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疗效
  • 2篇疗效观察
  • 2篇临床疗效
  • 1篇胸腔
  • 1篇胸腔镜
  • 1篇胸腔镜术
  • 1篇预后
  • 1篇支气管
  • 1篇支气管镜
  • 1篇沙坦
  • 1篇社区获得性
  • 1篇社区获得性肺...
  • 1篇手术
  • 1篇糖皮质
  • 1篇糖皮质激素
  • 1篇糖皮质激素治...
  • 1篇特发性
  • 1篇特发性肺纤维...
  • 1篇替米沙坦
  • 1篇皮质激素

机构

  • 4篇广东省佛山市...

作者

  • 4篇梁永锋
  • 2篇丘新才
  • 2篇梁彩霞
  • 1篇韦习勋
  • 1篇陈振华
  • 1篇刘婉文
  • 1篇雷向阳
  • 1篇林淑芳
  • 1篇陈梅
  • 1篇刘倩

传媒

  • 1篇河北医学
  • 1篇广州医药
  • 1篇重庆医学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0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比较与分析胸腔镜与常规开胸术治疗肺大疱临床疗效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 :比较与分析胸腔镜与常规开胸术治疗肺大疱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82例拟手术肺大疱患者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开胸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胸腔镜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止痛时间、止痛药物用量、住院费用、住院时间、术后24h引流量、引流管拔出时间、并发症、随访1年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及止痛时间及止痛药物使用量分别为(67.52±10.56)m L、(75.42±12.71)min、(4.26±2.75)d、(785±287)mg/d与对照组(146.10±14.95)m L、(98.61±16.24)min、(6.79±2.79)d、(1002±302)mg/d比较(P<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24h引流量、引流管拔出时间比较;观察组并发症率及1年内复发率分别为2.44%(1/41)、4.88%(2/41)明显低于对照组14.63%(6/41)、17.07%(7/41)。结论 :肺大疱患者采用胸腔镜术治疗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复发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刘倩梁永锋林淑芳甘振勇
关键词:胸腔镜术开胸手术肺大疱
替米沙坦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研究替米沙坦联合糖皮质激素对特发性肺纤维化治疗效果。方法:选取60例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随机分成等例数实验组、治疗组,对照组患者予泼尼松治疗,实验组患者予替米沙坦+泼尼松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后实验组PaO2较对照组升高明显,差别有统计学意义(t=17.95,P>0.05)。实验组PaCO2下降较对照组明显,差别有统计学意义(t=45.04,P>0.05)。用药后对照组反应良好12例(40%),反应差18例(60%),实验组反应良好20例(66.67%),反应差10例(33.33%)。实验组患者反映良好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8,P<0.05)。结论:替米沙坦联合糖皮质激素能明显缓解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肺功能及预后,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梁永锋刘婉文梁彩霞雷向阳丘新才
关键词:替米沙坦糖皮质激素特发性肺纤维化
南海区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谱与预后的流行病学调查
2006年
目的确定本地区成人CAP的常见病原体构成,确定CAP常见病原细菌的药敏谱,了解不同人群中CAP病原体构成与药敏谱的差异,了解CAP的危险因子、预后(病死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对245例符合CAP诊断标准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在74例(75.5%)门诊病人及105例(71.4%)住院病人中,肺炎衣原体(36.7%)、肺炎支原体(29.6%)、肺炎链球菌(13.3%),门诊病人中最常见,而肺炎链球菌(22.4%)、肺炎衣原体(16.3%),住院病人中最常见。在门诊病人中肺炎衣原体和肺炎支原体的感染率明显比住院病人高(分别为36.7%vs 16.3%,P<0.001;29.6%vs 6.8%;P<0.001)。肺炎链球菌、军团菌和混合感染则无显著区别。在13例(13.3%)门诊病人和9例(6.1%)住院病人中发现混合感染,而肺炎衣原体是最常见的混合感染病原体。结论南海区CAP的主要病原体与治疗指南中的无差异,因此,严格按照指南进行社区获得性肺炎治疗是必要的。
陈振华韦习勋梁彩霞陈梅梁永锋
关键词: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学病原谱
氩气刀联合冷冻术治疗肺部恶性肿瘤中央气道狭窄的疗效观察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分析支气管镜引导下氩气刀联合冷冻术治疗肺部恶性肿瘤引起中央气道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该院肿瘤科收治的肺部恶性肿瘤引起中央气道狭窄的患者100例,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支气管镜引导下高频电刀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支气管镜引导下氩气刀联合冷冻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气促指数、气道直径、Karnofsky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明显改善,观察组患者气道直径、Karnofsky评分高于对照组,气促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00%)高于对照组(92.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缺氧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气道内大出血、气胸、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结论针对肺部恶性肿瘤所致的中央气道狭窄患者,支气管镜引导下氩气刀联合冷冻术疗法和支气管镜引导下高频电刀疗法均可实现不错的治疗效果,但联合疗法在改善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方面更具优势。
梁永锋丘新才
关键词:肺肿瘤支气管镜氩气刀冷冻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