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渊

作品数:5 被引量:24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建筑科学

主题

  • 3篇应力
  • 3篇钢管
  • 3篇高强
  • 3篇高强钢管
  • 3篇Q690
  • 3篇残余应力
  • 2篇预制
  • 2篇纵向残余应力
  • 2篇盲孔法
  • 2篇建筑
  • 1篇镀锌
  • 1篇端头
  • 1篇预制剪力墙
  • 1篇预制装配
  • 1篇预制装配式
  • 1篇生死单元
  • 1篇施工工期
  • 1篇数值模拟
  • 1篇土桩
  • 1篇墙板

机构

  • 5篇中国建筑西北...
  • 3篇西安建筑科技...

作者

  • 5篇李渊
  • 3篇杨俊芬
  • 2篇唐旭阳

传媒

  • 2篇工程力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15
  • 2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Q690高强钢管焊接残余应力数值模拟被引量:15
2014年
该文重点研究Q690焊接高强钢管截面纵向残余应力分布模式,利用商业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其进行数值模拟,运用其中的"生死单元"和热-结构耦合分析功能来模拟焊接过程,以管径与壁厚为变量,设计3组共12个有限元模型。通过对模型的数值分析,得到每个模型的截面纵向残余应力分布形式,经过对比分析得出其规律,并提出Q690焊接高强钢管截面纵向残余应力的简化分布模式。结果表明,其分布模式与Wagner提出的分布模式接近,但Q690高强钢管的纵向残余压应力峰值与其屈服强度的比值仅为0.2,要明显小于普通钢管纵向残余压应力峰值与其屈服强度的比值0.35。
杨俊芬李渊彭奕亮
关键词:焊接残余应力生死单元
盲孔法测试Q690高强钢管镀锌前后残余应力被引量:14
2015年
残余应力对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性等有重要影响,为考察Q690焊接高强钢管镀锌前后的截面纵向残余应力分布,该文采用盲孔法对截面规格分别为φ250×8、φ300×8和φ350×8共计24个试件的残余应力进行测试。通过试验得出了每种截面规格圆钢管的纵向残余应力的数值大小和分布模式,并将相同截面规格的钢管在镀锌前后的残余应力分布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钢管镀锌后残余应力有了明显的降低。通过对Q690未镀锌钢管的试验结果总结发现,Q690高强钢管的截面最大纵向残余应力与其钢材屈服强度的比值明显小于普通钢材:普通钢材为0.35,而该次试验测得的最大值为0.15。
杨俊芬李渊彭奕亮
关键词:盲孔法镀锌纵向残余应力
一种用于隔震建筑中的预制装配式隔震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隔震建筑中的预制装配式隔震沟,涉及建筑隔震沟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设置在混凝土桩基上的隔震组件,混凝土桩基上设有隔震沟组件,隔震沟组件与混凝土桩基之间设有止水带,隔震沟组件包括挡墙以及排水沟,挡...
刘雨夏张生涛李渊辛伟唐旭阳
盲孔法测试Q690带端头钢管的纵向残余应力分布
纵向残余应力对受压构件的稳定性有重要影响,为考察Q690带端头钢管的纵向残余应力分布,本文采用盲孔法对截面规格分别为?250?8、?300?8和?350?8的钢管进行了纵向残余应力测试。通过试验得出了每种截面规格圆钢管的...
杨俊芬李渊彭奕亮
关键词:盲孔法纵向残余应力
文献传递
一种凹槽式连接装配式剪力墙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凹槽式连接装配式剪力墙结构,属于房屋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其包括沿竖向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多个预制剪力墙,相邻两个预制剪力墙之间并列设置有多个连接凹槽,相邻两个预制剪力墙的上层预制剪力墙板下端设置有多根上层...
唐旭阳王红群彭麟燕李海琳孙守荣乌培文邹胜利李渊刘默雷李乃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