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星

作品数:39 被引量:58H指数:4
供职机构:泰安市卫生防疫站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8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9篇肿瘤
  • 7篇胃癌
  • 7篇癌旁
  • 7篇癌旁组织
  • 5篇幽门螺
  • 5篇幽门螺杆菌
  • 5篇幽门螺杆菌感...
  • 5篇螺杆菌
  • 5篇螺杆菌感染
  • 5篇杆菌
  • 5篇杆菌感染
  • 4篇胃幽门
  • 4篇胃幽门螺杆菌
  • 4篇胃幽门螺杆菌...
  • 4篇基因
  • 4篇肝癌
  • 3篇饮食
  • 3篇沙门氏菌
  • 3篇中微量元素
  • 3篇肿瘤标志

机构

  • 38篇泰安市卫生防...
  • 16篇泰山医学院
  • 2篇济宁医学院
  • 1篇安徽农业大学
  • 1篇泰安市中心医...

作者

  • 39篇李星
  • 16篇李伟
  • 14篇秦瑛
  • 7篇张金池
  • 5篇王学春
  • 5篇赵岩
  • 3篇李荣杰
  • 2篇张洪昌
  • 2篇张爱民
  • 2篇王炜
  • 2篇张志香
  • 1篇段军艳
  • 1篇申江颖
  • 1篇李应光
  • 1篇谢三星
  • 1篇申姜颖
  • 1篇孙涛
  • 1篇张新峰
  • 1篇王冬菊
  • 1篇史玲

传媒

  • 4篇预防医学情报...
  • 4篇泰山医学院学...
  • 3篇现代预防医学
  • 3篇中国公共卫生
  • 3篇泰山卫生
  • 2篇职业与健康
  • 2篇中国卫生检验...
  • 2篇社区医学杂志
  • 2篇预防医学论坛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医学综述
  • 1篇肿瘤防治杂志
  • 1篇微量元素与健...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国外医学(流...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中国慢性病预...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预防医学文献...

年份

  • 1篇2005
  • 5篇2004
  • 1篇2003
  • 6篇2002
  • 2篇2001
  • 3篇2000
  • 3篇1999
  • 2篇1998
  • 4篇1997
  • 4篇1996
  • 2篇1995
  • 2篇1994
  • 1篇1993
  • 3篇1992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肝癌p53基因等表达异常及相关性研究
2002年
目的 从分子生物学及病理学角度对肝癌中抑癌基因p5 3和肿瘤标志物AFP(甲胎蛋白 )、CEA(癌胚抗原 )的表达及相关性进行研究。方法 收集 4 0例肝细胞 (HCC)患者癌组织连带部分癌旁组织 ,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5 3基因、AFP、CEA等。结果 p5 3基因癌内表达率为 80 % ,癌旁组织为 5 0 % ;AFP癌内表达率为 87 5 % ,癌旁组织为80 % ;CEA癌内表达率为 5 5 % ,癌旁组织表达不明显。结论 检测 p5 3基因 ,并与其它肿瘤标志物和相关基因一起 ,在基因水平诊断肝癌。
楚贻康李星李伟王学春张金池
关键词:肝癌癌旁组织P53基因肿瘤标志物
肝癌及癌旁组织中P^53基因及AFP、CEA表达异常及相关研究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从分子生物及病理学角度对肝癌中抑癌基因P^53和瘤标志物AFP(甲胎蛋白)、CEA(癌胚抗原)的表达及相关性进行研究。方法:收集40例肝细胞肝癌(HCC)患者癌组织连带部分癌旁组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53基因、AFP、CEA等。结果:P^53基因癌内表达率为805,癌旁组织为505;AFP癌内表达率为87.55,癌旁组织为80%;CEA癌内表达率为55%,癌旁组织表达不明显,结论:检测P^53基因,并与其他肿瘤标志物和相关基因一起,在基因水平诊断肝癌、估计预后及制定术后治疗方案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李星李伟
关键词:肝癌癌旁组织P^53基因肿瘤标志物AFPCEA
RP因子抑制肿瘤传代细胞的实验研究
1996年
RP因子抑制肿瘤传代细胞的实验研究孙安堂,周新华,李星,李滨胜,李荣杰(山东省生物制品研究所,泰安市卫生防疫站,泰安市中医院)RP因子是一种新发现的具有重要生物免疫功能的新制剂,为了解RP因子对人癌细胞抑制作用,我们对Hep一2、Hela、正常人胚肺...
孙安堂周新华李星李滨胜李荣杰
关键词:肿瘤传代细胞
胃癌及癌旁组织中微量元素含量研究被引量:19
2001年
目的 :对微量元素在癌组织中的含量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收集 68例胃癌患者癌组织及癌旁组织 (对照组 ) ,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荧光光度法测定 Se、Zn、Cu、Fe、Cd。结果 :Fe、Cd在癌组织内的含量高于癌旁组织 ,但无显著差异 ( P>0 .0 1 ) ;Cu在癌组织内的含量高于癌旁组织 ,有显著性差异 ( P<0 .0 5 ) ;Zn、Se在癌组织内的含量低于癌旁组织 ( P<0 .0 1 ) ,有极显著性差异。结论 :缺 Se、Zn和 Cu、Fe、Cd升高 ,均与癌发生有相关性 。
李伟李星申姜颖
关键词:胃癌癌旁组织微量元素
从健康人粪便中检出侵袭性大肠杆菌报告
1992年
1989年7月,在饮食服务行业健康体检粪检中,检出2株侵袭性大肠杆菌(EIEC),经系统鉴别分别为 O136K78和 O112acK66血清型,报告如下:1、菌株分离:取受检者当日新鲜粪便标本1~2克接种亚硒酸盐(SF)增菌液,置37℃培养18~24h,划 SS平板分离培养,分离的2株 EIEC 在 SS 平板上均为无色半透明,光滑湿润,中等大小的菌落。接种克氏双糖(KIA)生长为斜面呈红色,底部呈黄色,不产气。
李星许光郝立宪
关键词:侵袭性大肠杆菌粪便标本增菌液饮食服务行业生化项目
HBsAg阴性肝炎测定HBV DNA的临床意义
2002年
目的 :探讨 HBs Ag阴性肝炎测定 HBV DNA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 HBs Ag阴性抗 - HBc阳性慢性乙肝病人血清 30例 ,恢复期急性乙肝病人血清 10 0例 ,用 PCR技术检测 HBV DNA。结果 :HBs Ag阴性抗 - HBc阳性的慢性及恢复期急性乙肝病人 HBV DNA阳性率分别为 70 %和 2 8%。结论 :利用 PCR技术对上述病例进行追踪检测非常必要 ,该类病例较可靠的治愈标准应是 PCR鉴定血清 HBV
秦瑛李星李伟申江颖
关键词:HBSAG阴性急性乙型肝炎HBVDNA聚合酶链反应
泰安市1992—2001年食物中毒情况分析
2002年
王炜李星
关键词:疾病调查中毒原因食物中毒
泰安市1990年白喉免疫水平监测报告
1992年
报道泰安市1990年人群白喉免疫水平监测情况,共抽434人,抗体达保护水平者352人,总保护率为81.11%,抗体GMT为33.8IU/L。能达到控制白喉的发病,但22岁和20岁以上组人群免疫水平偏低,各县市区白喉免疫水平差距较大。今后计划免疫工作应对此方面重点加强。
秦瑛赵岩李星
关键词:白喉免疫测定
胃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发生关系的病理学观察被引量:6
1996年
本文采用先进的PCR技术对56例胃癌、60例慢性胃炎及12例正常胃粘膜组织作了幽门螺杆菌的检测。结果,胃炎中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检出率93.33%,胃癌组织中检出率41.07%,正常胃粘膜中仅为16.67%。提示,胃炎的发生与HP感染明显相关,胃癌的发生与HP感染有一定的关系。从胃癌的发生部位来看,贲门癌HP感染率极低(9.52%),而胃窦部及小弯区的癌组织中HP感染率高(68%,37.5%),与HP易感部位在窦部及小弯处是一致的。可能是旺感染造成胃粘膜损伤、粘膜细胞活跃增生,增加了对致癌物质的敏感性。而贲门癌的发生与HP感染无关从病理分型的角度看,分化型(腺样型)的癌组织中感染率较高(55.88%),低分化型(弥漫型)中较低(20%),2例粘液癌中均未测到HP。本研究中分化型胃癌多位于胃窦区及小弯区,也进一步支持这一观点,另外,HP感染率在较低社会阶层人群中较高,与本文胃炎及胃癌的病员来源情况一致。
李伟王学春李星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胃炎胃肿瘤
PCR鉴定HBsAg阴性肝炎中HBVDNA的临床意义探讨被引量:1
1998年
收集HBsAg阴性HBcAb阳性慢性乙肝病人血清30例,恢复期急性乙肝病人血清100例,用PCR技术检测HBVDNA,结果检出率分别为70%和28%,说明上述某些病例虽然HBV用一般方法不易检出,但HBVDNA复制并未停止,其血清仍具有传染性。还证实随年龄增长,HBV感染者病变恢复较慢。
李星秦瑛
关键词:HBVDNA表面抗原阴性聚合酶链反应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