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令斌
- 作品数:6 被引量:7H指数:1
- 供职机构:嘉应学院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改良泪囊鼻腔吻合联合置管治疗复发性鼻泪管阻塞
- 2015年
- 目的探讨改良泪囊鼻腔吻合联合置管在复发性鼻泪管阻塞的应用观察。方法选复发性鼻泪管阻塞患者75例93眼,随机分成AB两组,A组35例43眼,行传常规泪囊鼻腔吻合术。B组40例50眼,行改良泪囊鼻腔吻合联合置管术。结果 B组总有效率96.0%,A组总有效率83.7%,统计学分析两组治愈率之间比较χ2=3.99,P<0.05,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式泪囊鼻腔吻合联合置管在治疗复发性鼻泪管阻塞效果更佳,值得推广。
- 钟世强曾令斌张淑妮刘永文邱波
- 关键词:改良式泪囊鼻腔吻合术联合置管
- 改良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在基层防盲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中改良9∶00方位辅助切口在基层防盲中的应用。方法:选白内障患者160例160眼,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传统手法无缝线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共75例75眼,试验组: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中改良9∶00方位辅助切口患者85例85眼。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手术性散光值,术后裸眼视力。结果:术后1,2wk;1,3mo时,两组的裸眼视力比较差异统有计学意义(P<0.05)。术后1,2wk;1,3mo时,两组的手术性散光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中应用9∶00方位辅助切口减少了术后早期手术性散光,同时恢复视力好,具有一定实用性及有效性。
- 钟世强司马晶曾令斌张淑妮丘建琴
- 关键词:白内障改良术式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
- 不同方位角膜切口对高龄白内障术后泪膜和眼表的影响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不同方位角膜切口对高龄白内障术后泪膜和眼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7月-2014年6月本院高龄(≥80岁)白内障超声乳化患者120例(120眼),随机分成2组:A组采用颞侧角膜切口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58例(58眼);B组采用上方角膜切口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62例(62眼)。分别于术前3 d和术后3、7、30、90 d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角膜荧光素染色(FL)评分、泪膜破裂时间(BUT)、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Ⅰt)检查。结果A组患者FL评分在术后3、7、30 d明显增高,BUT、SⅠt检查术后3、7、30 d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90 d的FL评分、BUT、SⅠt检查与B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早期颞侧角膜切口较上方角膜切口患者的泪膜稳定性和眼表情况均有明显的影响,晚期则无明显影响。
- 钟世强司马晶曾令斌张淑妮
- 关键词: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泪膜高龄
- 超声乳化联合前房角分离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联合前房角分离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8月至2016年4月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80例,给予所有患者超声乳化联合前房角分离术治疗,观察患者术后眼压水平、前房深度、视力水平,并与手术前展开对比分析。结果患者术后眼压水平为(16.7±2.8)mm Hg,明显低于术前的(32.5±4.9)mm Hg,术后前房深度为(3.6±0.9)mm,明显大于术前的(1.5±0.4)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视力水平为0.7±0.03,明显高于术前的0.23±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乳化联合前房角分离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能够有效增宽眼角、促进房水循环、控制眼压,改善视力水平,具有安全有效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曾令斌钟世强张淑妮
- 关键词:超声乳化青光眼合并白内障
- 严重挫伤性前房积血28例早期手术治疗
- 2010年
- 挫伤性前房积血在眼外伤中最常见,治疗后可得以恢复。但严重的挫伤所致的大量前房积血,常导致继发性青光眼、角膜血染等严重并发症,若治疗不及时,将造成视功能的不可逆损害。2006年1月~2009年12月我们对住院的28例(28跟)严重挫伤性前房积血(均为Ⅲ级前房积血)患者,早期行手术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钟世强司马晶张淑妮曾令斌
- 关键词:手术疗效
- 糖尿病性白内障手术中前房注射曲安奈德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观察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术中前房注射曲安奈德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102例眼糖尿病白内障患者被随机分为:使用曲安奈德前房注射的研究组(A组)52眼和不使用曲安奈德前房注射的常规处理对照组(B组)50眼,观察主要的术后并发症。结果:在研究组(A组)中,角膜水肿、前房纤维素性渗出、瞳孔粘连、眼压升高的发生分别为5眼(9.6%)、2眼(3.8%)、1眼(1.9%)、2眼(3.8%)。对照组(B组)中,角膜水肿、前房纤维素性渗出、瞳孔粘连、眼压升高的发生分别为13眼(26%)、8眼(16%)、6眼(12%)、9眼(18%)。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患者术中前房注射曲安奈德控制术后并发症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 钟世强司马晶曾令斌张淑妮
- 关键词:糖尿病白内障曲安奈德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