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荣丽

作品数:10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泗阳双语实验学校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教学
  • 3篇感官
  • 3篇感官参与
  • 2篇德育
  • 2篇品德
  • 2篇课堂
  • 2篇涵养
  • 1篇道德
  • 1篇道德实践
  • 1篇道德学习
  • 1篇德育观
  • 1篇德育观念
  • 1篇德育思想
  • 1篇动态课堂
  • 1篇兴趣班
  • 1篇修养
  • 1篇学科
  • 1篇学科学
  • 1篇学科学习
  • 1篇学生品德

机构

  • 9篇泗阳双语实验...

作者

  • 9篇杨荣丽

传媒

  • 2篇江苏教育
  • 1篇语文建设
  • 1篇思想政治课教...
  • 1篇小学教学参考
  • 1篇江苏教育研究
  • 1篇小学教学参考...
  • 1篇小学教学参考...
  • 1篇教学与管理

年份

  • 2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二次开发的实践探索被引量:4
2019年
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上好道德与法治课的前提。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在尊重教材、基于教材的基础上,需要对教材进行深化理解、适当调整、适度拓展、有机整合,以提升教学的适切性和有效性。
杨荣丽
关键词:教材开发有效教学
打造多感官参与的道德与法治课堂
2021年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全身心地参与教学活动,能有效提高学习效果。1.看,在回望中萌动道德情感。视觉是人最重要的感觉,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出示图片、图表、幻灯片、视频、动画、直观实物等,创设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用丰富的画面刺激学生的视觉,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如教学统编《道德与法治》四上《我们班四岁了》时,课前,教师搜集学生入学第一天、入队日、春秋游、运动会等的照片,并制作视频和相册,同时发动学生寻找一件自己的成长纪念品。
杨荣丽
关键词:动态课堂
润物无声,在课堂教学中涵养学生品德
2021年
语文课程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统一的特点。这一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渠道。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品读重点句段、讲述红色故事、写作抒发内心情感和主题拓展阅读活动等,让学生走进文本的鲜活世界,体验感悟文本的思想情感,从而涵养学生的道德品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课堂教学中获得知识能力和道德修养的全面发展。
杨荣丽
关键词:课堂教学品德修养
语文与品德同行——和谐共赢
2011年
新课程提出,要拓宽学科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加强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注意利用其他学科教学活动成果与本学科教学活动进行有机整合,在整合中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也指出,
杨荣丽
关键词:《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和谐共赢语文学科学习教学活动
多种感官参与,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性被引量:1
2018年
传统的品德课堂教学,教师总是把道理和知识的讲解作为教学重点,学生缺乏动手、动口的机会,导致学生不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品德教学效率不高。学习不仅要用脑子思考,用眼睛看、耳朵听、嘴巴说、手操作,而且要自己亲自经历,用自己的心去感悟。在多种感官的刺激下,学生亲身体验的直接经验才是他们自己的学习成果,使学生能够自我解读、自我理解,实现自我发展,从而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性。
杨荣丽
关键词:感官参与教学有效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德育思想价值研究——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代价值》被引量:2
2022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德育思想博大精深,在历史上为推动民族进步、维持社会稳定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至今依然体现出显著的时代价值,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奠定了基础,更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助力。由赵坤博士所著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代价值》一书,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目标,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的内容、定位、实现途径为研究方向,总结过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的经验、教训.
杨荣丽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德育思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博大精深
“方法与技能”的可视化运用
2022年
基于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实践性特征,教材设置了应用型的“方法与技能”栏目,为学生搭建道德学习的脚手架,提供从思想认识走向道德实践的行为指导和行动策略,帮助学生掌握“关于道德的知识”,解决“如何做”的问题。但由于无“境”、无问,一些教师对该栏目视而不见或直接“原版”呈现、一读了之,影响其教育价值的彰显。
杨荣丽
关键词:道德学习实践性特征道德实践脚手架教材设置
让绘本故事涵养学生品性
2019年
绘本是近些年来深受儿童甚至成人喜欢的图文结合的叙事文体。《道德与法治》低年段(1~2年级)统编教材就采用了绘本式教材设计的思路,绘本表达是教材的重要呈现方式。我们可以在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经由视觉、听觉、动觉及触觉获得讯息,综合运用多种感官去吸收和体验,利用不同的感官经验内化学习,让绘本故事涵养学生品性。
杨荣丽
祛除兴趣班“鄙视链”对小学德育的负面影响被引量:1
2021年
高价兴趣班在很多地方都存在,如果仅仅是基于市场供需关系而存在,则无可非议,但若异化为家长之间比拼经济实力与社会地位的工具,甚至产生兴趣班“鄙视链”,兴趣班的性质就变了。而今,这种“鄙视链”不仅在家长中存在,甚至还在向小学生中间蔓延。兴趣班“鄙视链”在小学生中的存在,是多方面的错误观念共同作用的结果。要在小学生中祛除兴趣班“鄙视链”对道德教育的负面影响,需要多方教育主体互相配合,需要道德教育在各教育主体间的渗透。
杨荣丽
关键词:兴趣班德育观念教育主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