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叶爱明

作品数:10 被引量:74H指数:5
供职机构: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学会临床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6篇护理
  • 5篇精神分裂症
  • 5篇精神分裂症患...
  • 5篇分裂症
  • 3篇抑郁
  • 2篇幸福感
  • 2篇抑郁症
  • 2篇社会支持
  • 2篇主观幸福
  • 2篇主观幸福感
  • 2篇自我效能
  • 2篇精神科
  • 2篇精神科护理
  • 2篇康复
  • 2篇康复作用
  • 2篇护理干预
  • 2篇干预
  • 1篇心理
  • 1篇优质护理
  • 1篇优质护理干预

机构

  • 10篇台州市第二人...

作者

  • 10篇叶爱明
  • 5篇汤义平
  • 4篇孙颖
  • 4篇王卫君
  • 2篇徐桥
  • 1篇王卫敏
  • 1篇陈咏梅

传媒

  • 3篇解放军护理杂...
  • 2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国乡村医药
  • 1篇中国高等医学...
  • 1篇中医药管理杂...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1
  • 1篇2008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护理质量常态化管理对抑郁症患者心理、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讨护理质量常态化管理对抑郁症患者心理、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间神经内科收治的96例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予护理质量常态化管理,对比两组患者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WCST和TMT的测试结果优于对照组,HAMD评分情况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抑郁症患者中应用护理质量常态化管理,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及认知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加快康复速度,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叶爱明汤义平孙颖
关键词:抑郁症护理质量
不良事件报告系统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不良事件报告系统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为提高精神科护理管理奠定基础。方法:将医院精神科2017年7~12月实施了不良事件报告系统设为实施后,2017年1~6月未实施不良事件报告系统设为实施前。结果:实施不良事件汇报系统后,精神科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不良事件汇报系统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孙颖叶爱明徐桥汤义平
关键词:精神科护理管理
精神分裂症患者主观幸福感与自我效能、社会支持的相关性被引量:26
2011年
目的了解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主观幸福感水平与自我效能、社会支持的关系,以便为制定护理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自我效能感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及个人一般情况调查表,对100例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调查。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主观幸福感处于低等水平,与自我效能、社会支持呈正相关。结论在设计和实施护理干预措施时,应将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社会支持水平作为目标,以增强患者的自我效能、社会支持水平作为解决护理问题的视角和切入点,从而提高该类患者的主观幸福感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王卫君许菊青叶爱明鲍文卿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主观幸福感自我效能社会支持
健康行为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作用
目的探讨健康行为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作用。方法将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均进行系统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和一般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健康行为教育,并随访1年。结果...
王卫君许菊青叶爱明鲍文卿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康复
文献传递
优质护理干预对精神科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的影响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干预对精神科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精神科病例90例,平均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精神科护理方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安全事件的发生率、平均治疗时间、家属满意度及健康知识知晓率。结果:观察组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家属满意度及健康知识知晓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优质护理干预有利于精神科患者的临床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
叶爱明汤义平孙颖
关键词:优质护理干预精神科
精神分裂症患者主观幸福感与自我效能、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了解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主观幸福感水平与自我效能、社会支持的关系,以便为制定护理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自我效能感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及个人一般情况调查表,对100例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
王卫君许菊青叶爱明鲍文卿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主观幸福感自我效能社会支持
文献传递
临床护理路径在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8
2017年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139例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69例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7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HAMD评分、NGASR评分及疾病知识掌握率、住院天数。结果两组患者HAMD评分、NGASR评分出院时均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疾病知识掌握率(97.14%)高于对照组(84.0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疾病知识掌握率。
叶爱明汤义平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双相情感障碍抑郁
健康行为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作用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探讨健康行为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作用。方法 2009年1-6月,按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在系统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实施健康行为教育,并随访1年。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rief psychiatric rating scale,BPR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ocial disability screening schedule,SDSS)、自编服药依从性调查表及统计疾病复发率比较两组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1年后BPRS、SDSS评分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教育前后自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服药依从性及疾病复发率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健康行为教育能明显缓解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对改善社会功能、提高服药依从性、降低疾病复发率、维持身心健康水平有重要作用。
王卫君许菊青叶爱明鲍文卿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康复
缓解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自尊水平与应对方式的相关分析被引量:13
2008年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缓解期患者的自尊水平、应对方式及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因素。方法用自行设计的个人一般情况调查表、自尊量表(SES)、应对方式问卷对10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缓解期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本组患者的SES均分为(24.68±6.34)分,与国内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2,P<0.01)。高自尊组5例(5%),中等自尊组25例(25%),低自尊组70例(70%);文化程度与自尊水平呈负相关(r=-0.57,P<0.01);兴趣爱好与自尊水平呈正相关(r=0.63,P<0.01)。患者积极应对维度平均分显著低于国内常模(t=2.83,P<0,01);消极应对维度平均分显著高于国内常模(t=2.64,P<0.01);病程长短与积极应对呈负相关(r=-0.67,P<0.01),与消极应对呈正相关(r=0.69,P<0.01);不同爱好与应对方式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积极应对与自尊水平呈正相关(r=0.91,P<0.01);消极应对与自尊水平呈负相关(r=-0.92,P<0.01)。结论护理人员必须高度重视住院精神分裂症缓解期患者的自尊水平;善于识别精神分裂症缓解期患者的应对方式,帮助他们调整应对行为;运用认知与行为疗法改变应对方式,提高患者的自尊水平。
王卫敏鲍文卿陈咏梅叶爱明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自尊水平护理干预
群组管理在抑郁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研究群组管理对抑郁症患者护理干预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4年5月该院收治的抑郁症患者80例,按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均予以帕罗西汀片口服治疗,对照组采用精神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群组管理。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及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HPLP-Ⅱ)评分的变化。结果干预3周、5周后观察组HAMD和SDSS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干预5周后HPLP-Ⅱ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群组管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状态,明显提高其社会功能,改善其生活方式。
孙颖叶爱明徐桥汤义平
关键词:抑郁症社会功能护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