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芳
- 作品数:19 被引量:43H指数:4
- 供职机构:江汉大学人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 布努语亲属词研究
- 2017年
- 文章以布努语的亲属词作为研究对象,在与汉语进行比较的基础上,找出布努语亲属词的特点,并分析造成这些特点的文化、风俗、思维方面的原因。通过对比发现,造成布努语亲属词呈现不同特点的原因与生育能力、血缘关系、婚姻制度和后代性别几个因素有关。
- 张芳苏慧敏
- 关键词:汉语亲属词比较语言学
- 从“怎么说呢、这么说吧”看元认知态度的差异与融合被引量:2
- 2016年
- 话语标记是元认知在监控调节过程中的形式体现,话语标记"怎么说呢"和"这么说吧"体现了说话人元认知监控调节的过程。一般认为,"怎么说呢"体现说话人元认知监控过程中迟疑、斟酌的态度,"这么说吧"体现说话人想解释、明示的行为意向。但它们其实有相融的地方,在既迟疑、斟酌,又想解释、明示的元认知监控调节中,既会使用"怎么说呢",也会使用"这么说吧"。
- 张芳肖任飞
- 关键词:话语标记
- 国际化创新型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的思考被引量:11
- 2016年
- 随着"国际汉语热"的日益升温,"汉语国际教育"正式取代"对外汉语"成为本科专业固定下来。半个多世纪以来,我们在对外汉语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不少经验和成果,但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仍然处于一个探索阶段。文章在对现今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做出分析的基础上,认为构建国际化创新型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前提是要做好汉语国际教育人才的需求分析,以及明确国际化创新型汉语国际教育人才的培养目标,提出基于专业发展和人的发展"双向发展",构建"金字塔式"的国际化创新型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 张芳肖任飞
- 校园歇后语现象研究
- 2014年
- 歇后语是现代汉语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富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一种独特的语言形式。校园歇后语在语言特点、构成机制、形成原因等方面与传统歇后语存在些许差异,所以可以称作是一种"准歇后语"。通过分析校园歇后语在语法和修辞上的特点、构成机制、产生的原因等内容,从而对校园歇后语这一语言现象做出较为全面的阐释,丰富对校园歇后语的认识。
- 张芳
- 熟语化的“(更)不用说”及相关用法被引量:6
- 2014年
- "更不用说"已经熟语化了,其显而易见、不值一提的语义作用是决定其后续成分可以省略不说的前提,其长期、频繁的使用使得其跨层结合、逐渐凝固成一个整体。
- 肖任飞张芳
- 关键词:熟语化经济原则
- 考新化方言本字一则
- 2005年
- 本文试图考湖南省娄底市新化方言中作结果补语的[tcyō45]的本字。本文从语法语义、音韵及次方言三个方面来考证[tcyō45]的本字是“当”。
- 张芳肖任飞
- 关键词:本字考释
- “p,∧还是q?”与“p?∨或者q?”被引量:1
- 2006年
- p代指选择问前小句,q代指是非问后小句,"p+q"代表"选择问+是非问"构成的选择问句。文章试图对"p+q"选择问句存在的纠结加以论述。指出:连接词是"还是"时,两小句偏向合取态势,有时也用蕴含"还是"的"或者",两小句倾向于是复句的分句。当两个句子呈析取态势时,偏向用"或者",几乎不用"还是",两小句倾向于是句群的组成部分。复句和句群之间大多可以转换,并有着不同的主观视点和不同的心理特征。
- 肖任飞张芳
- 关键词:选择问复句句群
- 意义的在场:语言逻辑中言语行为的声音意识问题被引量:1
- 2016年
- 表达既是语言与对象世界的联系,也是明确的意义把握行为。在言语行为中,语言旨在为思想创造一种物质的声音手段,语言的形、音、义本身就是一个自恰的系统。在言语交流的过程之中,语音是语言在场感的"肉身"。言语如果离开了形、音、义这样的系统,即便是概念存在,言语交流中所要表达的意思就不可能得到细致而完整的呈现,它只有在声音自身的在场感之中得到更为全面的呈现。
- 吴新民张芳
- “VP+X+算/是+X”构式的语义兼容及其认知机制
- 2024年
- “VP+X+算/是+X”构式语义具有兼容性。构式兼容基于充分条件的“动尽其量”和必要条件的“动尽其量”两种语义,前者强调动量的效力以及效力的范围,后者主要强调能力范围限度内的效力,二者在形式互证方面各不相同。语义兼容的产生与认知扫描差异有关,基于充分条件的“动尽其量”是总括扫描的反映,基于必要条件的“动尽其量”是次第扫描的结果。
- 肖任飞张芳
- 关键词:语义兼容
- 汉语方言在当代电影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3年
- 作为一种语言变体,方言越来越多的出现在电影作品中。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有以四川方言拍摄的影片《抓壮丁》,首开我国电影方言使用的先河。2006年《疯狂的石头》掀起"方言电影热"狂潮。当前,方言电影方兴未艾,在电影中使用方言元素已经成为不少导演共同的艺术选择。文章从众多方言电影中萃取精华,以《秋菊打官司》、《疯狂的石头》、《唐山大地震》三部影片为例,分别从语音、词汇、语法、熟语等诸多方面剖析其所选取的方言。究其方言电影热的根源,既有方言文化因素,也有环境、文化政策和导演等各种社会因素。我们在看到方言剧一派欣欣向荣景象的同时,也应关注方言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滥用、歧视现象。我们无法抹杀方言在影视剧中独特的魅力和无可取代的地位,但在使用过程中有必要予以规范。
- 张芳
- 关键词:汉语方言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