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玲
- 作品数:27 被引量:121H指数:6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264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 Hcy、Sβ2-MG、Uβ2-MG及UmAlb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血清β2微球蛋白(Sβ2-MG)、尿β2微球蛋白(Uβ2-MG)、尿微量清蛋白(UmAlb)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肾病(DN)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型糖尿病患者230例,其中,无并发症患者100例(糖尿病组),DN患者130例(DN组),另选择5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Hcy、肌酐,全自动化学发光仪检测Sβ2-MG、Uβ2-MG,糖化血红蛋白仪检测糖化血红蛋白(GHbA1c)。比较血清Hcy、Sβ2-MG、Uβ2-MG、UmAlb的阳性检出率,单项及联合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阴性预测值及阳性预测值。结果 DN组患者血清Hcy、GHbA1c、肌酐、Sβ2-MG、Uβ2-MG及UmAlb浓度均显著高于糖尿病组和对照组(P<0.01);糖尿病组患者血清肌酐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的检测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糖尿病组患者血清Hcy、Sβ2-MG、Uβ2-MG、UmAlb联合检测的阳性检出率为23.00%;DN组患者4项指标联合检测的阳性检出率为95.38%,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4.67%、84.35%,敏感性、准确性、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38%、89.64%、95.49%。结论血清Hcy、Sβ2-MG、Uβ2-MG、UmAlb联合检测对DN的早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武春梅李霞莲李玲尹莉莉杜叶平苗晋华
-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Β2微球蛋白尿微量清蛋白
- (1-3)-β-D葡聚糖动态检测在侵袭性真菌感染抗真菌药物疗效评价中的应用
- 目的研究血浆(1-3)-β-D-葡聚糖(BG)动态检测和真菌培养在深部真菌感染(IFI)抗真菌药物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850例疑似深部真菌感染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应用MB-80微生物动态快速检测系统及GKT-5M...
- 蒲李霞许淑秀李玲张菁超苗晋华
- 荧光定量PCR检测生殖道感染患者HPV6/11型结果分析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了解生殖道感染人乳头状瘤病毒(HPV)6/11的感染情况,并分析与感染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对我院2010年3月—2012年6月妇科和泌尿外科门诊以生殖道感染症状就诊的725例的生殖道分泌物进行HPV6/11 DNA检测。结果 725例中HPV6/11阳性146例,阳性率20.14%。男性阳性率11.36%(40/352),女性28.43%(106/37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女性≤24岁、25~34岁、35~44岁年龄组阳性率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HPV6/11 DNA平均定量(4.62±2.13)copies/ml,女性(5.22±2.01)copies/ml。男性各年龄组HPV6/11 DNA平均定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各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HPV6/11感染以≤34岁高发且病毒含量最高,男性感染则主要集中在25~34岁。结论泌尿生殖道HPV感染不容忽视(尤其女性),RT-PCR定量检测HPV6/11 DNA可为临床判断感染程度及药物疗效提供依据。
- 罗慧琴王志刚李玲刘付芹
- 关键词:荧光定量生殖器官
- 转录因子激活蛋白-2α在大肠癌组织的表达及意义
- 2010年
- 目的研究转录因子激活蛋白-2α(AP-2α)的表达在大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以60例大肠癌手术标本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分别检测大肠癌和癌旁正常组织中AP-2α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以60例大肠癌组织AP-2αmRNA的表达均值为界限,将大肠癌组织AP-2αmRNA表达分为高、低表达,比较不同临床资料、病理参数下大肠癌组织AP-2αmRNA的表达率。结果大肠癌组织中AP-2α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0.01);大肠癌组织AP-2αmRNA低表达率在不同性别、年龄、肿瘤部位患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表达降低或缺失与大肠癌的组织学分级、Duke's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P<0.01)。结论转录因子AP-2α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可能成为大肠癌防治的一个新靶点。
- 苗晋华杜叶平徐丽萍武春梅尹莉莉李玲
- 关键词:大肠癌聚合酶链反应
- 微生物快速动态检测系统保养与常见故障排除
- 2014年
- 0引言
我院于2010年引进了MB-80微生物动态快速检测仪,该检测仪是一种细菌快速体外检测系统,采用光电转换原理,通过测定生物试剂与微生物细胞的特定成分反应产生的吸光度、透光率的变化,建立反应时间与微生物含量关系的标准曲线,从而定量测定样品的微生物含量。本人在3 a的使用过程中积累了一些心得体会,现将该仪器日常使用保养、工作中遇到的常见故障及处理过程介绍如下。
- 李玲
- 关键词:快速检测仪动态检测光电转换体外检测
- XD-687电解质分析仪常见故障排除和维护保养
- 2014年
- 故障一:定标Ⅰ不通过,仪器显示“吸定标I有气泡”。原因分析及排除:(1)看试剂容量是否低于2%,如低于2%应更换新的离子试剂包则可排除。(2)检查钾、钠、氯、混匀器、TCO,、参考电极组成的样品测量管道之间的“0”型密封圈是否压紧和位置是否准确。安装电极时,应把各电极的密封圈用卫生纸将水擦干净并且检查放置的位置即可排除。(3)吸样针与电极管道之间的联接管道是否松动。这个经常不为人们重视,如其他原因都排查完问题还存在时检查此处,一般拧紧即可。(4)泵管是否老化,夹断阀的管道是否有破裂。如有老化、破裂更换管道即可排除。
- 刘付芹罗慧琴李玲
- 关键词:电解质分析仪参考电极密封圈
- 727例尿液标本大肠埃希菌耐药性监测分析
- 目的对727例尿液标本分离的大肠埃希菌进行耐药性监测,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2014年727例尿液标本中大肠埃希菌检出及耐药情况。采用法国梅里埃公司生产的半自动细菌鉴定仪对分离的菌株进行...
- 李玲
- 关键词:大肠埃希菌ESBLS耐药情况尿液标本耐药性监测
- 文献传递
- 四种不同类型宫颈标本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状况及型别分布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 探讨四种不同类型宫颈标本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感染状况,为HPV感染检测标本类型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流式荧光分型技术,对582例宫颈标本(宫颈细胞刷标本225例、宫颈刮片标本164例、宫颈分泌物棉拭子标本131例、宫颈活检组织标本80例)进行HPV基因型分型测定,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582例标本中HPV总阳性率为22.51%,HPV在各标本组的检出率分别为宫颈细胞刷标本组27.56%,宫颈刮片标本组21.34%,生殖道分泌物棉拭子标本组13.27%,宫颈活检组织标本组23.7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个标本组之间HPV单型高危型感染、多重感染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进行临床HPV检测时,应尽可能采用专用细胞刷来采集宫颈脱落细胞.
- 李玲罗慧琴苗晋华
- 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型
- 疟疾患者体内疟原虫滴度与体温及预后之间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疟疾患者体内疟原虫滴度与体温及预后之间的关系,为疟疾漏诊和误诊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疟疾检测阳性标本93例,利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和厚薄血片同时对标本进行疟原虫检测,同时记录他们体温,体温每升高1℃进行1次疟疾检测,直到疟疾检测阳性为止。结果在受检的93例标本中,中国人感染率为56.98%(53/93),外国人感染率为43.01%(40/93),中国人和外国人疟疾感染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疟疾感染与人种无关;在93例标本中,初次感染疟疾的48人,包括47个中国人,1个外国人。45人为2次或多次感染疟疾,其中滴度为1∶10的人数为33人,复发率为0.09%(3/33),再燃率为0.27%(9/33),滴度为1∶20的人数为28人,复发率为0.04%(1/28),再燃率为0.21%(6/28),滴度为1∶30的人数为19人,复发率为0.16%(3/19),再燃率为0.37%(7/19),滴度为1∶40的人数为13人,复发率为0.15%(2/13),再燃率为0.38%(5/13),复发人数与再燃人数与滴度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5,P>0.05;χ2=1.96,P>0.05)。结论疟疾和滴度、温度呈正相关,滴度升高,发生复发和再燃的概率增大。
- 罗慧琴李玲刘付芹赵亚朴
- 关键词:国际维和体温疟原虫滴度
- 901例女性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状况及基因型分布的调查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探讨高低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在不同年龄段的感染情况,为防治宫颈癌、尖锐湿疣等HPV相关疾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有HPV感染临床检测指征(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的女性标本901例,利用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对阴道分泌物进行HPV分型检测。结果901例标本HPV阳性率为41.73%,其中单纯高、低危型HPV和高低危型HPV混合感染率分别为60.90%(229/376)、23.67%(89/376)和15.43%(58/376);高危型HPV感染各个年龄段的感染率为26.39%~42.19%,低危型HPV感染各个年龄段的感染率为8.96%~39.19%,各型均呈现“U”型趋势。结论各年龄段主要感染型别为HPV16。低年龄段以高低危型HPV混合感染为主,≥55岁以单纯高危型HPV感染为主,单纯高危型HPV感染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
- 罗慧琴王志刚李玲刘付芹
- 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型高危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