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培军
- 作品数:8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保定市科技局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指导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STMN1及UBE2C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5
- 2021年
- 目的:通过检测STMN1及UBE2C基因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探索其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间的关联及两基因表达间的关联。方法: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180例胃癌病理标本及对应180例正常胃部黏膜标本中STMN1及UBE2C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STMN1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5.6%,而在正常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26.1%(P<0.05),STMN1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及肿瘤分化程度无明显相关性,而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Lauren分型明显相关(P<0.05)。UBE2C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3.3%,而在正常组织中阳性表达仅为24.4%(P<0.05),UBE2C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及肿瘤分化程度均无显著相关,而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及Lauren分型关联性显著(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表明,淋巴结转移、Lauren分型、TNM分期与STMN1及UBE2C表达相关(P<0.05)。STMN1与UBE2C基因表达呈正相关(r=0.288,P<0.05)。结论:STMN1的表达与胃癌的产生、进展、浸润及转移密切相关,UBE2C可能通过PI3K/Akt信号通道调节STMN1。
- 赵龙张惠卿王前郭星张培军
- 关键词:胃癌基因表达
- γ-synuclein及c-erbB-2表达与乳腺癌预后的关系
- 张惠卿苑国强张培军陈兴丽张晋毛永贤张金库
- 本研究选取临床病理资料完整并随访5年以上的137例乳腺癌病例,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参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阳性对照采用美国SANTA CRUZ提供的阳性切片,阴性对照用PBS代替一抗。在400倍高倍镜下观察3个视野,...
- 关键词:
- 关键词:乳腺癌Γ-SYNUCLEIN预后C-ERBB-2
- 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中Survivin mRNA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 2019年
- 目的探讨survivin mRNA在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取χ2检验,收集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90例、结直肠腺瘤疾病患者60例,同期选择本院体检健康人60例为对照组,运用巢式RT-PCR技术检测并比较术前结直肠癌患者、结直肠腺瘤疾病患者、正常健康人3组血清中survivin mRNA表达水平。分析结直肠癌患者血清中survivin mRNA水平与肿瘤术后分期、病理类型、分化程度和是否远处转移等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性。结果健康人中survivin mRNA不表达,结直肠良性腺瘤疾病患者中有2例survivin mRNA表达,表达率为3.33%,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中survivin mRNA有49例,表达率为54.44%,survivin mRNA表达率与肿瘤分期及肿瘤转移密切相关(P<0.05),与肿瘤的病理类型及分化程度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外周survivinmRNA表达明显上调,其与结肠癌分期及是否远处转移密切相关,可以作为检测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转移和评价肿瘤是否进展的良好的分子标记物。
- 王前刘洁王宁齐红兵莫负权周文素张培军
- 关键词:结直肠癌外周血
- 掌指骨螺钉在颈椎后路单开门手术中的应用
- 李涛张培林张兵张培军李伟牛占岭孟繁军张谦王素玉崔彦彬林会芬王建英
- 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ol,C.S.)是骨科常见病、多发病,有相当一部分病人需手术治疗,手术又分前路和后路,后路手术中,颈椎后路单开门减压椎管成形术是临床最常用的手术方法;传统术式是将开门侧椎板掀...
- 关键词:
- 关键词:螺钉指骨
- γ-synuclein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预后意义
- 郭兰栓张惠卿张培军张欣张宇新张新江等
- 该课题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乳腺癌标本进行γ-synuclein的检测,发现其表达与乳腺癌的临床分期有显著相关性,认为γ-synuclein有可能成为新的乳腺肿瘤标记物;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从形态学上分析γ-synucl...
- 关键词:
- 关键词:免疫组织化学法乳腺癌标记物
- Cyclin D1(CCNDl)A870G基因多态性与保定地区结肠癌的关系
- 2017年
- 为了探讨cyclin D1(CCNDl)A870G基因多态性与保定地区结肠癌患者的年龄、性别、高胆固醇血症、家族史、病理分型、病理分期的关系,我们从200例保定地区结肠癌患者和200例保定地区健康体检者的血中提取DNA,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体分析对提取的DNA进行多肽性分析。结果显示,病例组和对照组AA\AG\GG基因频率无明显差异。高胆固醇及重度吸烟的结肠癌患者GG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其他基因型,有明显差异(P<0.05),重度吸烟及高胆固醇血症在健康体检人群中GG基因型无明显差异(P>0.05)。由此推断高胆固醇血症及吸烟可作为在cyclin D1(CCNDl)A870G基因多态性中GG基因型中结肠癌发生的危险因子,遗传因素的结肠癌患者AA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其他基因型,有明显差异(P<0.05)。由此推断遗传因素可作为在cyclin D1(CCNDl)A870G基因多态性中AA基因型中结肠癌发生的危险因子,这将为进一步研究结肠癌分子生物学的发生机制提供依据。
- 张培军王前
- 关键词:结肠癌CYCLIN
- 不同分期胃癌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 观察不同分期胃癌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于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98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分期的不同将其分为早期组(n=43)和进展期组(n=55)。比较不同分期胃癌患者的术前临床特征及术后住院期间下肢DVT发生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胃癌患者术后住院期间发生下肢DVT的危险因素。结果 术前,早期组患者的年龄、收缩压、C反应蛋白水平、D-二聚体水平均低于进展期患者,总胆固醇水平、甘油三酯水平、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体重指数均高于进展期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98例胃癌患者中,有21例患者术后住院期间发生下肢DVT,其中早期组5例,进展期组16例。根据术后住院期间是否发生下肢DVT将98例胃癌患者分为DVT组(n=21)和对照组(n=7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DVT组的年龄大于对照组,进展期患者比例、术前C反应蛋白水平、术前D-二聚体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癌进展期患者术后住院期间发生下肢DVT的风险较高,进展期、术前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术前D-二聚体水平升高会增加胃癌患者术后住院期间发生下肢DVT的风险。
- 杨亮张培军张静波
- 关键词:胃癌下肢深静脉血栓凝血功能
- 轻中度痔疮的内镜下套扎术与常规外科手术疗效的对照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讨内镜下套扎术与常规外科手术治疗轻中度痔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入院就诊的轻中度痔疮患者106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内镜组(53例)和常规手术组(53例),常规手术组患者使用常规手术治疗,内镜组使用内镜下套扎术治疗,回顾性研究比较2组临床疗效,并对2组术中相关指标、术后疼痛评分和水肿评分进行比较,观察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内镜组治疗有效率(94.34%)明显高于常规手术组(77.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04,P=0.035)。内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恢复时间和住院费用均明显少于常规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603、7.676、38.297、19.922、5.609,P=0.000)。内镜组术后疼痛评分和水肿评分均明显低于常规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962、49.216,P=0.000)。内镜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3.21%)明显低于常规手术组(41.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81,P=0.001)。[结论]相对于常规手术,内镜下套扎术治疗轻中度痔疮的临床疗效显著,可减少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疼痛,且并发症较少,具有较高安全性,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 杨亮张培军韩静张金卓谢长访杨义超熊英
- 关键词:内镜下套扎术常规手术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