还采用呼吸功能锻炼器进行训练,观察两组肺功能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经呼吸功能锻炼后试验组病人呼吸功能、肺活量及生存质量均显著提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病人使用呼吸功能锻炼器,可改善肺功能、减少肺部并发症、提高病人生存质量。
- 于艳艳刘海燕
- 关键词:冠状动脉搭桥术肺功能肺部并发症
- 心血管内科患者院内猝死高风险因素调查分析
- 2015年
-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住院患者发生猝死的高危因素,指导临床护理对策制定。方法:收集心内科住院的912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将生存与猝死患者数据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龄、女性、不饮酒、心衰、肌钙蛋白(TNI)升高、室壁瘤、未再灌注治疗、室性心律失常、高度房室传导阻滞、肾功能不全与生存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高龄、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室颤、未再灌注治疗与猝死的发生有统计学意义。猝死病例中心脏破裂、心源性休克为主要猝死病因占67.5%。结论:高龄、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室颤、未再灌注治疗是心内科急性冠脉综合征住院患者发生猝死最显著的独立相关危险因素,心脏破裂、心源性休克为主要猝死病因。因此护理人员有针对性的加强以上危险因素的控制及管理对预防猝死的发生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刘海燕鲁琰于艳艳张丽敏潘红霞刘亚平
-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急性冠脉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