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鸿雁

作品数:8 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秦皇岛市海港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秦皇岛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重症
  • 4篇护士
  • 3篇重症监护
  • 3篇重症监护室
  • 3篇护士工作
  • 3篇监护
  • 3篇监护室
  • 3篇工作压力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2篇护理
  • 2篇护士工作压力
  • 2篇管理策略
  • 2篇ICU室
  • 1篇动态血压
  • 1篇动态血压监测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梗死
  • 1篇心肌梗死患者
  • 1篇血管

机构

  • 8篇秦皇岛市海港...

作者

  • 8篇李鸿雁
  • 4篇刘金英
  • 4篇常玉杰
  • 4篇陈桐
  • 4篇赵蕊
  • 3篇王慧雪
  • 3篇马长红
  • 1篇符艳松
  • 1篇杨广军
  • 1篇李思静
  • 1篇谭娜

传媒

  • 3篇河北医药
  • 3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3篇2023
  • 2篇2016
  • 3篇201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ICU室护士配置方法改进对护士工作压力的影响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室ICU护士配置方法的改进,对重症监护室护士工作压力产生的影响。方法对重症监护室护士进行分层配置,优化组合,改变传统的护理人员配制方法。对ICU室32名护士60名患者(家属)发放调查问卷,进行满意度调查。问卷发出92份,回收92份,回收率为100%。结果配置方法改进后,患者的满意率得到显著提高(χ2=39.409,P<0.01),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护士的满意率也较之前明显提高(χ2=65.185,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人力资源分层配置,能够减轻护士工作压力,提高患者满意度。
常玉杰刘金英赵蕊陈桐李鸿雁王慧雪
关键词:配置方法护士工作压力
重症监护室与普通病房护士的工作压力情况调查分析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室(ICU室)护士工作压力问题及压力程度。方法选取ICU室128名护士和普通病房128名护士,分别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发放256张,回收256张,回收率100%。结果不同岗位护士的工作压力问题与工作压力程度均有明显差异,其中ICU组压力问题显著高于普通组(χ2=64.567,P<0.01);ICU组护士重度压力显著高于普通组护士(χ2=11.130,P<0.01)。结论重症监护室(ICU室)护士工作压力多,且程度重,管理者应当合理安排好其工作的同时,做好心理疏导。
常玉杰刘金英赵蕊陈桐李鸿雁王慧雪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护士工作压力
床旁智能照护系统在检测重症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生命体征中的应用及康复研究
2023年
探讨床旁智能照护系统在检测重症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生命体征中的应用,并研究其在康复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对我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期间收治的100例重症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含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增加床旁智能照护系统的辅助。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护理满意度和健康教育掌握程度方面显示出显著优势,与对照组相比(P<0.05)。在护理后评估中,两组患者的表现存在明显差异。观察组和对照组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方面均有显著降低,但观察组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显示出更为明显的神经功能恢复进展。两组患者在改良Barthel指数(MBI)量表和脑卒中影响量表(SIS)评分方面也有显著提高,观察组在这两个评分方面表现出明显的优势,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床旁智能照护系统在检测重症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生命体征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它可以提供准确的监测数据,并帮助医护人员及时发现患者的生命体征异常。此外,该系统还对患者的康复过程产生积极的影响,提高了康复效果和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床旁智能照护系统在脑卒中患者的临床实践中应得到广泛应用。
李鸿雁甘娜张琪陈鹏郁冬雪
关键词:生命体征
动态血压监测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关联性研究
马长红李鸿雁谭娜郑琳符艳松鲁永和杨广军李思静
该研究将近年来该院收治的糖尿病无高血压及合并高血压患者数据进行分析。应用动态血压监测,通过对24hSBP/DBP,24hPP,PPI及血压变异系数与糖尿病病程、高血压病程、体重指数、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水平、肾功...
关键词:
关键词:糖尿病微血管病变血压监测
护理管理策略在缓解重症监护室护士工作压力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消除或减缓ICU护士工作压力。方法用护理管理策略-控制来干预ICU护士工作中存在的压力问题,采取评估-分析-干预-再评估的循环机制。采用描述性研究以自行设计的护理工作中常见压力问题为资料收集工具、对本地区重症监护室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对本地区二级医院以上的重症监护室128名护士发放自行设计的护理工作中常见压力问题问卷调查表,控制前后4个月分别发放128人次(份)回收120份,总回收率93.75%。通过控制管理模式,对ICU护士工作压力进行干预前后,压力问题的数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控制能够消除或减缓ICU护士工作压力。
常玉杰刘金英赵蕊陈桐李鸿雁王慧雪
关键词:ICU室护士工作压力
智能化系统在2型糖尿病患者院外管理中的应用
2023年
智能化系统的引入旨在提供更加个性化、精确和有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它可以帮助患者监控血糖水平、饮食和运动习惯,并提供实时反馈和个性化建议,从而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疾病。方法 从2021年1月到2022年1月期间,在院内选择了100例T2DM患者进行研究。为了科学研究,将10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使用智能穿戴设备进行自我管理和监测。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额外使用智能医疗手机App软件系统,由医护人员共同管理和监测。观察期为3个月后,比较了两组在血糖、血脂、BMI和生活质量(SF-36表)上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DSCA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智能化系统在2型糖尿病患者院外管理中的应用显示出潜力和效益。它可以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实时监测和反馈,并促进患者对自身健康状况的主动管理。然而,智能化系统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发展,以解决与数据隐私、技术可靠性和临床实践的结合等方面的挑战。
李鸿雁甘娜张琪马长红郁冬雪
关键词:智能化系统2型糖尿病院外管理
护理管理策略在护士工作压力形成中的应用研究
常玉杰刘金英赵蕊陈桐李鸿雁王会雪
课题通过运用"控制管理"干预ICU护士的工作压力,并从护理质量及护理安全的有效性考虑,更加关注年轻护士的工作状态,针对ICU护士工作压力相对大的特点,按照能级对应,结构合理的原则,将护理岗位职责、技术要求与护士的分层管理...
关键词:
关键词:护理管理护理人员重症监护室
智能移动终端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的效果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2023年
评估智能移动终端在AMI患者PCI治疗后效果及对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100名AMI患者,PCI后分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接受智能移动干预,包括远程沟通,对照组采用传统门诊随访。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SAS和SDS评分明显改善(P<0.05),且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SF-36生存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智能移动终端在AMI患者PCI术后显示出显著的效果。通过远程监测和沟通,智能移动终端能够提供更及时、全面的医疗服务,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因此,在AMI患者的PCI治疗中引入智能移动终端是一种有潜力的策略,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和关注,促进其康复和生活质量的改善。
李鸿雁甘娜张琪马长红郁冬雪
关键词:智能移动终端急性心肌梗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