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华
- 作品数:3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泰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利用蛋白互作网络分析挖掘肝癌分子机制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从公共数据库收集大量肝癌候选癌基因,利用蛋白互作网络分析,挖掘肝癌分子机制。[方法]收集Liverome数据库内肝癌候选癌基因,使用String数据构建肝癌候选癌基因的蛋白互作网络,进一步利用MCODE算法寻找定义网络中核心基因模块,然后通过功能富集分析探究模块相关的生物学功能与通路。[结果]共收集615个肝癌候选癌基因,蛋白互作网络分析得到一个包含486个基因以及2076个互作关系的蛋白互作网络。同时,通过MCODE算法得到6个核心基因模块,这些模块分别富集到"细胞周期"、"药物代谢"、"DNA复制与修复"等特定的生物学功能。[结论]这些核心基因模块以及相关功能与肝癌发生发展显著相关。
- 孙孝国李力王金华
- 关键词:肝癌网络模块分子机制
- 利用共表达网络分析寻找肝细胞肿瘤术后复发分子标记物
- 2014年
- 目的 结合肝细胞肿瘤(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的表达谱数据和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寻找HCC术后复发相关的分子标记物.方法 筛选35/41例术后复发/未复发患者的表达谱数据的差异表达基因,然后建立基因共表达网络;利用MCODE软件寻找网络中基因共表达模块以及核心基因;最后,利用三种交叉验证方法[留一交叉验证(LOOCV)、十折交叉验证(10 fold CV)以及蒙特卡罗交叉验证(MCCV)]证明核心基因的分类能力.结果 差异表达基因筛选得到316个差异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得到了包括84个基因的网络,MCODE软件分析得到两个基因模块及其核心基因:RACGAP1和ETS2.三种交叉验证实验发现,这两个基因对HCC样本的分类结果,LOOCV:87%(86% ~ 89%)、10 fold CV:88%(87% ~89%),MCCV:85%(85% ~86%).结论 以上结果提示,RACGAP1和ETS2基因可作为HCC术后复发的分子标记物.
- 孙孝国李力王金华
- 关键词:术后复发分子标记物
- 肝细胞癌术后复发相关机理研究以及潜在治疗药物预测
- 2014年
-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术后复发的分子机理,同时寻找预测抑制术后复发的治疗药物。方法利用35例复发与41例未复发患者的基因表达谱数据,寻找术后复发相关差异表达基因,并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与生物学通路(pathway)富集分析,寻找相关的生物学功能与通路,同时利用Connectivity Map(cmap)数据库区去预测可抑制HCC术后复发的潜在药物分子。结果发现HCC术后复发相关基因显著富集到了"黏着斑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等相关通路中;同时发现了2个可能的潜在治疗药物"班布特罗"和"洛伐他汀"。结论 HCC术后复发相关基因涉及到"黏着斑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等通路,且"班布特罗"以及"洛伐他汀"可能作为抑制HCC术后复发的潜在药物。
- 孙孝国李力王金华
- 关键词:肝细胞肝癌术后复发分子机理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