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喜

作品数:6 被引量:35H指数:3
供职机构:遂平县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血管
  • 2篇药物
  • 2篇他汀
  • 2篇疗效
  • 2篇结核
  • 2篇伐他汀
  • 2篇肺结核
  • 1篇滴注
  • 1篇电图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毒性
  • 1篇对心
  • 1篇对心功能
  • 1篇心电
  • 1篇心电图
  • 1篇心功能
  • 1篇心绞痛
  • 1篇心脑
  • 1篇心脑血管

机构

  • 6篇遂平县人民医...
  • 4篇河南省疾病预...
  • 1篇郑州大学第二...

作者

  • 6篇李喜
  • 4篇朱路平
  • 2篇罗君
  • 1篇陈艳华
  • 1篇李占武

传媒

  • 2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中国药物与临...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医临床研究
  • 1篇临床医学研究...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4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匹伐他汀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效果及对心功能与血清因子水平的影响被引量:7
2021年
急性心肌梗死主要是冠状动脉闭塞引起急性、持续性的心肌缺血导致的一种严重的冠心病。该病最常见的病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时常伴随有休克、胸痛、心律失常以及心力衰竭等症状[1]。常规治疗还是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扩张冠状动脉,清除血管阻塞物等,他汀类药物是常用的治疗药物[2]。目前临床上他汀类药物种类多,而且这类药物对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降低血管炎症反应的报道很少,因此选择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良好的他汀类药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他汀类药物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相关因子水平及心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李喜朱路平张梦春
关键词:冠状动脉闭塞血管阻塞匹伐他汀血清因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持续服用抗凝药物的心脑血管疾病老年患者拔牙术中的治疗体会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总结长时间服用抗凝药物的心脑血管老年患者拔牙术中的治疗体会。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本院进行拔牙手术治疗的80例心脑血管疾病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手术前均长时间口服抗凝药物。依据患者手术前是否停用口服抗凝药物将其分成常规组(40例,手术前1周停用抗凝药物治疗)和试验组(40例,持续服用口服抗凝药物)。依据国际标准化比值将试验组患者分为成高比值组(20例,2.0<国际标准化比值<2.5)与低比值组(20例,正常值<国际标准化比值≤2.0)。比较常规组与试验组患者拔牙过程中和拔牙后30 min、1 h及24 h的出血率和血小板计数、国际标准化比值、拔牙数量以及拔牙时间;比较高比值组与低比值组患者拔牙过程中和拔牙后30 min、1 h及24 h的出血率。结果拔牙过程中和拔牙后30 min、1 h,试验组的出血率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牙后24 h,两组的出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国际标准化比值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与试验组患者的拔牙数量和拔牙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牙过程中和拔牙后30 min、1 h及24 h,常规组与试验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牙过程中和拔牙后30 min、1 h,高比值组的出血率均高于低比值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牙后24 h,两组的出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服用抗凝药物的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在进行拔牙手术时出血率高于术前停用抗凝药物者,但是在实施拔牙手术时做好局部止血,并且手术后持续观察,可在不停用抗凝药物的前提下减少出血率。另外,在手术前对国际标准化比值进行合理调整,也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出血率。
李喜李占武
关键词:拔牙术抗凝药物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
利福喷丁与利福平在治疗肺结核中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21
2012年
目的对比利福喷丁与利福平在治疗肺结核中的药效和副作用。方法随机将88例肺结核患者均分为利福喷丁治疗组(RFT组)和利福平治疗组(RFP组),均治疗2个月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对比临床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RFT组痰菌阴转39例,RFP组痰菌阴转28例,组间比较,P<0.01;RFT组病灶吸收41例,空洞闭合37例;RFP组病灶吸收31例,空洞闭合28例,组间比较,P<0.05。RFT组有效40例,RFP组有效33例,组间比较,P<0.05。RFT组出现药物不良反应7例,RFP组出现药物不良反应16例,组间药物不良反应比较,P<0.05。结论利福喷丁治疗肺结核疗效确切,具有高效低毒、抗菌活性强和血药浓度稳定等特点,能够促进肺结核患者规律治疗和改善预后。
朱路平罗君李喜
关键词:利福喷丁利福平肺结核药效药物不良反应
36例耐药性肺结核患者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分析耐药性肺结核患者耐药性的临床特点、形成原因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我院36例耐药性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耐药性的临床特点、形成原因和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对一种或多种抗结核药物耐药病例同时存在;耐HR两种药物以上26例;30~50岁之间耐药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结论通过强化首诊肺结核患者的宣教、根据药敏试验合理选择敏感药物科学制定抗结核治疗方案、建立肺结核就诊登记等措施能够降低耐药性肺结核的发生率,从而提高治愈率和改善生活质量。
朱路平李喜
关键词:耐药性肺结核肺结核耐药性
辛伐他汀治疗5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2012年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和药物安全性。方法随机将10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均治疗10d为一疗程,三个疗程结束后对比心绞痛临床疗效、心电图疗效和药物安全性。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疗效总有效率94.12%优于对照组80.77%,P<0.05;治疗组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96.08%明显优于对照组78.85%,P<0.01;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P>0.05。结论辛伐他汀能够通过消除或减少斑块炎症、降低斑块破裂和凝血活性等作用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陈建辉李喜陈艳华
关键词:辛伐他汀心电图不稳定型心绞痛
静脉滴注清开灵治疗46例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清开灵治疗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91例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保肝和抗病毒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静脉滴注清开灵注射液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10d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对比临床疗效、改善肝功和肝纤维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48%明显高于对照组73.33%,P<0.01;治疗后,组间肝功指标比较,P<0.01,观察组治疗前后比较,P<0.01;治疗后,组间肝纤维化指标比较,P<0.01,观察组治疗前后比较,P<0.01。结论:清开灵注射液具有增强机体免疫能力、抑制病毒复制和抗氧化等作用,提高病毒性乙型肝炎的治疗率,改善肝功指标和肝纤维化程度。
朱路平罗君李喜
关键词:清开灵注射液病毒性乙型肝炎肝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