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妮娜
- 作品数:20 被引量:90H指数:6
- 供职机构: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保定市科技局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指导计划项目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保定市科技局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涿州市新农合患者进展性脑梗死及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分析涿州市新农合患者进展性脑梗死及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保定第二中心医院2005年6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涿州市新农合进展性脑梗死患者220例(A组)及缺血性脑卒中复发患者349例(B组),另外选择同期收治的稳定性脑梗死患者220例(C组)及缺血性脑卒中初发患者414例(D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展性脑梗死及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收缩压、舒张压、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发热、椎动脉狭窄均为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血压控制不良、颈动脉斑块、糖尿病、高纤维蛋白原、高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心房颤动、卒中家族史为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根据涿州市新农合患者进展性脑梗死及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实施早期防治措施,可降低进展性脑梗死和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发生率,最终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
- 卢波韩莉尹航赵小辉何妮娜
- 关键词:进展性脑梗死脑梗死复发
- 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钙联合丁苯肽氯化钠治疗青年脑梗死疗效观察
- 冯志霞许哲通吕志坤何妮娜张晓红王晓静岳术义郭书琴
- 急性腹主动脉骑跨栓塞一例报告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分析急性腹主动脉骑跨栓塞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方法。方法 对我院收治1例急性腹主动脉骑跨栓塞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患者因冠心病拟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入院,入院时病情平稳,患者于入院当天中午无明显诱因突发右下肢剧痛,伴腰部弥散疼痛,症状呈持续性加重。随后左下肢也出现类似表现。双下肢皮温低,肌力0级,双侧股动脉及足背动脉搏动消失。结果行腹部血管彩色超声提示为急性腹主动脉骑跨栓塞。因我院不具备手术条件,患者转院治疗,但转院后未能手术即死亡。结论急性腹主动脉骑跨栓塞临床少见,且发病突然,进展迅速,预后极差,故正确诊断和早期手术十分重要。
- 李然何妮娜
- 关键词:腹主动脉骑跨栓塞
- 小脑半球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法的护理措施分析
- 2021年
- 探讨小脑半球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间隙经口至食管管饲法应用的临床护理措施和注意事项。方法:针对我院2020年5月到2021年5月收治的32例小脑半球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进行临床研究,采用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法,同时予以全面综合护理干预,以求改善患者吞咽功能,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32例小脑半球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在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法应用中,没有发生不良反应,所有患者最终均转变为可以进食普食,护理效果显著。结论:针对小脑半球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采取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法可以取得理想成效,有助于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患者吞咽功能,需要临床护理人员予以精细化全面护理干预。
- 何妮娜刘杰赵城华许倩倩田静
- 关键词:吞咽障碍护理
- 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logistic回归分析被引量:14
- 2021年
-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后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9年12月河北省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52例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溶栓治疗后有无呈现END的表现,分为END组(28例)和无END组(124例)。收集各研究对象的基本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END的危险因素。结果END组糖尿病史和缺血性卒中史比例高于无END组(P<0.05);两组梗死部位、责任血管的狭窄程度和急性卒中Org10172治疗试验(TOAST)分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史、缺血性卒中史、心源性栓塞、大动脉粥样硬化均为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后发生END的独立危险因素(OR=4.832、2.542、1.854、1.679,P<0.05)。结论具有糖尿病史和缺血性卒中史及TOAST分型为心源性栓塞和大动脉粥样硬化者发生END的风险更高。
- 王晓静卢波何妮娜吕志坤李国珍赵传清沈丹萍
-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阿替普酶早期神经功能恶化
- 200例青年脑梗死危险因素及头颈CTA血管情况分析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探讨青年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及头颈CTA的血管情况,为青年脑梗死的治疗及二级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分析200例青年脑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及根据中国缺血卒中亚类分型标准(CISS分型)分析各型所占比率,随机抽取同期住院的老年脑梗死患者200例作为对照,分析比较青年组及老年组头颈CTA情况。结果两组在CISS分型上有明显差异,青年组以大动脉粥样硬化型(LAA)比率最高,老年组以穿支动脉疾病(PAD)为主,心源性脑栓塞(CS)在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血脂异常、吸烟是青年脑梗死的主要危险因素。青年组共有357处血管狭窄或闭塞,前3个好发部位依次为大脑中动脉、颈内动脉起始段及椎动脉开口;老年组共有466处血管狭窄或闭塞,前3个好发部位为颈内动脉起始段、椎动脉开口及大脑中动脉。结论青年脑梗死以大动脉粥样硬化型为主,头颈CTA结果显示多数为颅内血管病变,大脑中动脉为最常见的好发部位。高血压、血脂异常、吸烟是青年脑梗死的主要危险因素,应尽早发现、及时治疗,做好二级预防。
- 冯志霞许哲通吕志坤何妮娜张晓红王晓静岳术义郭书琴
- 关键词:青年脑梗死
- 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康复训练的研究进展
- 2021年
- 探讨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康复训练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针对我院2020年7月到2021年6月间收治的46例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进行临床研究,采取既有系统的康复训练方案,主要包括直接训练法和间接训练法,然后观察患者吞咽功能的恢复状况。结果:本研究中46例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在接受系统康复训练后,均恢复自主进食,不需要辅助手段,康复率100%。结论:在针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进行临床护理时,采用直接训练法和间接训练法相结合的康复训练方案能够取得理想成效,有助于患者恢复自主进食,值得推广运用。
- 何妮娜吴彤彤时丽媛马杉田静
- 关键词: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康复训练
- 使用基础护理执行单对基础护理质量影响研究
- 目的:通过推行《ADL评估与基础护理执行单》的使用提高患者基础护理质量。方法:2012年11月、12月对199例(使用ADL评估与基础护理执行单以前为对照组)内科病区住院患者进行调查,制定《ADL评估与基础护理执行单》,...
- 刘冬梅吕志坤赵红娟何妮娜刘双肖凤仙
- 关键词:分级护理
- 文献传递
- 间歇性经口至食管管饲法对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营养状况及长期预后的影响被引量:36
- 2021年
- 目的观察间歇性经口至食管管饲法对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营养状况和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12月—2019年11月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收治的124例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2例。对照组给予持续性的鼻腔留置胃管管饲,研究组采用间歇性经口至食管管饲。分别于入院24 h内(干预前)和干预1周、3周、6周后,观察2组患者吞咽功能、营养状况[体质指数(BMI)、上臂肌围(MAMC)、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统计干预6周后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干预1个月、3个月、6个月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评分);记录2组患者整个干预过程中并发症发生情况、胃管托管率及依从性。结果干预后,2组患者吞咽障碍程度明显改善(P均<0.05),且研究组各时间点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干预1周后,2组患者BMI、MAMC、PA、ALB均无明显变化;干预3周、6周后,2组患者BMI、MAMC、PA、ALB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均<0.05),且研究组上述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干预6周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62/62),对照组为83.87%(52/62),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1个月、3个月、6个月后,2组患者ADL评分均明显升高(P均<0.05),NIHSS评分和mRS评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研究组上述指标各时间点变化幅度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干预过程中,研究组的总并发症发生率、胃管脱管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间歇性经口至食管管饲法有利于改善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和营养状况,并发症更少,脱管率低,治疗依从性高,且长期预后及生活质量好。
- 何妮娜冯霞刘冬梅赵城华许倩倩张盼冯亚南胡雪艳时丽媛
- 关键词:脑卒中长期预后
- 涿州市新农合患者进展性脑梗死及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 卢波付京凤尹航吕志坤张晓红韩莉唐彦王沙沙何妮娜王晓静王亚男冯志霞
- 缺血性脑血管病,近年来发病率逐渐上升,复发性脑卒中所致的躯体残疾和血管性痴呆随之增加,成为社会健康所关注的重要问题。课题通过选取脑梗塞患者(A组)及缺血性脑卒中复发患者(B组),同期选择涿州市新农合稳定性脑梗死患者(C组...
- 关键词:
- 关键词:脑梗死缺血性脑卒中疾病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