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康康

作品数:4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子宫
  • 4篇子宫内膜
  • 4篇细胞
  • 4篇内膜
  • 4篇间充质
  • 4篇间充质干细胞
  • 4篇宫内
  • 4篇宫内膜
  • 4篇干细胞
  • 4篇充质干细胞
  • 2篇增殖
  • 1篇血清
  • 1篇血清培养
  • 1篇人子宫
  • 1篇人子宫内膜
  • 1篇生物学
  • 1篇生物学特性
  • 1篇输卵管
  • 1篇体外
  • 1篇体外增殖

机构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解放军医学院

作者

  • 4篇康康
  • 2篇武海荣
  • 1篇王明凯
  • 1篇尹善德
  • 1篇王蔼明
  • 1篇赵勇

传媒

  • 1篇解放军医学院...
  • 1篇中国科技期刊...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评估无血清培养子宫内膜间充质干细胞的可行性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使用无血清培养基体外分离扩增子宫内膜间充质干细胞,研究其生物学特性。方法比较在无血清培养基中和含10%胎牛血清培养基中子宫内膜间充质干细胞细胞形态细胞表型、增殖能力、细胞活率和分化能力等生物学特性。结果无血清培养基和有血清培养基培养的子宫内膜间充质干细胞形态相似,但是前者呈明显的漩涡状生长,更加细长,立体感更强;无血清和有血清培养的子宫内膜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标记物均呈阳性;无血清培养的子宫内膜间充质干细胞细胞活率更高、细胞增殖能力更强。结论无血清培养基能够在体外扩增子宫内膜间充质干细胞,并使其生物学特性(细胞增殖,细胞活率)优于胎牛血清培养的子宫内膜间充质干细胞,且分化能力无改变,可以取代胎牛血清用于细胞治疗,避免有血清培养的干细胞治疗引起的人畜共患病及免疫原性反应。
康康王蔼明尹善德赵勇王明凯黄绍敏
关键词: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分化
人子宫内膜间充质干细胞和输卵管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对比分析
2023年
将子宫内膜间充质干细胞和输卵管间充质干细胞的形态及生长特性进行对比,为间充质干细胞的临床研究提供更多的实验室数据,进而为临床研究作准备.方法 通过对两种间充质干细胞进行体外培养,传代,分别从细胞形态,表型,细胞的倍增时间,活率,成骨,成脂肪,成软骨分化等方面进行对比.结论 基础实验和临床研究中主要应用的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但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获得是有创伤且有限的,并且未必适合每一位患者,故而临床上如果想大量应用自体的间充质干细胞,对新的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势在必行。
康康王蔼明武海荣
关键词:子宫内膜输卵管间充质干细胞
子宫内膜间充质干细胞和子宫结合带间充质干细胞的比较研究
2023年
从生物学特性及免疫调节方面对子宫内膜间充质干细胞及子宫结合带干细胞进行对比研究,为临床上间充质干细胞的应用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方法 将手术中无菌取得的子宫内肌层即子宫结合带部分及子宫内膜用胰酶和胶原 酶I进行消化,培养,扩增。通过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通过流式细胞仪进行表型分析,活率判断,通过CCK-8判断其生物学特性,通过ELASA定量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细胞因子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子宫结合带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 in uterine junctional zone, uJZMSCs)和子宫内膜间充质干细胞(endometrium-derived mesenchymal stemcells,EnMSCs)均具有较强的增殖扩增能力,且均能够分泌免疫调节因子。
康康王蔼明武海荣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细胞因子
Gm-CSF对子宫内膜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及子宫结合带干细胞的发现
目的:  1.使用无血清培养基体外分离扩增子宫内膜间充质干细胞,研究其生物学特性。  2.判断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对子宫内膜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  3.建立子宫结合带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鉴定方法。  方法:  1...
康康
关键词:子宫内膜间充质干细胞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