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晓红

作品数:10 被引量:44H指数:4
供职机构:嘉峪关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中青年科技研究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中医
  • 3篇气虚
  • 2篇肾病
  • 2篇失眠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2篇关节炎
  • 1篇动物
  • 1篇对照临床研究
  • 1篇性关节炎
  • 1篇血压
  • 1篇血液
  • 1篇血液透析
  • 1篇血液透析患者
  • 1篇药疗
  • 1篇药疗法
  • 1篇医药疗法
  • 1篇益气
  • 1篇益气聪明汤
  • 1篇原发病

机构

  • 10篇嘉峪关市第一...
  • 4篇甘肃省中医药...
  • 2篇甘肃中医药大...
  • 2篇甘肃省中医院

作者

  • 10篇王晓红
  • 3篇杨丽霞
  • 3篇王斌
  • 3篇乔楠楠
  • 3篇程刚
  • 3篇李志勇
  • 3篇何亮亮
  • 1篇郝清斌
  • 1篇姜华
  • 1篇李晓东
  • 1篇程涛
  • 1篇杨晓云
  • 1篇安维新
  • 1篇张诚
  • 1篇王振华
  • 1篇王晓怀
  • 1篇孟祥云

传媒

  • 3篇中医研究
  • 1篇实用中医内科...
  • 1篇内蒙古中医药
  • 1篇甘肃科技纵横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医临床研究
  • 1篇当代临床医刊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3
  • 1篇2012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替米沙坦联合肾康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的临床分析
2016年
探讨替米沙坦联合肾康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的临床分析。方法 选择我科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住院的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DN)患者3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6例。治疗组给予替米沙坦联合肾康注射液,对照组给予替米沙坦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87.5%,明显高于对照组75%,且益于临床推广。结论:单独应用替米沙坦及肾康注射液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均不能起到预期的疗效,而二者联合应用能达到预期的目的,疗效显著,并能减轻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杨守仓王晓红
关键词:替米沙坦肾康糖尿病肾病早期
浅谈中医气虚体质与疾病的关系被引量:14
2018年
气虚体质作为中医体质中较为主要的体质类型,人们对于气虚体质的研究更是丰富,从20世纪末到现在关于体质的研究来看,气虚体质复杂深奥,影响因素众多,更是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本文就体质的概念、气虚体质、气虚体质与疾病的关系加以论述,以便大家参考。
王晓红王振华程涛孟祥云
关键词:中医气虚体质疾病
中医四联疗法治疗热毒湿瘀型类风湿关节炎126例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观察中医四联疗法治疗热毒湿瘀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26例热毒湿瘀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给予中医四联疗法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愈85例,好转34例,未愈7例,有效率占94.4%。结论中医四联疗法治疗热毒湿瘀型类风湿关节炎疗效确切。
王斌李志勇王晓红乔楠楠程刚何亮亮
镰形棘豆总黄酮对TGF-β_1诱导人肾小管上皮细胞增殖的研究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探讨镰形棘豆总黄酮药物血清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增殖的作用。方法:将HK-2细胞用含体积分数10%胎牛血清的DMEM/F12(1∶1)培养基培养;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单纯TGF-β1诱导组(TGF-β110μg/L)、空白血清对照组(TGF-β110μg/L+体积分数10%空白血清)、干预组(TGF-β110μg/L+体积分数10%镰形棘豆总黄酮药物血清)4组。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细胞形态,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结果:TGF-β110μg/L能显著诱导人肾小管上皮细胞增殖,与空白对照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作用随着处理时间延长而增强,但和镰形棘豆总黄酮药物血清共同作用后,其促细胞增殖作用受到一定的抑制(P<0.05)。结论:镰形棘豆总黄酮能够抑制HK-2细胞增殖,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防治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
王晓红杨晓云李钦杨丽霞李晓东姜华
关键词:HK-2细胞增殖动物
升清降浊透解法治疗气虚邪毒郁结型痤疮48例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观察升清降浊透解法治疗气虚邪毒郁结型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气虚邪毒郁结型痤疮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益气聪明汤、小柴胡汤、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五味消毒饮加减(炙黄芪、人参、升麻、葛根、蔓荆子、白芍、黄柏、柴胡、黄芩、半夏、麻黄、连翘、赤小豆、杏仁、桑白皮、蒲公英、紫花地丁、野菊花、炙甘草),水煎,1 d 1剂,口服;对照组给予维生素A酸乳膏外用,每晚1次;内服盐酸米诺环素,50 mg/次,2次/d。结果:治疗组痊愈26例,显效13例,好转6例,无效3例,有效率占93.75%;对照组痊愈16例,显效8例,好转11例,无效13例,有效率占72.92%。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升清降浊透解法是治疗气虚邪毒郁结型痤疮的有效方法。
王斌张诚王晓红李志勇程刚乔楠楠
关键词:痤疮
四妙散加减为主辨证联合秋水仙碱治疗湿热壅盛型痛风性关节炎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2012年
[目的]观察四妙散加减为主辨证联合秋水仙碱治疗湿热壅盛型痛风性关节炎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湿热壅盛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6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口服双氯芬酸缓释片+秋水仙碱片;治疗组口服秋水仙碱片+四妙散加减为主辨证施治。均以15d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94%,对照组的为78.1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妙散加减为主辨证联合秋水仙碱治疗湿热壅盛型痛风性关节炎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王晓红杨守仓安维新
关键词:痛风性关节炎四妙散秋水仙碱片
针刺联合益气聪明汤治疗气虚络脉瘀阻型老年性失眠80例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益气聪明汤治疗气虚络脉瘀阻型老年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160例气虚络脉瘀阻型老年性失眠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加味益气聪明汤治疗,对照组给予艾司唑仑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刺联合益气聪明汤治疗气虚络脉瘀阻型老年性失眠有较好疗效,能够显著改善气虚络脉瘀阻型老年性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王斌王晓红李志勇乔楠楠程刚何亮亮
关键词:老年性失眠中医药疗法针刺益气聪明汤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失眠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22年
失眠影响患者正常工作生活,现代医学治疗失眠的药物较为单一,而中医疗法治疗失眠拥有独特优势,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在近十年的时间里,许多临床医师以及科研工作者对中医疗法的疗效进行了随机对照实验,同时也对中医疗法治疗失眠的疗效进行了系统性的总结和评价。回顾近年来中医疗法治疗失眠的临床观察,发现经过中医疗法与常规治疗相结合的治疗后,临床效果显著。通过研究分析,并对未来科研工作提供思路,同时希望能够在未来的研究中探索具体作用机制,为中医疗法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何亮亮王晓红杨丽霞魏瑞贤王江侠
关键词:中医疗法失眠
基于文献挖掘探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的中医证候特征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的中医证候特征。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网)2001年1月1日—2020年12月10日中医药(含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的相关文献,筛选后建立数据库;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 3.0)上运用频数统计、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分析等方法,统计中医证候、治法、舌象、脉象、症状频次,分析中医症状关联、聚类效果。结果:纳入的文献共有75篇,涉及的高频证候共7个,以肝肾阴虚(21次,占35.00%)、气阴两虚(14次,占23.33%)多见;治法6个,以益气养阴(11次,占14.67%)、活血化瘀(11次,占14.67%)多见;舌象7个,以舌质红(21次,占53.85%)、苔白(12次,占30.77%)常见;脉象7个,以脉弦(23次,占82.14%)、脉细(23次,占82.14%)多见;症状16个,其中出现频次排名前3位的分别是头晕(39次,占21.31%)、头痛(33次,占18.03%)、失眠(23次,占12.57%);关联症状15对,包括失眠-头痛,失眠-头晕,头痛、心悸-头晕等,其中失眠-头痛置信度最高(0.83)。聚类分析显示,聚为4类时聚类效果较好。结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的中医证候以肝肾阴虚、气阴两虚为主,症状多见头晕目眩、头痛、失眠、舌质红、苔白、脉弦细等,治法以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为主。
王晓红杨丽霞王晓怀李次艳
关键词: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中医证候
某市血液透析患者的原发病与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调查甘肃省嘉峪关市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血液透析患者原发病及患者年龄、性别、工作性质等因素的特点。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9月嘉峪关市血液透析治疗的140例患者,根据患者年龄、性别、工作性质、患者原发病的诊断时间、ESRD的诊断时间等资料登记,并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40例血液透析患者男女比例1.41∶1,平均年龄(55.36±14.34)岁。原发病的顺序依次为:慢性肾脏疾病44例占31.43%,糖尿病肾病29例占20.71%,高血压肾损害23例占16.43%,继发性肾肾损害9例占6.43%,原发病因不详16例占11.43%,其他19例占13.57%。结论嘉峪关市血液透析患者原发病主要还是以慢性肾脏疾病为主,其次是糖尿病肾病和高血压肾损害,男性多于女性,年龄在42岁及以上者,因此ESRD的防治工作十分严峻。
杨守仓石红梅王晓红蔺晓梅许裴沛郝清斌
关键词: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原发病流行病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