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田爱平

作品数:16 被引量:94H指数:6
供职机构: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立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穴位
  • 9篇穴位贴敷
  • 9篇贴敷
  • 9篇膏方
  • 7篇疗效
  • 6篇疗效观察
  • 5篇贴敷治疗
  • 5篇联合穴位
  • 5篇慢性
  • 5篇合穴
  • 5篇合穴位
  • 5篇敷治
  • 4篇支气管
  • 4篇中西医
  • 4篇中西医结合
  • 4篇哮喘
  • 3篇支气管哮喘
  • 2篇心脏
  • 2篇心脏病
  • 2篇炎症

机构

  • 9篇河北省沧州中...
  • 7篇沧州中西医结...
  • 5篇华油总医院

作者

  • 16篇田爱平
  • 5篇季辉
  • 5篇赵辉
  • 5篇张洪利
  • 3篇张丽
  • 3篇季辉
  • 3篇卢丽艳
  • 2篇代良田
  • 2篇陈维
  • 2篇张丽
  • 1篇卢丽艳
  • 1篇尹玉松
  • 1篇于鸿
  • 1篇张文芳
  • 1篇潘磊
  • 1篇张红利
  • 1篇刘金娥
  • 1篇张丽

传媒

  • 3篇中医药导报
  • 2篇河南中医
  • 2篇四川中医
  • 2篇世界中西医结...
  • 2篇北方药学
  • 1篇针灸临床杂志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基层医学论坛
  • 1篇公共卫生与预...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7
  • 3篇2016
  • 6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1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膏方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联合膏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方法:739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分为4组,A组为单纯西药治疗,B组为加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C组为加用中药膏方治疗,D组为加用中药穴位贴敷及膏方治疗,以治疗前后的年发病次数、年累计发病时间、CAT评分、肺功能为观察指标。结果 D组与其他三组比较有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与A组比较有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之间比较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治疗后肺功能指标比较,D组1秒率改善显著(P<0.05),其他改善不明显(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膏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有显著疗效,较单用贴敷或单用膏方效果更好,且安全方便,依从性好,值得推广。
田爱平赵辉张丽季辉
关键词:穴位贴敷膏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2010—2020年沧州地区肺结核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4
2021年
目的探讨2010—2020年沧州地区肺结核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2010年1月至2020年12月确诊为肺结核患者325例患者为研究组,同期选择在该院体检的健康成年人348例为对照组。分析325例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并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职业、家庭年收入、婚姻情况、饮酒史、吸烟史、文化程度以及结核病接触史等,分析肺结核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流行病学统计结果发现,325例肺结核患者中≥60岁老年患者占比较高(71.08%),性别方面以男性患者居多(58.15%),患者人群中以农民居多(47.69%),发病季节主要在冬季(40.62%)、春季(29.8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在性别、职业、年龄、结核病接触史以及吸烟史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60岁、男性、有吸烟史、农民以及有结核病接触史是肺结核发病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该地区年龄≥60岁、男性、农民群体容易发病,且春季、冬季为发病高峰时间。针对这些特点制定对应的防控措施,对于肺结核的防治意义重大。
季辉田爱平卢丽艳代良田
关键词:肺结核流行病学特征
膏方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慢性咳嗽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联合膏方治疗慢性咳嗽的疗效。方法:将200例慢性咳嗽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予西药治疗,治疗组予中药穴位贴敷及膏方治疗,以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为观察指标,观察期为1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膏方治疗慢性咳嗽有显著疗效。
田爱平赵辉张丽
关键词:穴位贴敷膏方慢性咳嗽
中西医结合对于咳嗽变异性哮喘治疗效果的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观察加味止嗽散对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治疗效果及对气道反应性的影响。方法:将83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吸入糖皮质激素、口服茶碱缓释片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加味止嗽散。观察两组患者的病情控制率和气道激发试验转阴率。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气道激发试验转阴率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加味止嗽散治疗有助于提高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病情控制率,改善气道高反应。
张文芳季辉田爱平
关键词:加味止嗽散哮喘咳嗽变异性气道激发试验
穴位贴敷联合膏方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穴位贴敷联合膏方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选择8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单纯西药治疗,观察组联合中药穴位贴敷及膏方治疗,治疗1个月。观察2组治疗结束时近期疗效及治疗后3,6,9,12个月的远期疗效。结果 2组近期疗效相同,观察组远期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膏方治疗变应性鼻炎远期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田爱平张洪利赵淑静彭会娟
关键词:变应性鼻炎穴位贴敷膏方疗效观察
膏方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对支气管哮喘患者激素用量的影响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联合膏方治疗对支气管哮喘患者激素用量的影响。方法:将40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100例,A组为单纯西药治疗,B组为加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C组为加用中药膏方治疗,D组为加用中药穴位贴敷及膏方治疗,疗程1年,观察比较4组各时间点的ACT评分及氟替卡松的用量。结果:每个观察时间点D组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与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6、9月后,A组激素用量与其他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与D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贴敷联合膏方治疗支气管哮喘有较好的疗效,能减少激素的用量。
田爱平赵淑静罗妮娅张洪利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穴位贴敷膏方氟替卡松
自拟鼻炎方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2
2019年
目的观察自拟鼻炎1、2号方联合西药治疗对于过敏性鼻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对生活质量、鼻腔局部炎症的影响。同时了解此种疗法对于疾病复发方面的干预作用。方法将87例过敏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鼻吸入激素、氯雷他定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口服,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结束时的疾病控制率,治疗过程中及结束后的鼻炎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鼻灌洗液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水平。同时评估治疗结束后2个月内疾病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5%,对照组总有效率8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2周的治疗之后治疗组及对照组四项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有了明显改善(P<0.05),其中治疗组鼻涕症状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结束时两组患者的四项症状积分再次出现进一步改善的趋势(P<0.05);治疗组在鼻涕、喷嚏及鼻痒症状方面积分优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结束后2个月,治疗组在鼻涕、喷嚏症状方面积分仍占优(P<0.05)。治疗2周后两组各项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其中治疗组在鼻部症状、睡眠、日常活动、情感反应及总分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结束时两组RQLQ评分进一步出现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包括各项目评分及总分)(P<0.05);在治疗结束后2个月治疗组仍在鼻部症状、行为、日常活动及总分方面显示出优势(P<0.05)。在治疗结束2个月后,治疗组1例复发患者,复发率2.27%,对照组6例复发患者,复发率13.9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时两组ECP水平均较治疗前有了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2个月后对照组ECP有所回升,但治疗组仍维持于低水平,且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中医辨证施治基础上联合西�
张文芳田爱平
关键词:过敏性鼻炎鼻鼽生活质量炎症复发
膏方联合穴位贴敷对支气管哮喘患者ACT评分的影响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联合膏方治疗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的影响。方法:将391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4组,A组97例,为单纯西药治疗,B组102例,为加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C组97例,为加用中药膏方治疗,D组95例,为加用中药穴位贴敷及膏方治疗,疗程均为1年,每月ACT评分为观察指标。结果:治疗后每个观察时间点D组ACT评分均高于A、B、C组(P<0.05);B、C组均高于A组(P<0.05);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治疗后ACT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内各个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每个观察时间点D组有效率均优于A、B、C组(P<0.05);B、C组有效率均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4组在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中药穴位贴敷及膏方治疗,能进一步提高ACT评分,较单用贴敷或单用膏方效果更好,更有利于达到哮喘控制的治疗目标。
田爱平张洪利卢丽艳张丽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穴位贴敷膏方
车苓附子汤结合托伐普坦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观察车苓附子汤结合托伐普坦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研究合计纳入99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均由我院2017年6月~2019年6月收治,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予以对照组患者(49例)托伐普坦常规疗法,观察组患者(5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车苓附子汤治疗,对比各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患者中医症状积分(咳嗽咳痰、气喘胸闷、食欲减退、腹胀乏力、恶寒等)变化、肺功能指标及心脏功能指标变化、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变化、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00%)高于对照组患者(85.71%),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咳嗽咳痰、气喘胸闷、食欲减退、腹胀乏力、恶寒等中医症状积分、1s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FEV1/FVC)、最大通气量(MVV)、血清肌钙蛋白Ⅰ(cTnⅠ)、血浆氨基末端脑钠尿肽水平(NT-proBNP)水平、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白介素-6(IL-6)水平比较,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咳嗽咳痰、气喘胸闷、食欲减退、腹胀乏力、恶寒等中医症状积分、FEV1、FEV1/FVC、MVV、cTnⅠ、NT-proBNP、hs-CRP、IL-6等指标均显著改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咳嗽咳痰、气喘胸闷、食欲减退、腹胀乏力、恶寒等中医症状积分、FEV1、FEV1/FVC、MVV、cTnⅠ、NT-proBNP、hs-CRP、IL-6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0.00%)低于对照组(10.00%),P<0.05。结论:车苓附子汤结合托伐普坦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临床疗效显著,可较好改善患者心肺功能,患者恢复好,安全性高,可推广应用。
季辉田爱平卢丽艳代良田
关键词: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托伐普坦疗效心脏功能肺功能
呼吸机相关肺炎的中医辨证综合治疗临床观察
赵辉张丽田爱平季辉卢丽艳潘磊尹玉松于鸿陈维
课题研究将入选患者分为中西医结合组(30例)及西药组(30例),中西医结合组辨证分为痰热壅肺和痰湿阻肺两型,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根据分型分别加用经方麻杏石甘汤及射干麻黄汤化裁治疗。观察两组对临床症状、胸片、血常规、血...
关键词:
关键词:肺炎呼吸机中西医结合治疗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