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馨月

作品数:8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衣原体
  • 3篇沙眼衣原体
  • 2篇沙眼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质
  • 1篇蛋白质类
  • 1篇胸椎
  • 1篇衣原体感染
  • 1篇原体
  • 1篇云母
  • 1篇增强MRI
  • 1篇支撑体
  • 1篇乳头
  • 1篇乳头状
  • 1篇乳头状瘤
  • 1篇乳头状瘤病
  • 1篇乳头状瘤病毒
  • 1篇乳头状瘤病毒...
  • 1篇舌头
  • 1篇生殖道

机构

  • 8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广州医科大学

作者

  • 8篇张馨月
  • 6篇韩建德
  • 4篇朱慧玲
  • 4篇钟敏华
  • 3篇廖绮曼
  • 3篇陈木开
  • 2篇马春光
  • 2篇蔡华崧
  • 2篇李文静
  • 1篇柯尊富
  • 1篇刘隽华
  • 1篇朱云燕
  • 1篇陈小红

传媒

  • 2篇中华皮肤科杂...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临床皮肤科杂...
  • 1篇中国艾滋病性...
  • 1篇岭南现代临床...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2012-2014年广州地区沙眼衣原体常用抗菌药的敏感性测定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 2012年1月至2014年11月保存的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临床株对几种临床常用代表药物的体外敏感性进行检测和对比,分析药物敏感性的变化情况。方法用McCoy细胞培养法,以能够抑制沙眼衣原体包涵体生长的最低药物浓度为该药对沙眼衣原体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对扩增后感染率达90%以上的70株菌株进行MIC值测定。结果喹诺酮类药物MIC值2012年组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已达耐药水平。2013年组及2014年组MIC值明显下降,抗菌活性恢复到敏感水平。各组的MIC90分别为:2012年组:左氧氟沙星MIC90=8.0mg/L,司帕沙星MIC90=5.12mg/L,莫西沙星MIC90=2.0mg/L。2013年组:左氧氟沙星MIC90=0.5mg/L,司帕沙星MIC90<0.04mg/L,莫西沙星MIC90=0.0032mg/L。2014年组:左氧氟沙星MIC90=0.5mg/L,司帕沙星MIC90<0.04mg/L,莫西沙星MIC90<0.0016mg/L。另外,2013年及2014年组阿奇霉素的MIC90较2012年组升高4倍,但仍属于敏感水平,分别为:2012年:0.0064mg/L;2013年:0.025mg/L;2014年:0.025mg/L。其余药物三组间MIC值大致相同。结论 2013年及2014年组较2012年组喹诺酮类药物的MIC值有明显下降,提示敏感性有提高。四环素类及大环内酯类药物的敏感性无明显变化。
钟敏华朱慧玲张馨月陈木开李文静刘隽华韩建德
关键词:沙眼衣原体抗菌药抗菌活性
沙眼衣原体持续和急性感染状态McCoy细胞Rab蛋白表达差异的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沙眼衣原体(Ct)急性感染和持续感染McCoy细胞后Rab蛋白家族表达的差异。方法ct感染McCoy细胞后,经青霉素G诱导获得持续感染组,未经青霉素G诱导为急性感染组,同时设立无衣原体感染、无青霉素G处理的空白对照组和无衣原体感染、有青霉素G处理的青霉素对照组。感染48h后,裂解McCoy细胞、收集蛋白后,用ELISA检测以上各组Rab4A、Rab6A、Rab10、Rab11A、Rab14蛋白水平,同时提取各组细胞RNA,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Rab4A和Rabl4mRNA的相对表达量(用2。坳法计算)。结果ct持续感染组Rab4A、Rab6A、Rab10、Rab11A、Rab14蛋白水平均高于急性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均为3.621,均P〈0.001),且急性感染组和持续感染组中5种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均P〈0.0083),而空白对照组和青霉素对照组中这5种Rab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转录水平,Rab4A和Rab14mRNA在各组的表达均显示与其蛋白表达相同的趋势。结论McCoy细胞在ct持续感染状态下,Rab蛋白的转录和表达水平高于急性感染状态。
马春光朱慧玲张馨月陈木开韩建德
关键词:沙眼衣原体衣原体感染RABGTP结合蛋白质类急性感染
屎肠球菌性蜂窝织炎1例
张馨月陈小红朱云燕韩建德
3D Vane⁃XD⁃mDixon序列在胸椎增强MRI中的应用效果评价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究3D⁃VANE⁃XD⁃mDixon序列在胸椎增强核磁共振成像(MRI)成像中对图像质量的影响及其应用价值。方法收集临床怀疑胸椎病变患者63例,行常规胸椎MRI后补充3D⁃T1WI⁃mDixon⁃TSE及3D⁃Vane⁃XD⁃mDixon序列。计算并测量两种扫描序列图像的椎体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并采用5分法对图像进行主观评分,比较两个序列对胸椎的诊断价值。结果在客观评分方面,3D⁃Vane⁃XD⁃mDixon序列图像与T1WI⁃mDixon⁃TSE序列图像的SNR分别为258.30(41.63,1982.67),133.05(18.90,584.34);CNR分别为114.67(22.32,740.17),23.44(6.44,224.77)。3D⁃Vane⁃XD⁃mDixon序列的SNR、CNR均高于T1WI⁃mDixon⁃TSE序列(Z=-4.042,P<0.001;Z=-4.107,P<0.001)。在主观评分方面,2名诊断医师对T1WI⁃mDixon⁃TSE和3D⁃Vane⁃XD⁃mDixon图像主观评分分别为3.03±0.53,3.09±0.47;4.17±0.50,3.96±0.69。3D⁃Vane⁃XD⁃mDixon序列(kappa=0.723)与T1WI⁃mDixon⁃TSE(kappa=0.685)的一致性均较好(kappa>0.61),具体表现为3D⁃Vane⁃XD⁃mDixon序列图像的整体质量评分明显优于T1WI⁃mDixon⁃TSE序列图像,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使用3D⁃Vane⁃XD⁃mDixon序列,可明显提高胸椎增强图像质量,为疾病诊断提供精准的图像信息。
谢定祥陈笑芳张印宏吴嘉乐马慧蔡华崧张馨月
关键词:胸椎磁共振成像
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对几种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测定
目的 我们延续之前对本地区沙眼衣原体药物敏感性的监测,检测近期保存的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C.t)野生株对代表药物四环素、米诺环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红霉素、左氧氟沙星、司帕...
钟敏华廖绮曼朱慧玲张馨月李文静韩建德
反常性痤疮13例临床及组织病理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反常性痤疮(acne inversa,AI)的临床及组织病理特征,总结不典型患者的诊断方法以及治疗方案。方法:收集2009年—2014年该科就诊的13例AI患者的临床及组织病理资料,归纳出不典型患者的诊断方法,评估异维A酸治疗该病的疗效。结果:临床主要表现为腋窝、臀部和头皮的炎性丘疹、结节及脓肿,伴瘘管窦道及挛缩瘢痕形成等多种皮损同时存在,并见具有诊断价值的双头粉刺和多头囊肿。8例患者(61.5%)有严重痤疮家族史。9例患者(69.3%)临床表现不典型的患者需借助组织病理检查明确诊断。典型组织病理表现为毛囊及毛囊周围炎,破坏或残留的毛囊及皮脂腺组织是诊断本病的重要线索。采用异维A酸联合米诺环素治疗,痊愈9例(72.7%),好转2例(18.2%),1例复发(9.1%)。结论:不典型AI患者需结合临床特征、组织病理及遗传家族史,排除其他疾病等方可诊断。异维A酸联合米诺环素治疗对大部分患者有效。
钟敏华张馨月廖绮曼陈木开韩建德
关键词:组织病理
云母状角化性假上皮瘤样龟头炎五例分析
2015年
目的 探讨云母状角化性假上皮瘤样龟头炎(PKMB)的临床及病理学特征.方法 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集的5例PKMB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以及治疗经过.结果 5例患者发病年龄56~67岁,均未行包皮切除术.龟头及包皮内板见硬化性角化性斑块,表面覆灰黄色云母状痂皮,结痂均难以剥脱、质地硬,无触痛.病理检查显示显著的角化过度伴角化不全;表皮呈假上皮瘤样增生,棘层肥厚,细胞排列极性正常;真皮上层毛细血管扩张,轻至中度淋巴细胞浸润.免疫组化显示,2例患者人乳头状瘤病毒(HPV)表皮细胞核阳性.2例患者口服小剂量泼尼松,疗效欠佳;2例口服异维A酸,曾有较好疗效,但减量后复发;改外用糖皮质激素软膏、他克莫司软膏或予CO2激光及光动力治疗,厚痂仍出现.结论 PKMB发病过程呈慢性、顽固性,诊断需结合病理.本病治疗困难,维A酸治疗有一定效果,但停药容易复发,需维持治疗.
朱慧玲钟敏华张馨月马春光柯尊富廖绮曼韩建德
关键词: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皮肤表现
一种舌头CT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舌头CT固定装置。所述床体上设置有支撑体,所述支撑体的顶部设置有放置槽,且放置槽上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内壁两侧均固定有第一支撑块,且第一支撑块上均固定有第一挡块,所述开口内壁两侧均固定有与第一支撑块相对...
蔡华崧谢定祥张馨月赵子萱韦露勇陈笑芳
共1页<1>
聚类工具0