钮卫东
- 作品数:40 被引量:39H指数:3
- 供职机构:苏州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历史文化名城轨道交通一体化设计研究——以苏州轨道交通6号线悬桥巷站为例
- 2020年
- 在历史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中,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轨道交通的需求也日益明显。本文通过对苏州轨道交通6号线悬桥巷站的设计研究进行分析,考量轨道交通不同站点模式的利弊,从问题入手,在城市形象,功能布局,交通流线以及文化彰显这四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进而得出一体化设计在历史文化名城的优势,它能够更合理的带动站点周边更新发展,提高土地利用率与区域价值,提升古城的城市形象与生活品质。
- 陆玮任吉鑫钮卫东
- 关键词:历史文化名城轨道交通站点城市形象
- 历史文化街区的开发模式与居住形态探讨——以苏州山塘、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为例被引量:6
- 2010年
- 新时期历史文化街区的开发急需先进的理念和方法加以引导。苏州作为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其历史文化街区不同的开发模式带来了不同的开发效果。居住形态作为历史文化街区的原始形态,蕴含着巨大的历史文化价值,其发展状况对街区的兴衰起到极大的影响作用。正确处理好居住、商业和旅游业三者的关系,是历史文化街区的内在价值得以延续的关键。历史文化街区居住形态本身要受到社会、经济和文化等多种因素发展变化的影响,其未来发展方向也需要得到极大的关注。
- 钮卫东徐寒微徐克明
- 关键词:历史文化街区居住形态
-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临街管控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临街管控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其属于临街管控的领域,其方案包括以下步骤:根据商户的经营地址设置商户二维码,所述商户二维码用于建立商户与公安系统之间的通讯;获取报警信息,所述报警信息包括投...
- 殷景文胡晓蔚司秋月谢飞李锋钮卫东
- 大城市公交线网优化与发展方法初探
- 本文对大城市的公交线网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模式进行了探讨。从多方面入手提出公交线网优化和发展的任务和对策,并结合苏州的实际情况提出城市公交线网优化的总体规划思路和相应规划措施。
- 樊钧李锋钮卫东李新佳吴红
- 关键词:公交线网
- 文献传递
- 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轨道客流全程OD提取方法及系统
- 本申请涉及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轨道客流全程OD提取方法及系统,包括:对手机信令数据进行预处理;根据预处理后的手机信令数据,结合移动基站网络分布的空间地理位置数据,得到用户的移动、停留的时间空间特征数据;利用所述用户的移动、...
- 潘敏荣邹戴晓戈悦淳李锋钮卫东施进华徐瑗瑗樊钧赵薇潘铁
- 文献传递
- 公私合作策略在城市开发区工业地块更新中的借鉴被引量:1
- 2016年
- 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开发区作为城市产业和经济发展的先行区,走上了"二次创业"的转型之路。随着转型的推进,土地作为城市发展的空间载体已趋紧,面向存量工业地块的更新逐步成为政府解决土地资源紧缺的重要路径,而由此面临的产权协调困难、利益冲突、监督不足等问题也日益凸显。通过剖析了当前开发区工业地块更新中面临的困境,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总结了公私合作的要件,重点从合作更新、弹性操作和联合执行3方面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更新策略。
- 缪诚杨新海钮卫东
- 关键词:公私合作
- 一种古城历史河道景观性恢复结构及方法
- 本申请涉及古城景观结构的技术领域,改善了改善古城河道恢复困难的问题,公开了一种古城历史河道景观性恢复结构及方法,其包括槽体,沿沟槽长度方向铺设,槽体纵向切面为U型,槽体上部铺设有透明板,透明板配合槽体形成储水腔;流体介质...
- 朱淳王玥嵇雪华王剑峰张安铌王丽晔蒋瑾涵尹文怡施青云唐诗李锋钮卫东
- 历史街区控保建筑空间功能的现代转换策略被引量:2
- 2016年
- 通过现场调查与案例分析,阐述苏州历史街区控保建筑的保护利用现状与困惑,提出控保建筑可持续发展的原真性保护原则与空间功能的现代转换策略.结果表明:控保建筑的原真性保护原则应兼顾本体与外部环境的空间维度、有形与无形的价值维度、历史与现实的时间维度;控保建筑可以通过重点修缮、复原整理和有机更新等策略由传统居住向现代居住、文化和商业空间功能转换.
- 孙晓鹏钮卫东殷勇
- 关键词:历史街区原真性
- 一种基于TransModeler的交叉口动态仿真及评价方法及相关设备
- 一种基于TransModeler的交叉口动态仿真及评价方法及相关设备,在该方法中,确定预设格式的交叉口数字模型;基于交叉口数字模型使用TransModeler进行仿真建模,得到交通分区设置、运行策略设置、路口渠化及信号配...
- 李大顺李锋钮卫东樊钧潘敏荣姜科戈悦淳赵薇王辰阳
- 基于文化线路考量的乡土遗产保护——以苏州东山陆巷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为例被引量:18
- 2010年
- 古村落乡土遗产保护的特殊性决定了对其的认知不能等同于要素遗产或城市型的文化遗产,其保护的成败取决于乡土文化的挖掘和乡土价值的认知。陆巷古村作为江苏省内仅有的两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之一,其乡土遗产的保护从文化线路的角度出发,以南渡文化为基点,以聚居乡土地脉空间分析为工具,以要素与系统统一的保护观为目标,通过对其乡土价值进一步的认知,形成陆巷古村乡土遗产保护与太湖流域文化保护之间的互动,进而对陆巷古村保护规划的四个重点进行落实。
- 钮卫东许业和吴佳斐
- 关键词:文化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