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鸿昌

作品数:5 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广东省普宁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肾病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2篇糖尿病肾病
  • 2篇内障
  • 2篇吸除
  • 2篇吸除术
  • 2篇近视
  • 2篇晶状体
  • 2篇高度近视
  • 2篇白内障
  • 2篇白内障超声乳...
  • 2篇白内障超声乳...
  • 2篇白内障超声乳...
  • 2篇超声
  • 2篇超声乳化
  • 2篇超声乳化吸除
  • 2篇超声乳化吸除...
  • 1篇蛋白尿
  • 1篇地塞米松

机构

  • 5篇广东省普宁市...

作者

  • 5篇杨鸿昌
  • 2篇方晓珊
  • 2篇江瑜
  • 2篇杨伟锋

传媒

  • 2篇国际眼科杂志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氯替泼诺妥布霉素和妥布霉素地塞米松在超声乳化吸除术后抗炎效果的比较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对比研究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分别使用氯替泼诺妥布霉素滴眼液和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的抗炎效果。方法:前瞻、随机、对照研究。将2014-01/10在我院进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在术后使用氯替泼诺妥布霉素滴眼液(氯替泼诺组)和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地塞米松组)。观察术前术后的眼压以及炎症评分、舒适度评分。结果:共有143例143眼入选,其中氯替泼诺组有81例,地塞米松组有62例。两组在术后不同时间点的炎症评分和舒适度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术后第14d地塞米松组的平均眼压为16.5±3.1mm Hg,显著高于氯替泼诺组14.7±3.7mm Hg(P=0.004)。在术后第14d,地塞米松组有2例眼压高于21mm Hg,停药后眼压可恢复至正常。结论:氯替泼诺妥布霉素滴眼液和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后的抗炎效果相近,但是氯替泼诺妥布霉素滴眼液对眼压的影响更小,更安全。
方晓珊杨鸿昌余杰克黄伯健
关键词:氯替泼诺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炎症
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1
2018年
目的对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在内分泌科和眼科住院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进行FFA检查,分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糖尿病肾病相关性。结果 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合并DR患者34例,患病率为34%,合并DN患者58例,患病率为58%;与未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肾脏指标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发生轻度、中度、重度视网膜病变患者UMA、尿TP的不断增加,Ccr随之出现明显降低,关联性较强。结论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糖尿病肾病之间的关联性较强,临床中可根据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情况预测糖尿病肾病程度。
杨伟锋江瑜杨鸿昌
关键词: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
雷公藤多甙片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效果分析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探析雷公藤多甙片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临床效果。方法 50例糖尿病肾病伴蛋白尿患者,采用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给予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雷公藤多甙片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量、24 h尿微白蛋白排泄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0%,高于对照组的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24 h尿蛋白量为(1.39±0.21)g/d、24 h尿微白蛋白排泄率为(465.26±42.48)mg/d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99±0.42)g/d、(656.69±48.74)mg/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肾病伴蛋白尿患者采用雷公藤多甙片联合贝那普利治疗,可获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尿蛋白指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杨伟锋江瑜杨鸿昌
关键词:雷公藤多甙片贝那普利糖尿病肾病蛋白尿
高度近视植入Bigbag人工晶状体远期的囊袋稳定性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了解高度近视专用的人工晶状体Bigbag远期的囊袋稳定性。方法:前瞻对照试验。选择2012-05/2014-02入院的眼轴≥28mm的高度近视合并或不合并白内障的患者,分为两组,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分别植入Bigbag人工晶状体和Sensar人工晶状体,观察术后6mo的并发症、晶状体后囊的状况,比较术前术后晶状体后囊到视网膜距离的差值。结果:共有52例63眼纳入研究,Bigbag组24例30眼,其中男9例11眼,女15例19眼;Sensar组28例33眼,其中男12例14眼,女16例19眼。术后6mo时,Bigbag组术前术后晶状体后囊到视网膜距离的差值为1.49±0.06mm,与Sensar组(1.67±0.09mm)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6mo时Bigbag组有2眼出现后囊膜皱缩(6.7%),Sensar组有9眼出现后囊皱缩(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结论:Big bag人工晶状体由于囊袋内的稳定性高,后囊膜皱缩的发生率也较低,更适合高度近视患者使用。
方晓珊杨鸿昌余杰克李楚旋
关键词:高度近视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人工晶状体
ICL术矫正高度近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研究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CL)植入术矫正高度近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高度近视患者80例(110眼),全部患者均给予ICL植入术治疗,对患者治疗前后的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屈光度、眼轴长度、前房深度、眼压、角膜内皮细胞计数进行比较,同时对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术后1年患者的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和屈光度显著优于治疗前,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患者的眼轴长度、前房深度、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例患者出现一过性高眼压,其余患者术后眼压正常。全部患者均没有出现色素播散、青光眼或者白内障等并发症。结论 ICL植入术矫正高度近视患者具有比较显著的临床疗效,而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杨鸿昌
关键词:晶状体植入术近视安全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