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超超

作品数:5 被引量:23H指数:4
供职机构:江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4篇酶联
  • 4篇酶联免疫
  • 4篇酶联免疫吸附
  • 4篇酶联免疫吸附...
  • 4篇免疫
  • 4篇免疫吸附
  • 2篇毒素
  • 2篇噬菌体
  • 2篇噬菌体展示
  • 2篇模拟表位
  • 2篇菌体
  • 2篇抗原
  • 2篇表位
  • 1篇单核细胞增生
  • 1篇单核细胞增生...
  • 1篇荧光
  • 1篇真菌
  • 1篇真菌毒素
  • 1篇噬菌体展示技...
  • 1篇噬菌体展示肽...

机构

  • 5篇江西师范大学
  • 1篇南昌大学

作者

  • 5篇陈雪岚
  • 5篇陈超超
  • 2篇王吕
  • 1篇邹旭强

传媒

  • 2篇卫生研究
  • 1篇分析化学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生物工程学报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赭曲霉毒素A模拟抗原表位及噬菌体展示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的建立被引量:7
2015年
以驴抗鼠二抗包被微孔板,以捕获方式包被抗赭曲霉毒素A(OTA)单克隆抗体,利用噬菌体随机七肽库筛选OTA模拟抗原表位,并以其替代检测抗原,建立了基于噬菌体展示技术的酶联免疫吸附分析(Phage ELISA)检测OTA的方法。结果表明,筛选获得的模拟OTA抗原表位七肽氨基酸序列为GMSWMMA。基于模拟表位噬菌体建立的Phage ELISA方法半数抑制浓度(IC50值)为(0.15±0.02)ng/m L,检测OTA的线性范围为0.03~0.50 ng/m L,OTA的检出限为0.03 ng/m L,且Phage ELISA与其它4种常见真菌毒素(黄曲霉毒素B1、伏马毒素B1、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及玉米赤霉烯酮)无交叉反应。大米样品OTA加标实验表明,批內加标回收率为97.0%~115.2%,批间加标回收率为107.2%~123.1%,与ELISA试剂盒检测结果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王吕熊斯诚邹旭强陈超超邵辉锋陈雪岚
关键词:赭曲霉毒素A噬菌体展示肽库模拟表位酶联免疫吸附法
基于万古霉素建立荧光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被引量:5
2018年
以猪IgG作为捕获抗体固定金黄色葡萄球菌,修饰有万古霉素的量子点荧光微球作为"检测抗体",建立荧光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文中制备了平均粒径为100 nm的量子点荧光微球并与万古霉素偶联;摸索了反应最佳盐离子浓度为0.01 mol/L,反应最佳pH为6.0。在该实验条件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灵敏度为104 CFU/m L,与其他致病菌无交叉反应。以上结果表明,该方法可用于快速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临床监控和食品检测提供参考。
李双陈超超陈雪岚
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菌万古霉素
水体中苯并芘检测试剂盒研制及效果评价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研制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苯并芘试剂盒。方法采用棋盘滴定法确定抗原抗体的最佳用量;采用间接ELISA分析法确定苯并芘检测的最适条件,包括p H值、盐离子浓度及甲醇浓度。结果抗原最佳包被浓度为10μg/m L,单克隆抗体稀释倍数为1:5 000;在最优p H值为7.4、盐离子浓度为0.01 mol/L及甲醇浓度为10%的条件下,检测方法在5~50 ng/m L范围内线性相关,线性方程为y=-28.105 Ln(x)+123.66,R2=0.9937,IC50为13.74 ng/m L,苯并芘的最低检出限为3.3 ng/m L;在水样中的加标回收率为94.8%~112.3%;变异系数为4.38%~9.72%。结论该方法适用于水体中苯并芘的检测,可用于大批量样品的快速筛查。
陈超超邵辉峰王吕陈雪岚
关键词:抗原抗体
荧光免疫吸附法定量检测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研制荧光免疫吸附法定量检测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方法采用双抗夹心免疫吸附法筛选7株抗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单克隆抗体,获得最佳配对抗体10E7H6和10A11。以生物素化的10A11为检测抗体,10E7H6为捕获抗体,建立了基于链霉亲和素标记荧光微球为检测探针的荧光免疫吸附法检测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结果该方法中最佳捕获抗体浓度为10μg/mL,最佳检测抗体浓度为5μg/mL,反应最佳pH为7.4;在该条件下,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最低检测限为10~5 CFU/mL,比传统酶联免疫吸附法提高了两个数量级;与李斯特菌属内其他几种主要李斯特菌有一定的交叉反应,与其他非李斯特菌属的主要致病菌无显著交叉反应。结论该方法可用于纯培养液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检测,也可用于李斯特菌属内其他几种主要李斯特菌的免疫学快速筛查检测。
黄伟华李伦陈超超陈雪岚
关键词: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酶联免疫吸附法
噬菌体展示技术在真菌毒素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2015年
噬菌体展示技术是一项筛选技术,能将外源多肽或蛋白质与噬菌体的衣壳蛋白融合表达,并展示在噬菌体颗粒的表面。因此,可通过该技术获得真菌毒素的模拟表位和抗真菌毒素的重组抗体,这为利用免疫学原理建立无毒检测体系检测真菌毒素带来了新的模式。本文综述了近几年噬菌体展示技术在真菌毒素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陈超超陈雪岚
关键词:真菌毒素噬菌体展示技术模拟表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