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范爱军

作品数:7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江门市固体废物处理有限公司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化学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5篇垃圾
  • 4篇渗滤
  • 4篇渗滤液
  • 4篇垃圾渗滤
  • 4篇垃圾渗滤液
  • 3篇混凝
  • 2篇脱氮
  • 2篇PFS
  • 1篇影响因素
  • 1篇杀菌剂
  • 1篇深度处理
  • 1篇生态系统
  • 1篇湿地
  • 1篇湿地生态
  • 1篇湿地生态系统
  • 1篇湿地植物
  • 1篇碳源
  • 1篇脱氮效果
  • 1篇人工湿地
  • 1篇人工湿地生态...

机构

  • 7篇江门市固体废...
  • 1篇广州大学

作者

  • 7篇范爱军
  • 4篇陈振雄
  • 3篇黎志华
  • 2篇罗恒
  • 1篇张鸿郭
  • 1篇陈巧文

传媒

  • 6篇广东化工
  • 1篇西部资源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08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PFS混凝-Fenton-SBR反硝化脱氮-BAF组合工艺深度处理垃圾渗滤液
2012年
采用混凝沉淀-Fenton-SBR反硝化脱氮-BAF法工艺对经SBR处理的垃圾渗滤液进行深度处理。在进水污染物平均浓度为:CODcr=800mg·L-1,BOD5=50mg·L-1,NH3-N=10mg·L-1,NO3-N=550mg·L-1,TN=630mg·L-1,色度=600倍的情况下,组合工艺的最佳条件为:PFS加药量为0.5g·L-1;H2O2(30%)投加量为0.6m·lL-1,Fe2+投加量为0.005mo·lL-1,反应时间为4小时;反硝化以甲醇为外加碳源,碳氮比为3.2。最终出水水质CODcr≤80mg·L-1,BOD5≤10mg·L-1,NH3-N≤1.0mg·L-1,NO3-N≤10mg·L-1,TN≤10mg·L-1,色度≤15倍,SS≤10mg·L-1,达到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排放标准(GB16889-2008)。组合工艺的药剂总成本低于6.85元/吨。
陈振雄黎志华范爱军陈巧文
关键词:混凝FENTON反应反硝化垃圾渗滤液
人工湿地生态系统中污染物的去除及影响因素被引量:6
2008年
在人工湿地生态系统中,污染物的去除是最重要的。文章从一般有机污染物、氮素、磷、难降解有机化合物、重金属、细菌等方面来阐述了这些污染物被去除的方法,并介绍了这些污染物去除效能的影响因素,为人工湿地污水净化技术的应用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范爱军罗恒
关键词:人工湿地基质人工湿地植物
PAC与PFS深度处理垃圾渗滤液出水的对比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针对垃圾渗滤液经生化处理后出水CODCr和色度偏高,可生化性差(BOD5/CODCr≤0.1)的特点,为进一步去除CODCr,降低色度,采用PAC和PFS两种混凝剂对出水进行处理,并对两者的混凝效果进行比较。试验表明,PFS最佳投加量为0.7 mL.L-1,CODCr去除率达到74.3%,色度去除率88.6%;PAC最佳投加量为1 g.L-1,去除率达到51.9%,色度去除率达到77.8%。无论从CODCr或色度的去除率来看,PFS的混凝效果均优于PAC。
陈振雄张鸿郭范爱军黎志华
关键词:混凝PFSPAC
不同碳源对垃圾渗滤液脱氮效果的影响
2013年
垃圾渗滤液具有机物成分复杂、氮含量高、毒性大、可生化性差等特点,经过常规工艺和高级氧化处理后的垃圾渗滤液,其总氮含量仍然较高,且主要以硝态氮的形式存在。垃圾渗滤液深度处理,必须在有可生化的外加碳源才可实现生物脱氮。试验探索了投加不同碳源的情况下,生物滤池反应器的脱氮效果,结果表明:脱氮效率从高到低排序依次是甲醇、葡糖糖、蔗糖,它们的反硝化效率分别是80%、60%与50%。
范爱军
关键词:垃圾渗滤液碳源脱氮
固态载体二氧化氯及其在日用化工领域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8年
综述了新型杀菌防霉剂固态载体二氧化氯的特性与研究进展,对固态载体二氧化氯的释放特性与杀菌效果作了分析,并介绍了反应型和吸附型固态载体二氧化氯的制备方法。还全面阐述了固态载体二氧化氯在日用化工领域的潜在用途和良好市场前景。
范爱军罗恒
关键词:杀菌剂
聚铁混凝法深度处理老龄垃圾渗滤液的工程应用运行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将聚铁混凝工艺成功应用于老龄垃圾渗滤液的深度处理,对渗滤液生化处理出水的COD去除率可达65%以上,总结了近400 d的运行情况,分析了反应pH、进水pH和进水COD对COD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进水pH(≤8.5)和进水COD(≤850 mg/L)对COD去除率的影响不大,聚铁混凝的最适反应pH范围较宽,在3.3~5.6之间,但反应pH大于6.0时COD去除率会急剧降低。
范爱军陈振雄
关键词:聚铁混凝垃圾渗滤液深度处理
磷酸铵镁沉淀法去除垃圾渗滤液氨氮的研究
2011年
为了有效地去除垃圾渗滤液中高浓度氨氮,本实验以磷酸氢二钠和氯化镁为沉淀剂,通过正交试验方法,确定了磷酸铵镁沉淀去除垃圾渗滤液中氨氮的最佳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在pH为10.0,反应时间为10 min,n(Mg)∶n(P)∶n(N)=1.2∶1.1∶1的条件下,采用磷酸铵镁沉淀法可实现垃圾渗滤液中氨氮的去除率达到92.25%,为后续生化处理创造良好的反应条件。本研究对于垃圾渗滤液氨氮的去除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陈振雄范爱军黎志华
关键词:化学沉淀氨氮垃圾渗滤液磷酸铵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