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联群
- 作品数:12 被引量:59H指数:6
- 供职机构:福建中医药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语言文字更多>>
- 强直性脊柱炎中医体质特点研究被引量:8
- 2017年
-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中医体质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强直性脊柱炎患者107例,采用中华中医药学会颁布实施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对研究对象进行体质判定,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中医体质类型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之间的关系。结果:(1)107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偏颇体质占绝大多数,其中阳虚质最多,其次是湿热质、气虚质,分别占32.71%、14.95%、12.15%。(2)影响体质的因素主要有病程、年龄、骶髂关节炎,其中病程与气虚质显著相关,年龄与瘀血质相关,骶髂关节炎与气郁质相关。结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偏颇体质主要为阳虚质、气虚质、湿热质,推测阳虚质、气虚质可能是强直性脊柱炎发病的重要原因,认为阳气不足是强直性脊柱炎最基本的体质特征,湿热质是强直性脊柱炎发病过程的体质特点,而且病程的延长可能会加重气虚,加重病情,因此及时、积极治疗可以改善患者预后。
- 蔡美美游玉权陈长贤刘联群
- 关键词:阳虚中医体质
- 骶髂关节小针刀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观察被引量:16
- 2016年
- 目的:探讨骶髂关节小针刀治疗活动期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方法:将90例活动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治疗组采用常规药物口服联合骶髂关节针刀松解术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常规药物口服。2组1个疗程均为24周。采用脊柱痛评分、夜间痛评分、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Bath强直性脊柱炎病情活动指数(BASDAI)、Bath强直性脊柱炎测量学指数(BASMI)、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等指标综合评价骶髂关节小针刀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周后,骶髂关节小针刀治疗组患者的脊柱痛评分、夜间痛评分和BASDAI、BASFI、BASMI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24周后与对照组比较,脊柱痛评分、夜间痛评分和BASF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ASDAI、BAS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过程中,2组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但两者同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骶髂关节小针刀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有一定效果,可在短期内显著缓解强直性脊柱炎症状。
- 游玉权陈长贤许超尘李中钦蔡美美刘联群
- 关键词:针刀疗法C型臂
- 肌电图应用于辅助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5
- 2016年
- 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4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进行周围神经传导、F波及H反射的检测、常规针极检测。结果 48例中35例神经传导出现异常,异常率73%。被检测的周围神经中共检查381条神经(双下肢胫神经93、腓总神经96、腓浅神经96、腓肠神经96),异常率达21%(81/381)。肌电图检查48例中,23例出现异常,异常率为48%,共检查肌肉532块,肌肉异常91块,肌肉异常率17%,提示L_5、S1根神经源性损害7例患者占百分比15%(7/48),L_5神经根损害占23%(11/48),L_(4、5)神经根损害17%(8/48),L4、5、S_1神经根损害19%(9/48),L_(3、4、5)神经根损害6%(3/48),L_(3、4、5)、S1神经根损害6%(3/48),S1神经根损害2%(1/48)。F波潜伏期的异常率与腰椎神经根的部位密切相关,当根性损害主要累及L4、L_5神经部位时,F波传导异常率较高73%(35/48)。H反射潜伏期的异常率与骶1神经根的存在有很大关系,48例患者中,23例患者H反射未引出,异常率达48%(23/48)。结论神经电生理检查可了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神经根定位和神经的功能状态,还可以确定损害的部位和范围,有助于鉴别诊断及判断预后,是辅助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重要方法和判断神经损害程度的客观指标[3]。
- 柳三凤王汉龙翁文水柯晓斌刘春华刘联群陈长贤
- 关键词:肌电图神经电生理腰椎间盘突出症腰骶神经根病
- 颈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后突出组织变化及临床研究
- [目的]探讨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非手术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其MRI的转归趋势.[方法]以2010年1月~2012年7月颈椎间盘突出症经非手术方法治疗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其疗效并在半年后复查MRI,观察突出组织大小的...
- 翁文水林玉芬陈长贤刘联群李中钦杜诚恳林思雄康景阳
- 关键词:颈椎间盘突出症重吸收MRI
- 手法整复经皮注射磷酸钙骨水泥治疗桡骨远端骨质疏松性骨折31例疗效观察
- 2016年
- 目的观察手法整复合经皮注射磷酸钙骨水泥治疗桡骨远端骨质疏松的疗效。方法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用手法整复经皮注射磷酸钙骨水泥治疗,对照组用手法整复治疗。结果治疗组在骨折愈合时间上比对照组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整复合经皮注射磷酸钙骨水泥比手法整复疗效好。
- 李铭雄陈王吴天然孔祥标魏志勇陈长贤刘联群
- 关键词:手法整复经皮注射磷酸钙骨水泥桡骨远端骨折骨质疏松
- 强直性脊柱炎疾病过程中医病理特点探析被引量:9
- 2017年
-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中医证素主要分布及疾病过程中医病理因素特点。方法选择泉州正骨医院被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的107例患者,通过证素辨证方法进行中医证素采集,通过数据分析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主要中医证素分布及中医病理特点。结果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医证素分布中,病性证素主要为阳虚、气虚、血虚,以虚性证素为主,病位证素主要为肝、肾;在校正年龄的情况下,随着病程越长,气虚、血虚、肝证素的形成的可能性逐渐降低;病情活动越明显,气虚证素成立的可能性越大,由此可知,在活动期中患者存在气虚症状的可能性较大;在校正年龄的情况下,骶髂关节级别越高,热证形成、血虚、肝形成的可能性也逐渐降低;说明发病年龄越小,气虚成立的可能性越大。结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主要中医病理因素为肝肾,阳虚,气虚,血虚。其病变部位在肝、肾;肾气,肾阳不足是发病的根本;气血不足,无以养肝柔筋是其发病特点。同时气虚于病情活动,发病年龄相关,提示气虚是强直性脊柱炎疾病进展的重要病理因素。
- 游玉权游玉权蔡美美陈长贤陈长贤
-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中医证素病理因素
- C形臂引导下骶髂关节针刀松解术治疗98例强直性脊柱炎临床分析
- 目的:观察C形臂X光机引导下行骶髂关节针刀松解术治疗中期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95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98例和对照组97例,治疗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配合C形臂X光机引导下骶髂关节针刀松解术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常规...
- 游玉权刘联群翁文水李中钦许文锟康景阳
-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针刀疗法
- 骶髂关节小针刀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观察
- 目的:探讨骶髂关节小针刀治疗活动期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方法:将90例活动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治疗组采用常规药物口服联合骶髂关节针刀松解术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常规药物口服.2组1个疗程均为2...
- 游玉权陈长贤许超尘李中钦蔡美美刘联群
- 关键词:针刀疗法C型臂
- PVP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骨折217例临床分析
- :探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 lasty,PVP)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其应用注意事项.方法:本组217例(260个椎体),男44例,女173例;年龄55~89岁,平...
- 王汉龙吴志强陈长贤赖展龙刘联群
- 关键词: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疗效评价
- 经皮椎间孔镜下选择性减压手术治疗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被引量:6
- 2019年
-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下选择性减压治疗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05-2017-12经皮椎间孔镜下选择性减压治疗的37例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比较术前与术后3d腰痛VAS评分、腿痛VAS评分、JOA评分。术后3个月时根据MacNab标准评估疗效。结果37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21(9~40)个月。术后3个月时MacNab评分:侧偏型优15例,良5例,可1例;中央型优10例,良4例,可2例。术后3d腰痛VAS评分、腿痛VAS评分、JOA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下选择性减压治疗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可获得满意疗效,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及对腰椎骨质结构破坏小等优点。
- 吴志强刘联群刘春华林小明
- 关键词: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