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年肿瘤患者麻醉中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分析老年肿瘤患者麻醉中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肿瘤患者50例做对比调查,结合麻醉方案的差异做分组,其中25例对照组采用丙泊酚联合七氟烷靶控输注,另外25例观察组采用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结果:观察组患者睁眼时间为(5.24±1.01)min,拔管时间为(9.04±1.02)min;对照组患者睁眼时间为(10.05±10.24)min,拔管时间为(15.32±1.47)min,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肿瘤患者麻醉中,需要谨慎选择麻醉药物以及给药途径,本次研究证实了,与其他麻醉方案对比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的效果更为理想。
- 鲁恒徐丹
- 关键词:肿瘤七氟烷瑞芬太尼
- 右美托咪定与芬太尼在产妇分娩镇痛中的效果及对新生儿脐动脉血气指标、Apgar评分的影响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Dex)、芬太尼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产科收治的拟实施阴道分娩的妇女1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70例。A组分娩过程中采用Dex复合罗哌卡因实施硬膜外自控镇痛,B组采用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实施分娩镇痛;比较二组产妇血压、心率、胎心率、镇痛效果、新生儿脐动脉血血气指标。结果 A组和B组产妇的SBP、DBP、HR在T0~T3时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产妇在T2、T3时刻的SBP、DBP、HR较本组在T0时刻均显著降低(均P<0.05);二组胎儿的胎心率在T1、T2时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分娩过程中、分娩结束时,A组的Ramsay镇静评分均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检测二组新生儿的脐动脉血pH值、PaO_(2)、PaCO_(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分娩结束后,比较二组新生儿的1min Apgar评分及5min Apgar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Dex复合罗哌卡因较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在分娩镇痛中的效果好。
- 葛佳谭栎徐丹龚政军黄斌
- 关键词:芬太尼分娩分娩镇痛
-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用于无痛分娩的临床效果比较被引量:12
- 2019年
- 目的:观察对比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用于无痛分娩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初产妇100例,随机分为4组各25例,均采用硬膜外麻醉,间断给药,各组注射0.5μg/mL舒芬太尼联合不同浓度的罗哌卡因(A组浓度为0.075%,B组浓度为0.1%,C组浓度为0.125%,D组浓度为0.15%)。观察对比各组不同镇痛时点VAS评分、Bromage评分、产程时间以及麻醉后不良发应总发生率。结果:Bromage评分比较,A组、B组明显高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一产程时间比较,A、B组明显短于C、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不良发应总发生率比较,D组明显高于A、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浓度为0.125%时,复合0.5μg/mL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用于无痛分娩、安全性高,效果肯定。
- 谭栎徐丹葛佳
- 关键词:罗哌卡因舒芬太尼无痛分娩
- 低浓度与超低浓度罗哌卡因间断硬膜外给药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对产科结局的影响被引量:26
- 2017年
- 目的比较在程序化间断硬膜外给药(programmed intermittent epidural bolus,PIEB)复合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atient-controlled epidural analgesia,PCEA)模式下,低浓度和超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对产科结局的影响。方法选76例ASAⅠ~Ⅱ级、足月单胎头位、无硬膜外麻醉禁忌、要求分娩镇痛的初产妇,随机分为L组(38例):使用0.1%罗哌卡因+舒芬太尼0.5μg/mL;UL组(38例):使用0.06%罗哌卡因+舒芬太尼0.5μg/mL。再配对选择76例未行分娩镇痛的产妇作为C组。两镇痛组产妇宫口开至2~3 cm行硬膜外置管,镇痛平面控制在T8以下,VAS评分控制在4分以下。镇痛开始30 min后连接脉冲式镇痛泵,设置为每隔1 h注射药液8 mL,PCEA6 mL,锁定时间10 min。观察各组产程、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镇痛效果等。结果 UL组第二产程与C组相比无明显差异,而L组第二产程比C组明显延长(P<0.05)。两镇痛组间疼痛评分及满意度无明显差异,但UL组局麻药用量少于L组(P<0.05)。3组产妇剖宫产率、器械助产率和新生儿评分无明显差异。结论与0.1%罗哌卡因相比,在PIEB+PCEA模式下,0.06%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依然能提供比较满意的镇痛效果,对产科结局的干扰更小,临床上可行。
- 鲁恒黄绍强胡建英金亮徐丹
- 关键词:分娩镇痛罗哌卡因第二产程
- 肺保护性通气对全身麻醉下经皮肾镜手术中老年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肺保护性通气对中老年患者经皮肾镜手术中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经皮肾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给予肺保护通气。观察麻醉前(T_0)、插管后截石位10 min(T_1)、改俯卧位后10 min(T_2)、1 h(T_3)、拔管后30 min(T_4)各时间点: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动脉血气分析、呼吸功能指标。观察术后3 d内肺部感染发生例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T_2、T_3、T_4的肺泡气-动脉血氧分压差(PA-a O_2)下降,Pa O_2、氧合指数(Pa O_2/Fi O_2)升高;术后3 d内肺部感染并发症减少(P<0.05)。结论:肺保护性通气策略能够减少中老年经皮肾镜手术患者术中气压伤,减少肺部感染,有利于呼吸功能的恢复。
- 金亮徐丹鲁恒张明敏李元
- 关键词:肺保护性通气策略中老年经皮肾镜手术
- 一种麻醉科头枕式悬空麻醉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麻醉科头枕式悬空麻醉装置,包括底座和储药盒,所述底座的顶部活动设置有伸缩机构,且伸缩机构的顶部安置有工作框,所述储药盒设置于工作框的顶部,且储药盒的顶部活动安置有顶盖,所述储药盒的内壁底部设置有预留孔...
- 徐丹
- PCIA联合PVB对肺癌开胸手术镇痛情况、舒芬太尼使用总量及安全性分析被引量:9
- 2017年
- 目的探讨静脉麻醉自控镇痛(PCIA)联合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PVB)在肺癌开胸患者术后镇痛中的效果。方法选取行全身麻醉下开胸肺癌根治术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联合组(术后采用PCIA联合PVB)和对照组(仅采取PCIA),每组各30例,对比两组在术后不同时间点的疼痛程度、术后舒芬太尼用量、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血清炎性因子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后4、8、16、24 h,联合组患者的VAS评分低于同时间点的对照组(P﹤0.05);术后即刻及术后4、8、16、24 h,联合组和对照组的SBP、DBP、H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24 h,联合组患者的血清TNF-α、IL-6、IL-10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患者术后24 h的舒芬太尼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PCIA联合PVB在肺癌开胸患者术后镇痛中的效果优于单用PCIA,并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 金亮徐丹孙付国庞波
- 关键词:椎旁神经阻滞肺癌开胸术
- 一种新型麻醉科喉部喷雾器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麻醉科喉部喷雾器,包括瓶盖和挤压板,所述瓶盖的底部连接有玻璃瓶,且瓶盖的右侧连接有短接管,所述短接管的右端连接有螺纹口,所述压气球的顶部设置有引导管,且引导管的外壁包裹有螺纹管,所述螺纹口的顶面及...
- 徐丹
- 文献传递
- 超声引导下大腿中下段旁外侧入路与经典Labat入路坐骨神经阻滞的临床比较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大腿中下段旁外侧入路与经典Labat入路坐骨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下肢远端骨折手术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大腿中下段旁外侧入路(A组)和经典Labat入路(B组),每组各60例。两组患者先行股神经阻滞后,再分别完成不同入路的坐骨神经阻滞。记录患者超声识别坐骨神经情况,坐骨神经阻滞后起效时间,坐骨神经阻滞持续时间。记录入室时(T0),超声识别坐骨神经时(T1),坐骨神经穿刺阻滞时(T2),喉罩全麻前(T3)几个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结果 A组患者超声识别坐骨神经所用时间(46±11.5)s明显少于B组(56±12.6)s,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法识别坐骨神经A组有1例,B组8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起效时间方面比较A组慢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阻滞持续时间方面比较A组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坐骨神经阻滞中A组在T1,T2时间点MAP和HR明显低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神经阻滞过程中未见神经损伤、穿刺部位血肿、麻药中毒等并发症。结论大腿中下段旁外侧入路超声识别坐骨神经成功率高,坐骨神经阻滞操作时间短,患者平卧位,操作简便。神经阻滞过程中循环更稳定。虽然大腿中下段旁外侧入路阻滞起效时间相对较长,维持时间偏短,但是完全能够满足外科手术的麻醉需求。两种入路的麻醉效果及并发症无差异。
- 罗方毅黄斌庞波刘雪茹徐丹
- 关键词:坐骨神经阻滞
- 术前泵入右美托咪定对儿童脊柱侧弯矫形手术的影响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术前泵入右美托咪定对小儿脊柱侧弯矫形手术的影响。方法:收治拟行脊柱侧弯矫形术患儿3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5例,试验组于插管后15 min泵入右美托咪定,对照组不泵入。结果:试验组术中MAP、HR、血糖浓度均比对照组稳定,术中唤醒时间、术后苏醒躁动评分少于对照组,术中唤醒时及术后反应应激的指标低于对照组。结论:术前15 min泵入右美托咪定可减少手术、麻醉刺激对患儿引起的应激反应,且不影响唤醒质量,对术后患儿的躁动也可减轻。
- 张明敏庞波徐丹樊雅玲金亮
- 关键词:患儿脊柱侧弯矫形术麻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