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阮晓宇

作品数:16 被引量:122H指数:6
供职机构:台州市立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新生儿
  • 4篇通气
  • 3篇新生儿呼吸
  • 3篇新生儿呼吸窘...
  • 3篇新生儿呼吸窘...
  • 3篇通气治疗
  • 3篇葡萄球菌
  • 3篇球菌
  • 3篇综合征
  • 3篇耐药
  • 3篇窘迫综合征
  • 3篇呼吸窘迫
  • 3篇呼吸窘迫综合...
  • 2篇蛋白
  • 2篇毒性
  • 2篇早产
  • 2篇早产儿
  • 2篇耐药性
  • 2篇机械通气
  • 2篇高频振荡

机构

  • 16篇台州市立医院

作者

  • 16篇阮晓宇
  • 5篇汪祝萍
  • 4篇王灵芝
  • 4篇王英姿
  • 1篇俞莲花
  • 1篇胡大康
  • 1篇牟思华
  • 1篇陈美芸
  • 1篇陈思瑶

传媒

  • 3篇中国妇幼保健
  • 2篇浙江实用医学
  • 2篇中国妇幼健康...
  • 1篇中国微生态学...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小儿急救医学
  • 1篇现代实用医学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全科医学临床...
  • 1篇2006年全...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2
  • 1篇2009
  • 2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孕妇肥胖及妊娠期糖尿病与新生儿低血糖风险的关系被引量:17
2019年
目的探讨孕妇肥胖、妊娠期糖尿病与其新生儿低血糖风险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2月期间于台州市立医院妇产科分娩的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共120例及其新生儿,根据新生儿是否出现新生儿低血糖分为新生儿低血糖组(n=73)和新生儿血糖正常组(n=47),比较两组新生儿相关临床资料,利用ROC曲线分析肥胖及妊娠期糖尿病与新生儿低血糖的关系,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妊娠期糖尿病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新生儿低血糖组和新生儿血糖正常组在新生儿出生体重(t=5.012)、孕妇肥胖(χ~2=6.516)、孕妇体质量指数(BMI)(t=5.084)、早产儿(χ~2=4.984)、分娩方式(χ~2=5.312)方面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均P<0.05);当孕妇BMI指数为24.3kg/m^2时诊断效能最高(AUC=0.845,Z=5.873,P=0.007),预测妊娠期糖尿病新生儿低血糖的灵敏度为82.4%、特异度为85.6%;经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发现肥胖是发生妊娠期糖尿病新生儿低血糖的独立危险因素(OR=1.609,95%CI:1.342~2.580)。结论肥胖是发生妊娠期糖尿病新生儿低血糖的独立危险因素,控制孕妇体重或进行早期干预可降低妊娠期糖尿病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
缪添义周颖阮晓宇
关键词:肥胖妊娠期糖尿病新生儿低血糖
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重症Ⅱ型呼吸衰竭32例疗效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观察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重症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选择符合新生儿Ⅱ型呼吸衰竭诊断标准,常频机械通气疗效不佳的重症患儿32例,应用高频振荡通气治疗。观察治疗0、2、12及24 h吸入氧浓度(FiO2)、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PaCO2)及氧合指数(OI)的动态变化。结果治疗2 h后FiO2下降,PaO2上升,PaCO2和OI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和氧合指数12、24h下降更加明显(均<0.01)。结论应用常频机械通气疗效不佳的新生儿重症Ⅱ型呼吸衰竭改用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是一种疗效肯定的方法。
阮晓宇王灵芝缪添义
关键词:新生儿高频振荡通气常频机械通气
急性危重病患儿SIRS和MODS的临床分析
目的了解急性危重病患儿SIRS和MODS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方法同顾性总结分析自1997 年10月-2003年10月我院急性危重病患儿288例,根据Hayden修订的SIRS诊断标准和第二届国际儿科危重医学大会推荐的儿科M...
阮晓宇汪祝萍王英姿
文献传递
氨溴索联合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观察氨溴索联合高频振荡通气(HFOV)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择符合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诊断标准需机械通气治疗的新生儿60例,30例开始高频振荡通气同时予氨溴索7.5mg/kg静脉推注,6小时1次,连用3天,30例单纯高频振荡通气。观察治疗2小时、12小时、24小时、48小时、72小时吸入氧浓度、动脉氧分压、动脉二氧化碳分压、氧合指数的动态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2小时、12小时、24小时、48小时、72小时吸入氧浓度、动脉二氧化碳分压、氧合指数均下降,动脉氧分压均上升,氨溴索联合高频振荡通气组治疗后24小时、48小时、72小时吸入氧浓度、动脉二氧化碳分压、氧合指数明显下降并低于单纯高频振荡通气组,动脉氧分压明显上升并高于单纯高频振荡通气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氨溴索辅助高频振荡通气用于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是一种安全性好、疗效肯定方法。
阮晓宇王灵芝缪添义
关键词:高频振荡通气氨溴索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早期诊断的血清标志物分析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分析血清β-葡萄糖苷酶(CBG)、淀粉样蛋白A (SAA)、热休克蛋白70 (HSP-70)联合检测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9年2月在台州市立医院就诊的47例NEC患儿为观察组,同期47例健康新生儿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CBG、SAA、HSP-70水平,分析观察组患儿血清CBG、SAA、HSP-70表达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血清CBG、SAA、HSP-70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 <0.05)。Ⅰ期、Ⅱ期、Ⅲ期观察组患儿血清CBG、SAA、HSP-70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Ⅲ期患儿血清CBG、SAA、HSP-70水平显著高于Ⅱ期患儿,Ⅱ期患儿血清CBG、SAA、HSP-70水平显著高于Ⅰ期患儿(均P<0.05)。观察组血清CBG与SAA、HSP-70表达均呈正相关(均P<0.05),血清SAA与HSP-70表达呈正相关(P<0.05)。三者联合检测诊断NEC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69,灵敏度为89.47%,特异度为90.93%。结论 NEC患儿血清CBG、SAA、HSP-70水平均上调,三者均参与NEC的发生、发展,可作为诊断早期NEC的指标。
颜灵静阮晓宇吴斌峰
关键词: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Β-葡萄糖苷酶血清淀粉样蛋白A热休克蛋白70
全乐宁、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佐治婴幼儿喘息疗效被引量:14
2003年
目的  观察全乐宁、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佐治婴幼儿喘息的疗效。 方法  将 89例喘息性支气管炎婴儿随机分为二组 ,二组均在综合治疗基础上 ,治疗组用全乐宁 +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 ,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病毒唑、雾化吸入 ,对二组显效率及有效率进行比较。 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1)。 结论  全乐宁和普米克令舒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喘息有协同作用 ,缩短病程 ,提高治愈率 。
王英姿汪祝萍阮晓宇
关键词:全乐宁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佐治婴幼儿喘息
儿童社区获得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研究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调查和分析儿童社区获得性金黄色葡萄球菌(CASA)的耐药性,探讨社区获得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经验治疗。方法:收集2004.1-2008.7从我院门诊或入院当天的儿科病人送检的标本中分离的34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用VITEK-32 GPI、GPS-107、GPS-110、GPS-119做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在341株儿童社区获得性金黄色葡萄球菌(CASA)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检出率为31.4%;耐药性统计结果,青霉素耐药率最高,为96.8%,其次是红霉素为58.9%,其它抗生素的耐药性均在32.3%以下,耐药率低于5%的有呋喃妥因、利福平和莫西沙星,未见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耐药菌株。结论:儿童社区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CA-MRSA)的耐药性不容忽视,CA-MRSA具有多重耐药性;CA-MRSA感染者首选治疗药物为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其次为呋喃妥因、莫西沙星和利福平。
俞莲花牟思华胡大康阮晓宇
关键词:儿童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
新生儿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败血症的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台洲市立医院新生儿凝固酶阴性葡糖球菌败血症的约物敏感状况,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对我院1997年10月-2003年12月收治的58例新生儿凝固酶阴性葡糖球菌败血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同顾性分析。结果 58例凝固酶阴性葡糖球...
阮晓宇汪祝萍王英姿
文献传递
胎盘组织瞬时受体阳离子通道亚家族V成员6表达与新生儿骨骼发育不良的相关性分析
2022年
目的检测胎盘组织瞬时受体阳离子通道亚家族V成员6(TRPV6)mRNA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与新生儿骨骼发育不良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12月于台州市立医院妇产科分娩的74例骨骼发育不良新生儿作为骨骼发育不良组,同期选取86例骨骼正常新生儿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胎盘组织中TRPV6 mRNA表达水平;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胎盘组织TRPV6 mRNA水平对新生儿骨骼发育不良的评估价值;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新生儿骨骼发育不良的因素。结果两组孕妇分娩孕周、分娩史、新生儿性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骼发育不良组孕妇孕龄、孕前BMI、孕中期BMI增加及孕期羊水量异常比例均高于健康对照组,胎盘组织TRPV6 mRNA表达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盘组织TRPV6 mRNA表达水平评估新生儿骨骼发育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56(95%CI:0.794~0.918),截断值为0.895,特异度为68.6%,灵敏度为95.9%。TRPV6 mRNA表达水平高、孕期羊水量异常是影响新生儿骨骼发育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胎盘组织TRPV6 mRNA表达水平可能与新生儿骨骼发育不良有密切联系,对其评估有一定的潜在应用价值。
邱春亚阮晓宇胡如慧
关键词:新生儿胎盘组织
乳糖酶改善轮状病毒性肠炎乳糖不耐受的临床疗效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讨乳糖酶改善轮状病毒性肠炎继发乳糖不耐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7月台州市立医院与椒江区洪家卫生社区服务中心收治的80例轮状病毒性肠炎继发乳糖不耐受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甲、乙两组,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给予无乳糖饮食和乳糖酶,喂养2周,比较临床疗效、止泻时间和治疗4天后排便次数,并且观察不良反应和治疗依从性。结果甲组和乙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5.61%(31/41)和92.31%(36/3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0,P=0.04);治疗4天后乙组排便次数小于甲组(t=3.98,P<0.05),止泻时间亦短于甲组患儿(t=5.74,P<0.05);两组患儿对治疗方案的依从性好,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情况,亦无因口感或厌食而提前出组的病例。结论乳糖酶改善轮状病毒性肠炎继发乳糖不耐受的治疗效果优于无乳糖喂养,同时临床依从性高。
缪添义周颖阮晓宇
关键词:肠炎轮状病毒乳糖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