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柴博兰

作品数:9 被引量:54H指数:4
供职机构: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适用技术跟踪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综合征
  • 3篇急性冠脉
  • 3篇急性冠脉综合...
  • 3篇冠脉
  • 3篇冠脉综合征
  • 2篇心肌
  • 2篇NSTE-A...
  • 2篇CRUSAD...
  • 1篇蛋白
  • 1篇蛋白相关
  • 1篇地奈德
  • 1篇动脉
  • 1篇心病
  • 1篇心肌梗死
  • 1篇心肌梗死患者
  • 1篇心肌缺血
  • 1篇胸肺
  • 1篇胸肺顺应性
  • 1篇血红素加氧酶
  • 1篇血红素加氧酶...

机构

  • 9篇保定市第一中...

作者

  • 9篇柴博兰
  • 5篇王丽显
  • 3篇付晓丽
  • 3篇张冬芹
  • 3篇杨颖博
  • 2篇田祥
  • 2篇许娜
  • 2篇刘晶晶
  • 1篇田小燕

传媒

  • 2篇热带医学杂志
  • 2篇分子诊断与治...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解放军预防医...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医师在线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5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不同浓度布地奈德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对老年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胸肺顺应性及气道重塑的干预效果被引量:34
2019年
目的对比不同浓度布地奈德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对老年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胸肺顺应性及气道重塑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88例老年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AECOPD)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常规剂量组(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2mg/次,持续20min,2次/d)与大剂量组(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4mg/次,持续20min,2次/d),每组各44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顺应性指标、气道重塑相关指标及安全性指标。结果大剂量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45%,明显高于常规剂量组的81.82%(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总顺应性、肺顺应性、胸廓顺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大剂量组患者总顺应性、肺顺应性、胸廓顺应均显著大于常规剂量组(均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MMP9、IL-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大剂量组患者MMP9、IL-8均显著小于常规剂量组(P<0.05)。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肝肾功能均未见异常。常规剂量组出现2例不良反应(4.55%),与大剂量组的1例(2.27%)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布地奈德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治疗老年AECOPD患者较小剂量治疗可明显提高疗效,改善胸肺顺应性及气道重塑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付晓丽田祥杨颖博柴博兰张冬芹
关键词:布地奈德复方异丙托溴铵AECOPD
以听神经损害为首发症状的Guillain-Barre综合征误诊讨论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不典型Guillain-Barre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ome,GBS)的临床特点,以减少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以听神经损害为首发症状的GBS的临床资料。结果本例先后因耳鸣、耳聋及心悸、四肢无力、大小便困难、燥热、无汗就诊于外院耳鼻咽喉科及心血管内科,分别诊断为突发性耳聋及冠心病,予相应治疗后,耳鸣、耳聋、心悸症状好转,但四肢无力症状加重,其他症状无明显好转,入我院。经查体及腰椎穿刺脑脊液检查提示蛋白细胞分离,肌电图检查提示神经源性损害,诊断为GBS,予丙种球蛋白及营养神经等治疗后,患者四肢无力明显好转。结论GBS缺乏典型临床表现时易误漏诊,及时行脑脊液、肌电图检查有助于确诊,免疫球蛋白等治疗有助于改善症状。
田小燕王丽显柴博兰
关键词:GUILLAIN-BARRE综合征颅神经损伤误诊冠心病
AT-Ⅲ活性和NT-proBNP检测联合GRACE评分对NSTE-ACS患者远期预后的评估价值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分析抗凝血酶(AT-Ⅲ)、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检测联合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RACE)评分对非ST段抬高性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远期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94例NSTE-ACS患者作为NSTE-ACS组,计算所有NSTE-ACS患者GRACS评分,分为三个亚组[低危组(n=39)、中危组(n=34)和高危组(n=21)]。选取同期因疑似冠心病而住院,并经冠状动脉造影术证实血管狭窄直径<50%、血流正常且临床资料完整的60例非冠心病者为对照组;比较NSTE-ACS组与对照组AT-Ⅲ活性、NT-proBNP水平差异,采用ROC曲线分析AT-Ⅲ活性、NT-proBNP水平、GRACE评分及三者联合对NSTE-ACS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NSTE-ACS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 NSTE-ACS组AT-Ⅲ活性低于对照组,LgNT-proBN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STE-ACS三个亚组AT-Ⅲ活性比较: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NT-proBNP水平比较: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截至随访结束,94例NSTE-ACS患者共26例出现MACE,68例未出现MACE,预后不良率为27.66%,分别将其分为MACE组及无MACE组。MACE组、无MACE组年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左心室射血分数、AT-Ⅲ活性、LgNT-proBNP水平、GRACE评分及吸烟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AT-Ⅲ活性、LgNT-proBNP水平、GRACE评分为影响NSTE-ACS患者出现预后不良的多因素(P<0.05)。各指标曲线下面积以联合检测最大。结论 AT-Ⅲ活性、LgNT-proBNP水平、GRACE评分为影响NSTE-ACS患者出现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检测三指标可作为预测患者预后并发MACE的有效手段。
王丽显柴博兰杨颖博王晓伟张冬芹
关键词:NT-PROBNP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远期预后
氧化应激因子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究氧化应激因子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5月~2022年5月符合标准的108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作为观察组,并根据Gensini积分及临床检查分析确定患者的冠脉狭窄程度,分为重度组(n=32)、中度组(n=34)、轻度组(n=42);另选择同期冠脉造影检查为阴性,未出现明显冠脉狭窄者95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各组患者氧化应激因子的水平,并分析氧化应激因子与患者冠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的Lp-PLA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AT-Ⅲ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冠脉狭窄中度组的Gensini积分与Lp-PLA2水平高于轻度组(P<0.05),中度组的AT-Ⅲ水平低于轻度组(P<0.05);重度组的Gensini积分与Lp-PLA2水平高于轻度组和中度组(P<0.05),重度组的AT-Ⅲ水平低于轻度组和中度组(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中AT-Ⅲ水平与Gensini积分呈负相关(r=-0.329,P<0.05),Lp-PLA2水平与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r=0.279,P<0.05)。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冠脉狭窄程度和氧化应激因子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与血清中AT-Ⅲ水平呈负相关,与血清中Lp-PLA2水平呈正相关,血清氧化应激因子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脉狭窄程度的预测。
柴博兰许娜王丽显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冠脉狭窄程度
血清Lp-PLA2和Klotho及PTX3与Hp感染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相关性
2024年
目的探究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Klotho蛋白、正五聚蛋白3(PTX3)与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4年1月在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诊治的220例ACS患者为研究对象,记为ACS组,根据患者是否合并Hp感染将ACS组分为单纯ACS组(n=96)和Hp合并ACS组(n=124),另选同期180例Hp患者记为单纯Hp组。ELISA检测高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Lp-PLA2、Klotho、PTX3水平。血常规分析仪检测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NE)、血红蛋白水平。Pearson相关性分析Hp合并ACS组Lp-PLA2、Klotho、PTX3水平之间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Lp-PLA2、Klotho、PTX3水平对ACS患者发生Hp感染的诊断价值,Z检验比较曲线下面积(AUC)的差异。结果与单纯Hp组相比,ACS组NE、Lp-PLA2、PTX3水平较高,而Klotho水平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501、9.741、10.162、10.478,P均<0.05)。与单纯ACS组相比,Hp合并ACS组NE、Lp-PLA2、PTX3水平较高,Klotho水平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410、7.625、7.618、7.047,P均<0.05)。Hp合并ACS组血清Klotho与Lp-PLA2、PTX3水平皆成负相关(r=-0.406、-0.409,P均<0.05),而Lp-PLA2与PTX3水平成正相关(r=0.428,P<0.05)。血清Lp-PLA2、Klotho、PTX3单独诊断ACS患者发生Hp感染的AUC为0.834、0.818、0.815,联合诊断的AUC为0.957,优于各自单独诊断(Z三者联合vs.Lp-PLA2=5.160、Z_(三者联合vs.Klotho)=4.876、Z_(三者联合vs.PTX3)=5.663,P均<0.05)。结论Hp合并ACS患者Lp-PLA2、PTX3水平较高,Klotho水平较低,联合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柴博兰王显丽许娜刘晶晶宋茜茜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KLOTHO蛋白
补肺活血胶囊联合噻托溴铵粉吸入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补肺活血胶囊联合噻托溴铵粉吸入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COPD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常规基础治疗基础上采用噻托溴铵粉吸入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补肺活血胶囊治疗。对比二组患者的疗效。比较二组的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p)]的水平。检测二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的水平。记录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二组治疗后的FVC、FEV1/FVC、FEV1%prep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FVC、FEV1/FVC、FEV1%prep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治疗后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补肺活血胶囊可提高COPD的疗效,改善血液流变学水平,提高肺功能。
杨颖博付晓丽柴博兰高芳芳
关键词:补肺活血胶囊噻托溴铵粉吸入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血液流变学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GRACE评分与CRUSADE评分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探讨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RACE)评分与CRUSADE评分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64例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NSTE-ACS患者的临床资料,入院时均进行GRACE评分和CRUSADE评分,根据联合评分分为低危组128例、中危组74例和高危组62例,随访12个月,比较3组患者心肌缺血性事件和出血事件的发生率,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单个评分与联合评分预测心肌缺血性事件和出血事件的效能,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估GRACE评分与CRUSADE评分的相关性.结果高危组、中危组与低危组心肌缺血性事件发生率、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高危组心肌缺血性事件发生率、出血事件发生率均明显高于低危组(P<0.05);中危组与高危组、低危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评分预测心肌缺血性事件的ROC下面积(AUC)>CRACE评分(0.891比0.750),联合评分预测出血事件的AUC>CRUSADE评分(0.941比0.75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GRACE评分与CRUSADE评分呈正相关(r=0.530,P=0.014).结论 NSTE-ACS患者的GRACE评分与CRUSADE评分呈正相关,联合评分可预测心肌缺血和出血风险,指导抗栓治疗.
王丽显张冬芹王晓伟柴博兰
关键词: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心肌缺血出血
GDF-15、HDL-C及cTnI检测联合CRUSADE评分在NSTE-ACS预后评估中的应用
2021年
目的探讨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肌钙蛋白Ⅰ(cTnI)检测联合出血风险(CRUSADE)评分评估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住院部治疗的102例NSTE-ACS患者设为观察组,根据CRUSADE评分分为低危组(n=34)、中危组(n=36)、高危组(n=32),选取同期110例体检的健康者为对照组。对比各组GDF-15、HDL-C及cTnI水平及不同预后的患者CRUSADE评分。随访3年,比较3组心肌缺血事件发生率、出血事件发生率及预后生存率,分析GDF-15、HDL-C及cTnI水平联合CRUSADE评分对NSTE-ACS患者预后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 GDF-15、cTnI水平:对照组<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HDL-C水平:对照组>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组GDF-15及cTnI水平显著高于中危组及低危组,HDL-C水平明显低于中危组及低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GDF-15、HDL-C及cTnI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组心肌缺血事件发生率、出血事件发生率均显著高于中危组及低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DF-15及cTnI高表达、HDL-C低表达、CRUSADE评分≥41分的患者死亡率更高(P<0.05)。GDF-15、HDL-C、c TnI水平、CRUSADE评分及四者联合检测RC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9、0.803、0.876、0.938、0.978,各指标曲线下面积以联合检测最大。结论 NSTE-ACS患者GDF-15、HDL-C、cTnI水平呈异常表达状态,三者检测联合CRUSADE评分评估NSTE-ACS患者预后死亡的价值较高。
柴博兰刘晶晶王晓伟王丽显
关键词:GDF-15HDL-C非ST段抬高
血清血红素加氧酶-1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氧化应激及Gensini评分的关系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血清血红素加氧酶-1(HO-1)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氧化应激及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为临床诊断和治疗评价提供新思路。方法选取2016-2018年间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86例(AMI组)和健康体检人群100名(对照组)为研究对象,AMI组根据HO-1水平分为高、中、低三组。通过收集临床数据、检测生化指标和冠脉造影进行Gensini评分,研究H O-1与氧化应激指标和Gensini评分的关系。结果AMI组患者HO-1、总胆红素(TBIL)、结合胆红素(DBIL)和游离胆红素(IBI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975,P=0.016;t=8.478,P=0.038;t=15.782,P=0.008;t=10.578,P=0.016);AMI组患者的丙二醛(MDA)和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575,P=0.009;t=11.057,P=0.015),但AMI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472,P=0.017;t=8.975,P=0.029);HO-1与MDA、AOPP、Gensini评分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435,P=0.011;r=-0.328,P=0.017;r=-0.375,P=0.008);HO-1与SOD、GSH-PX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529,P=0.001;r=0.408,P=0.003)。结论血清HO-1与急性心肌梗死的氧化应激和Gensini评分负相关,HO-1水平越高,抗氧化物水平越高,而氧化应激产物和Gensini评分水平越低。
柴博兰付晓丽邹远林田祥
关键词:血红素加氧酶-1急性心肌梗死氧化应激GENSINI评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