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秀

作品数:8 被引量:34H指数:2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5篇脓毒
  • 5篇脓毒症
  • 2篇严重脓毒症
  • 2篇炎症
  • 2篇炎症反
  • 2篇炎症反应
  • 2篇受体
  • 2篇综合征
  • 1篇代偿
  • 1篇代偿性
  • 1篇代偿性抗炎反...
  • 1篇动脉
  • 1篇心功能
  • 1篇血小板
  • 1篇炎症反应综合...
  • 1篇药物
  • 1篇右心
  • 1篇右心功能
  • 1篇认罪
  • 1篇溶酶

机构

  • 8篇青岛大学
  • 2篇日照市人民医...
  • 1篇济宁市第一人...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海阳市人民医...

作者

  • 8篇李秀
  • 6篇单亮
  • 3篇山峰
  • 1篇刘建芳
  • 1篇李俊芳
  • 1篇李荣
  • 1篇王燕
  • 1篇孙运波
  • 1篇修建荣
  • 1篇李翠萍

传媒

  • 2篇中华危重病急...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华危重症医...
  • 1篇中华重症医学...
  • 1篇临床医学进展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右心功能特征及保护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0年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重症医学病房(ICU)常见的难治性危重症,病死率居高不下,机械通气是其重要的治疗手段。随着对ARDS发病机制的深入了解,右心及肺循环的重要性引起人们关注。右心室的解剖及生理特征决定了其对后负荷非常敏感,呼吸机参数设置不恰当易加重肺动脉高压,造成急性肺源性心脏病(ACP)。临床上联合应用小潮气量+最佳呼气末正压(PEEP)的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在改善通气/血流比例、提高氧合的同时,能降低呼吸机相关肺损害以及减少对右心功能的影响,避免了自然源性ACP转化为医源性ACP。监测右心功能应该成为危重ARDS患者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拟通过对近年关于ARDS患者右心功能变化特征、保护及治疗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提高临床对ARDS右心功能变化及管理的认识。
王子丹李秀李雪李俊芳李荣刘建芳单亮
关键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动脉高压右心功能
认罪认罚从宽视域下量刑建议精准化研究
我国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试点工作起始于2016年,直至2018年我国刑事诉讼法新修才使得试点成果在制度层面得以固定。立足于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改革理念,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重点在于实现案件的繁简分流,而量刑建议必然是实现此种程...
李秀
关键词:量刑建议精准化
微生物检验中细菌耐药性监测的应用价值分析
2025年
目的分析微生物检验中细菌耐药性监测的应用价值。方法1640份微生物检验样本作为研究样本,使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器对细菌进行鉴定,并进行药敏试验。分析病原菌分布情况及主要革兰阳性菌、主要革兰阴性菌耐药性。结果1640份检验样本中,共分离出1657株菌株,革兰阳性菌256株(15.45%),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10.14%)、肠球菌属(3.26%)及肺炎链球菌(1.09%)所占比例最多;革兰阴性菌1401株(84.55%),其中肺炎克雷伯杆菌(28.30%)、大肠埃希菌(23.54%)、铜绿假单胞菌(14.42%)、鲍曼不动杆菌(7.48%)所占比例最多。在革兰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红霉素耐药率最高,为72.02%,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耐药率较低,均为0;肠球菌属对红霉素、四环素及利福平耐药率较高,分别为85.19%、90.74%、94.44%,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耐药率较低,分别为5.56%、0;肺炎链球菌对红霉素、克林霉素耐药率最高,均为83.33%,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及利福平耐药率较低,均为0。在革兰阴性菌中,肺炎克雷伯杆菌对头孢唑林耐药率最高,为31.56%,对阿米卡星、美罗培南耐药率较低,均为11.94%;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最高,为80.77%,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率较低,分别为1.79%、2.56%;铜绿假单胞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最高,为29.71%,对阿米卡星、美罗培南、亚胺培南耐药率较低,分别为3.77%、8.37%、11.72%;鲍曼不动杆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耐药率最高,为54.84%,对其他抗生素的耐药率均在45.00%以上。结论微生物检验中细菌耐药性监测尤为重要,有利于明确病原菌,指导药物治疗,避免滥用和误用抗生素,从而减缓耐药性的发展。
李秀孙风雪孟伟王琳王博
关键词:微生物检验细菌耐药性抗生素
抗凝治疗应成为细菌感染所致严重脓毒症的标准治疗方案被引量:7
2016年
在脓毒症(sepsis)发病机制中,凝血功能障碍是导致疾病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其既是疾病进展的一个动因,也是疾病发展的一个结果。在脓毒症病理生理改变过程中,凝血功能障碍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与炎症反应、内皮功能损伤、免疫功能状态改变等其他因素互相交叉、互为因果,共同构成了脓毒症发病的病理生理机制。
单亮李翠萍李秀山峰孙运波
关键词:严重脓毒症标准治疗方案细菌感染抗凝治疗病理生理改变内皮功能损伤
脓毒症患者的微循环功能检测技术进展被引量:1
2023年
脓毒症是指由于感染引起的机体反应失调,进而导致的严重的器官功能障碍。微循环功能改变是脓毒症重要的病理生理机制之一,也是影响脓毒症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对于脓毒症患者微循环功能的检测和及时干预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措施之一,同时也是重症医学领域研究的热点。
郭沛雨李秀单岩笙茅敏郭飞刘佳杨克鑫单亮
关键词:脓毒症微循环
脓毒症早期诊断生物标志物的再评价被引量:21
2015年
尽管有强效广谱抗菌药物,以及血液净化、呼吸机支持、膜肺氧合等多种器官功能支持手段的应用,但严重脓毒症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病死率仍居高不下,已成为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第一位致死原因[1]。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及代偿性抗炎反应综合征(CARS)间的免疫内稳态失衡是脓毒症及MODS的核心机制。防治的策略应当是通过多水平阻断过度释放的炎性介质,抑制激活的炎性细胞,尽可能恢复炎性介质与内源性抑制物的平衡[2]。
单亮修建荣李秀山峰
关键词:严重脓毒症生物标志物代偿性抗炎反应综合征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重症加强治疗病房广谱抗菌药物
脓毒症大鼠肺组织中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受体的表达及其与肺损伤程度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脓毒症大鼠肺组织中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受体(uPAR)表达变化及其与肺损伤的关系。方法将48只雄性成年大鼠分为假手术组及脓毒症组,每组各24只大鼠。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建立脓毒症损伤模型,假手术组大鼠只行开腹手术、不行结扎及穿孔,各组分别在术后6、12、24 h各取8只大鼠分批处死后收集肺泡灌洗液并留取肺脏。观察所有大鼠各时间点肺组织病理变化,测定肺组织干湿重比及肺泡灌洗液中蛋白变化,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定uPAR表达情况。结果光镜下可见,假手术组大鼠肺组织肺泡结构完整,术后24 h只有少量炎症细胞浸润;脓毒症组大鼠肺泡腔内大量炎症细胞浸润,肺泡结构破坏,并以术后24 h最明显。两组大鼠各时间点肺组织干湿重比、肺泡灌洗液蛋白水平及uPAR表达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2.000、97.770、72.780,P均<0.001)。与假手术组相比,脓毒症组大鼠6、12、24 h肺组织干湿重比[(0.75±0.03)vs.(0.78±0.03);(0.77±0.04)vs.(0.83±0.05);(0.78±0.04)vs.(0.89±0.05)]、肺泡灌洗液蛋白水平[(79±22)mg/L vs.(110±40)mg/L;(79±23)mg/L vs.(168±36)mg/L;(94±24)mg/L vs.(199±56)mg/L]及uPAR表达[(2.2±1.3)分vs.(4.6±1.9)分;(2.3±0.9)分vs.(6.4±1.8)分;(2.4±0.9)分vs.(7.0±1.8)分]均明显升高(P均<0.05);且脓毒症组大鼠12、24 h亚组肺组织干湿重比、肺泡灌洗液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6 h亚组,而uPAR表达仅24 h亚组显著高于6 h亚组(P均<0.05)。同时,肺组织中uPAR表达与肺组织干湿重比、肺泡灌洗液蛋白浓度均呈正相关(r=0.618,P<0.001;r=0.652,P<0.001)。结论与假手术组相比,uPAR在脓毒症大鼠肺组织中表达明显增加,并且与肺损伤程度呈正相关。
单亮李秀朱书凯王燕王子丹山峰
关键词:脓毒症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肺损伤
血小板及其表面受体配体在脓毒症凝血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1年
血小板是小的无核血细胞,是重要的止血物质,近年研究发现血小板在炎症和免疫反应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脓毒症期间,多种因素刺激血小板活化,特别是脂多糖,其通过刺激血小板分泌来促进血小板活化并增强血小板聚集。活化后的血小板表达多种受体,其中P-选择素在炎症反应中起着始动作用,而GPⅡb/Ⅲa活化并与纤维蛋白原结合是各种原因所致的血小板聚集的共同途径和必需环节,两者在脓毒症凝血病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活化后的血小板与白细胞、内皮细胞相互作用,催化过度炎症反应和凝血功能失调,导致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状态和微循环血栓形成,最终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另外活化的血小板脱落血小板产物,即血小板衍生膜微粒,其增强了炎症和凝血。本文综述了目前血小板及其表面受体配体在脓毒症凝血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茅敏李秀王子丹单亮
关键词:脓毒症血小板炎症反应免疫调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